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佳 徐乃娟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度预习,搞活课堂。
关键词:预习;课堂;学习效率
一、利用学案导学深度开发课前预习
1.以往学案导学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学案导学的初期,学案只是为了进行新课学习的一个框架,学生通过学案的预习,并不能真正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有效的认识。如进行阶段性的习题课时,学案的设计往往是教师主观地将题目划分类别,然后定义每一类的类型名称,下面附上相应的练习,那么,学生利用这样的学案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能真正记住每一类问题的特点和差异吗?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能够类比这种思想,自己进行归类总结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2.开发带有自主学习的预习
(1)有效的预习,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之上。在学案的第一部分,我们设计了课前回顾环节。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昨天的学习多少都会与今天的新授课建立联系,那么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这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温故知新。另一方面,对于需要学习的初中知识的新授课,我们就以问题或者是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回忆起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与新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高中的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已经熟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少了一份陌生感,多了一份亲切感。
(2)有效的预习,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要对新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和分析。在学案的第二部分,我们设计了课堂学习的环节。在改善后的学案中,我们对于新授课的知识,要以问题组的形式,或者是习题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当然,我们设计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借助这些问题,更好地发现和揭示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一些遗漏与隐患。从另一个方面说,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因为并不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掉进陷阱,还是希望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的关键。
(3)有效的预习,不仅仅是学习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深入。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通过学案上的问题导学,产生自己新的问题,带着这些经过思考过的,有“技术含量”的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要比毫无准备,一身轻松的只带着两只耳朵来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二、通过激发学生课堂的小组合作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必要前提
目前,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性别、学习习惯、个性特点、组织能力、学业成绩等情况,然后将全班学生按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使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学习上互助与讨论的氛围。
2.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有效模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任务;或者是受到外在条件限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时才有必要、有价值、有成效。
(1)课前预习中的易错点合作。为了更好地提高预习效率,我们使用了学案导学法。那么,在完成课前预习的内容中,程度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完成程度与结果。小组内答案的多样性,使程度差的学生通过得到小组内学生的帮助,及时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使程度中等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到解题方案的多样性,能从更多角度看待问题;程度好的学生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因为他们能通过别人的错误更深入地理解问题,从而避免出现错误。
(2)课堂探究中的规律总结合作。在课堂学习中因为有了课前预习中的有效互助,那么,新授课对已有知识的再学习或者说是一类问题的归纳总结方面,小组合作探究就非常必要了。
(3)作业改错中的合作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是: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解答、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模糊知识的清晰化。而这一切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多数时间里,教师都只是一个引导者,也仅仅是个引导者。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