同中有异 各显其妙

2013-04-29 21:00魏爱玲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雨巷意蕴意象

摘 要:《雨巷》和《预言》这两首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抒情诗,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包含了很多同构性的因子,但仔细阅读,便不难发现,两者在相似的外表下又有着诸多异质性的因子,具体表现在意象的选择、意蕴的解读与艺术美感的表达等方面。

关键词:《雨巷》 《预言》 意象 意蕴 艺术美感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首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诗,写于1927年;《预言》是何其芳的代表作,写于1931年。这两首抒情诗都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在艺术构思、抒情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包含了很多同构性的因子,具体表现为意象的选择、意蕴的解读、艺术美感的表达等方面,但仔细阅读,便不难发现,两者在相似的外表下又有着诸多异质性的因子,可谓同中有异,各显其妙。

一、意象的选择:“我”,“丁香姑娘”与“年轻的神”

《雨巷》和《预言》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将“我”作为贯穿全诗的抒情主体,一个渴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结着愁怨的姑娘”;一个渴望能够挽留住“年轻的神的脚步”。“丁香姑娘”与“年轻的神”都是具有女性特征的象征性意象,表面上看来,两个女性形象非常相似,她们都是“我”所渴求的对象,都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自始至终不曾说过一句话,如梦幻般美丽而朦胧,美好而神秘:“丁香姑娘”从我身旁飘过,静默地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年轻的神”也像“静穆的微风飘过黄昏里”,消失了她骄傲的足音。相似的意象,相似的构思,所不同的是《雨巷》是从视觉来描写丁香姑娘的出现和离去,而《预言》则是从听觉,从“年轻的神”的足音展开想象;另一方面,《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更像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从文字的表层来看,“姑娘”是“我”追求的目标;但更深一层来看,它却是“我”的“镜像或自画像”,可谓亦真亦幻,她同“我”一样,孤寂而伤感,像”我“一样的凄清惆怅,“我”对于丁香姑娘的出现没有做任何的挽留,任她消失在雨巷的深处。自始至终“我”都是一个孤寂的行者,“丁香姑娘”的消逝只不过是徒增了“我”内心更加无可名状的苦痛,难以言说的怅惘而已。如此看来,“丁香姑娘”并非“是诗人情”感倾诉的对象,而是其内心情感的外化寄托,是一种内心独白式的“独语”式抒情。

《预言》则不然,全诗自始至终都是“我”在向“年轻的神”倾吐自己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对话式”抒情,“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啊,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再者,与“丁香姑娘”的孤寂哀怨相比,《预言》中的“年轻的神”则带有更多自信、轻松、欢快的色彩,她是诗人追求与渴慕的对象,她来自温郁的南方,她有着银铃般的歌声,“我”为她的到来而激动不已,从最初的热烈期待,到盛情邀请,友好劝说,愿意与之同行,给予她温暖与慰藉,虽然百般挽留,但“年轻的神”终不为“我”所动,无语而去,“我”由期待时的喜悦到无尽的怅惘。与《雨巷》相比,《预言》留给读者的虽然也是无限的惆怅,但毕竟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温暖美好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执著追求、愿意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无私奉献的“我”,她更像是一首舒缓、明净的爱情诗,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尽管在意象的选择上,两篇作品同中有异,但它们又都用细腻的笔触、美好的意象、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叩击着读者的心弦,启迪着他们去阅读,去想象,去思索……

二、意蕴的解读:爱情、社会与人生

自古“诗无达诂”,对于诗歌主题意蕴的解读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多的研究者对于《雨巷》的主题意蕴,探讨得都较为充分与深刻,认为它或许是一曲失恋者之歌,或许是一首理想幻灭的政治抒情诗,抑或是朦胧缥缈的心灵幻想,又或仅仅只是古典诗词中愁怨情结的现代性转换,不过总的说来,主要集中于爱情、社会、人生三个层面的解读。

从诗人戴望舒的情感经历来看,1929年前后他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但诗人热烈的追求并未得到对方的回应。于是,在情感的幻灭与痛苦中挣扎的戴望舒把自己内心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交汇成了《雨巷》一诗加以抒写。蓝棣之先生认为,“戴望舒的诗确是表现了他的真情实感,甚至隐称的灵魂,但它不是直接的,而是吞吞吐吐的,是通过想象来暗示的。戴望舒的好些名诗,都写的是对他真实爱情的欢乐与痛苦生活的想象。他与诗友施蛰存的妹妹施降年曲折而徒劳的爱情,酿造了他的诗歌。”因而,从爱情层面去解读《雨巷》,《雨巷》可以看做是对爱情的悲情吟唱。在这一层面上,何其芳的《预言》也可以看做是他无望爱情的“预”言。据诗人自述,他在十九岁那年的夏天,曾经受到一次爱情风暴的袭击,“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梦中的路》)。若是如此,这首诗不就是诗人经历了爱情风暴后从心灵里流出的真纯的清泉吗?

从社会背景来看,1927年夏天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国共分裂”,蒋介石对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造成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黑暗。原来积极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了夜的深渊,找不到方向和出路,从而陷入苦闷、迷惘、彷徨、幻灭之中,“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于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这种特定的时代氛围和作者此时特定的心境在《雨巷》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物。在该诗里,那悠长寂寥的“雨巷”实际上正是那个时代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的写照;而“我”的孤独、彷徨,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慕和希望破灭后的怅惘、忧伤,实际上正是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的精神状态的真实流露。何其芳的《预言》作于1931年的秋天,而在这年的秋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口,作为历来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北大的一员,何其芳不可能不受到时局的影响,因此,这首诗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预言”。

对人生而言,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何尝不是漫长的人生道路的象征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在雨巷中的寻觅求索又何尝不是人生寻寻觅觅的隐喻?虽然对于何其芳的《预言》来说,人们普遍将其认为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意蕴的诗歌,但我更倾向于认同这首诗有着丰富的人生与哲学意蕴,在我看来,这诗中“年轻的神”不仅可以理解为诗人渴慕的对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与向往的理想;诗人对“年轻的神”的挽留追求,何尝不是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呢?也许这种理想并不是适合他,任你苦苦追求,终究不是自己的,因此“年轻的神”的离去也代表着理想的失落,可是如果不去尝试努力追求,谁又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美好理想的实现又从何谈起?诗人虽然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相信他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历;我也更愿意相信如果他不放弃,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诗中的“我”,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执著追求的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与追求,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付出,执著而不动摇。

反之,从“年轻的神”的角度来理解,她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另一种人。无论是对爱情而言,还是对生活来讲,他们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与追求,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留恋于已有的美好生活,不为外在的诱惑所动,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不管前方有再大的苦难与风雨(“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依然执著前行(“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靠自己的力量与信念去挑战生活,他们更应该成为现代社会青年学习的榜样,不是吗?有多少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害怕吃苦,贪图享受,追求一时的享乐,盲目地相信与依赖他人,不思进取,缺乏坚定的信仰与追求,最终只能庸碌一生。如果把《雨巷》看做是漫长人生道路寻寻寻觅觅的隐喻和象征,那么“预言”也正是人生道路不停追求的“预言”。正如有学者认为“预言”传达了诗歌更为深刻、更具哲学意味的主题。那就是对人生的“得与失”“取与舍”“蛊惑与抗拒”之间的抉择。在“留下的悲哀”与“失悔的美丽”之间对时间和生命做出的思考。当然,我相信它还将会给更多的读者以更多的诠释,因为这首诗单从题目上来看,就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它最先勾起的人们的疑问:“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预言?”反复阅读之后,你便会在它爱情预言的表象背后看到更多的东西,我相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人生阅历的人从中读到的东西也一定是不同的,这也是《预言》这首诗无尽的意蕴所在。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个人,对于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即使对于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相信《雨巷》和《预言》以他们朦胧含蓄的意境美,也必定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与解读的空间,引导着他们去思考、去解读、去品味。

三、艺术美感的表达——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雨巷》和《预言》两首诗歌的结构相似。《雨巷》共七节,每节六行,基本上三、六句押韵;《预言》共六节,每节六行,大体上一、二、四、六句押韵,各节韵脚又不完全相同,根据抒情需要换韵,且首尾两端呼应;《雨巷》的首尾两节几乎一样,前后照应。《预言》的首尾虽然内容不同,但结构上都采用了问句的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呵,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开头意外的惊喜与末尾无尽的惆怅自然呼应,留下无穷的余韵。可谓首尾照应。

为了增强音乐的美感,也加重抒情的色彩,两首诗的作者还巧妙自然地运用诗句语言的重复。《雨巷》中“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他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预言》中“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请停下,停下你疲劳的奔波”,“再给你,再给你爱的温存”,“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以反复的手法吟唱,婉转流畅,极富音乐的美感,读来宛如一首首悠扬动人的乐曲。虽然是重复,可是两首诗又不尽相同。如果说《雨巷》“替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叶圣陶语),那么何其芳则在此基础上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有了自己的继承与发展,任诗句随自己情感的需要流淌,但又不抛离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从这一方面讲,两个人都受到中国古典主义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创作的影响,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这样描述诗歌:“声传于吻,泠泠如振玉;辞靡于耳,累内如贯珠。”意即声音从嘴里说出来,要像金声玉振那样优美,从耳朵听进去,要像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动听。而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理论家瓦莱里也认为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何其芳和戴望舒也是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方法,又吸收运用西方现代诗的象征主义手法,把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相融合。戴望舒早期的作品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带有明显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等人的影响的痕迹。何其芳也谈到在自己写诗的过程中,曾受过中国古代诗歌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所不同的是戴望舒在技巧上承袭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在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和音韵的和谐方面却和中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就像蓝棣之先生所说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比如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人对“丁香姑娘”的描写,就是借鉴了中国古诗中集美丽、高洁、愁怨于一体的“丁香”的意象。而何其芳的《预言》选取的却是来自于西方文化传统与文学作品中的“年轻的神”,与“丁香花”这一中国古典意象完全不同,诗人选取这一意象,象征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通过自己真挚情感的流露,以和谐的韵律这一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营造出一种绵远悠长的古典意境美,表达了对自己爱情的、人生的、社会的抑或是哲理的多重“预言”。

四、结语

通过这两首诗的对比分析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于同一时代的两位诗人不仅有着相似的境遇,在作品中选取了相似的意象,以相似的构思营造了相似的意境、传递出丰富的意蕴,而且在相似中又各自彰显出不同于对方的独特风格,以其各自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去解读、去思考。

参考文献:

[1] 孙玉石.梦中升起的一朵小花[J].名作欣赏,1985(2).

[2] 卢志娟.芳草美人寄幽情——论《雨巷》与《预言》的意象艺术[J].名作欣赏,2011(5).

[3]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作 者:魏爱玲,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雨巷意蕴意象
抚远意象等
戴望舒《雨巷》(节选)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
“玉人”意象蠡测
梦中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