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5-11-27 08:22李娟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李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我国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但在现在的小学课堂,学生往往还是扮演着听课的角色,不敢质疑、不愿争论,学生的思维能力日益僵化。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争论、敢于争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争论;小学语文;思维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如今的小学课堂虽在不断改革当中,但依然是“死气沉沉”的教与学的单向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彰显,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日益僵化,学生有疑问不敢提,有争论不愿意说,甚至将教师所说的、课本所写的视为金科玉律,逐渐失去了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学这一学生性格、行为逐渐成形的阶段,必须让学生学会争论、敢于争论,那么如何让争论走进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课堂上的“乖巧”表现往往是因为畏于教师管理上的威严和知识上的权威,因此,必须改变学生的这种思维观念,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注意在人格上与学生的平等地位,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从生活到学习当中都树立一种思考、争论的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也应该保持民主,在奖惩学生时,则应该有明确理由,让学生信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不能一直摆出严肃的面孔,这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应该和蔼可亲,多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二、鼓励学生养成争论的习惯

让争论走进课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这期间教师的鼓励是至关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只有有疑问、有争论,才能有独立思考,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应该给予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授课本知识时,应该以课本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多发表与课本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的疑问则应该多加鼓励,形成一种“百家争鸣、学说林立”的课堂氛围。

三、创设有效争论情境

鼓励争论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课堂纪律无法保持,教学目的也无法良好实现,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所教授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争论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鄂教版小学语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时,教师可以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询问学生:“你们愿意长出尾巴吗?”然后将愿意方和不愿意方分别选取代表发言,互相辩论。这种争论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对课本知识也进行了有效结合。

总之,让争论走进课堂,让学生爱上争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黄朝梅.让争论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素质教育,2015(29).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