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013-04-29 17:24董海
考试周刊 2013年53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教学评价美术教学

董海

摘 要: 本文以人文精神为主题,阐释了人文精神的涵义及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作者就如何通过教育内容和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符合道德。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中学生需要人文素质的涵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极力倡导人文教育,他在写给《语文报》主编任彦钧的信中指出:“人文教育:立人之本,立国之本。”中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时期,又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强,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合点。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人文主义的教育环境中,美术才能够发挥其艺术本体作用,具有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教育力量,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核心课程。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其为一种文化的学习。新的美术教育走出了过去传统美术教育重技法、重专业,轻文化、轻学生的误区。新教材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一重要人文思想。这是一次教育理念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转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

一、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注重发掘人文精神

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点、概念,更要传递文化、文明、理念。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对于这样的问题的思考,每一位美术教师都有责任进行有益的探索。

我在讲授《公共环境艺术》校本课程时在注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作为一个设计者将怎样为我们的城市设计市民广场。在课堂上我展示了一些公共环境艺术的资料让学生欣赏,结合资料分析各种设计的优劣。重点讲述了香港公共设施的艺术化和人性化方面的内容:如香港的公共汽车站、的士站、地铁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在香港的街上,只要看到红色的像小人一样的标识就是地铁;在香港的公共场所经常设有各种指示牌,如指示方向、提醒注意等;在香港街头景观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弱势群体的需求,等等。

经过讲解,我发现学生能很快分析课堂展示资料中的熊猫垃圾箱、火车座椅、玻璃幕墙等设计的弊端,同时为国外现代设计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作品所感动。如公交车为方便残疾人设计成底盘较低,取消商城的台阶,指示牌的亲和力,等等。最后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都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精神。

教师在讲授公共环境艺术时并没有单纯从美学上引导,而是以公共环境为载体,讲述了美术设计中应当注重的人文精神。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很自然地接受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仅一两节课是很难取得大的成效的,但若我们经常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则必将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获得很大的提高。

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评价和检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一直存在片面发展的倾向:重知识,轻素质;重科学,轻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中的人文因素被边缘化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便出现了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校教育越来越职业化。有人说“应试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缺乏人文精神的纯粹的职业训练。

在教育教学课堂评价方面,必须将人文素质的发展作为全面衡量一个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制定适合于人文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这其中就包含对人文精神的评价和评价的人文精神。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应该努力把握艺术教育规律,注重评价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与检测体系。

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对学生的评價更多地表现为分数和等级。这样的评价很难反映出学生对艺术活动的表现,也是有悖艺术教育规律的,这样的评价实质上是把艺术活动等同于科学理性逻辑。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得到发展,并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形成学习自信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分数和等第简单地评价学生作品,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作的自由意识。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水平的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对学生的培养也应使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不可偏重哪一方。当然,艺术的审美特征决定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美术课程的永恒追求。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只有充分挖掘美术课程的人文资源,才能潜移默化地涵养学生的人文思想,体现教育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一版).

[2]时向东.香港公共艺术特征探议.装饰,2002.10.

[3]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第一版).

[4]杨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第一版).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教学评价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