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内”和“外”、“碎”和“整”、“细”和“略”。如此,课堂才不至于狭小,不至于臃肿,不至于过分的透彻。引导学生既走进来,也走出去;既打点好内在,也充溢于外在,让学生在语言的百花园中成长得生机勃勃,让学生在成长中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的春天。但愿,初中语文老师是这一切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建设者。
关键词:“内”和“外”;“碎”和“整”;“细”和“略”
在语文的密林中,不少学生、老师都曾经收获了一分“炫目”、几多“丰盛”,并且很多语言一经过目便转化为内心的风景。不过,如何让这种转化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生动而有趣,则需要教师的视阈、勇气和学识。特别是初中语文,更需要师生间的思维、眼界、情感等方面的融合和渗透。窃以为,处理好“内”和“外”、“碎”和“整”、“细”和“略”这三种关系,师生在教学中会收获更多:“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春赏花、夏观瀑、秋采红叶、冬踏雪”。
一、“内”和“外”——創造开放多元的语文学习环境
“内”——即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文本,“零距离”触摸作者的心灵,看清教学或学生成长中的生机、“岔路口”“转弯处”,看清“文本”怎样滋养学生,看清那些险些忘却的东西;“外”——即脱离文本,超越文本,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课本之外的大千世界中,完成课内和课外的深度对接。也许,对文本解读的无线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含在这种内外关系的重建中。
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也是基于这种关系的重建。不过,她的重建有一个前提:“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的确,“外”必须建立在对“内”的深度把握和透彻理解之上。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扩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已经有不少先行者,在营造开放多元的语文学习之路上,收获颇多,并且渐行渐远。
江苏东台市的曹锦芳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都市精灵》时,对于“内”和“外”的处理就较为成功。
课文结尾中有一个词“与狼共舞”。这本是一个贬义词,但作者翻出新意,呼吁人们与动物友好相处,浪漫而富有诗意,耐人寻味。那么,生活或现实中,是否还有很多词语可以翻出新意呢?是否也能扩展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效果呢?曹老师抓住这一可以触发学生思维的“内资源”,将学生想象的触角延伸到广阔、丰富的“外资源”之中。
师:作者这样创造新词、借用旧词的手法使读者眼前一亮,新颖感油然而生(屏幕出示:新颖感)。大家在平时的阅读中见过类似的巧用成语的例子吗?一起来回忆回忆。
生1:我见过一则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就是化用了成语“其乐无穷”,形象地表明摩托车带给顾客的美好享受。
生2:我见过一则衣服广告——百衣百顺,就是化用了成语“百依百顺”,巧妙地暗示了衣服的质量之好。
生3:我见过一则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就是化用了成语“刻不容缓”,生动地指出服药的急迫。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例子,与大家共享。
屏幕出示:(1)箭牌口香糖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2)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3)如有的作者在写一些领导者由于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时,借用成语“一诺千金”,改为“一错千金”。
曹老师带领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大千世界,这样的行走方式不仅“矫健”,而且精彩,还不至于歪歪斜斜;这样的课堂有深度、有厚度,还不至于苍白脆弱。
二、“碎”和“整”——着眼整体,变得更“圆润”一点
曾经,课文的支离破碎把阅读教学的领地搞得一片狼藉。且不说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学习使课文失去了清晰的疆域,单是课堂中的碎小提问就已经支离了课文的整体美。整体处理教材艺术的代表人物余映潮曾经说:“一至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可见,提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整体把握”,而不在于“支离破碎”。特级教师姚烺强老师提出的“一点突破法”也很有道理,文眼在哪里,就从哪里突破。他说,挈领而抖,百纹皆顺,提纲一振,纲举目张。
仍然以曹锦芳老师执教的《都市精灵》为例,她紧扣“发现”这一关键词,引领学生展开了一场“发现”学习之旅:发现主旨—发现构思—发现语言—发挥想象,四个板块清晰推进,架构全课。这样的设计简单,却统帅了全文。没有对词语的“纠缠”,没有对段落大意的追根究底,更没有对零碎问题的无休无止的讨论。她的课有相当的气度,显得大气、大方、大度,真正凸显、诠释了“整体把握”的“课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想想:把课文肢解为字、词、句后单纯训练,如何培养语感?如何支撑语感的“框架”?一节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是有一定容量的,碎小的一问一答少了,整体把握的时空就大了。减少杂而无用的碎小问题,提倡“精而少”的深入品读,应该是余映潮教授整体处理教材思想中的要旨之一吧,它也应该成为致力于打造理想课堂的语文教师的应有之责。
我想,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认知与文本间的落差也许就会变小,而这就是学生进入语境的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精神动力。维持这样的动力并“保持回话继续”虽然辛苦,但值得一试。
三、“细”和“略”——30%是启发,70%是等待
所谓“细”,就是在上课前的备课和规划中,教育细节的把握要“细”。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所谓“纸的背面”,是指要循着文本的表层意思,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地带——那里才是逼近情感的“险峰”和心灵的“悬崖”,那里才蕴涵着丰富心灵、滋养情感的“源头活水”。当然,这样的核心地带在语言的隐秘的深处,简单的“扫描”很难发现,唯有深入进去才能窥见一二。要用心看,而非眼睛。
所谓“略”,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粗略”一点,不能讲透讲完。教育,30%是启发,70%是等待——教育应该是留白的艺术。空白处才孕育着生机和生成,给学生以无限的探究和创新的可能。
在电影《林肯》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参加一个升旗仪式,林肯就说了两句话:“我要升起这面旗帜了,如果旗杆机械没有问题的话。但我升起之后,就要全体公民来维护它了。”简单的两句话,振聋发聩,这不是概念的偷换,而是概念的拓展和升华,真正的舌灿莲花,真正的空白艺术。
仍然以曹锦芳老师执教的《都市精灵》为例,在小结时,曹老师用媒体呈现出《随笔》杂志的封面,展示出该刊物办刊的宗旨:“关注现实,直面人生。既能给读者思想上的启迪,又能给读者以美感。”以此作为舒乙此文特色的印证式归纳,既呼应了课的开头,又收到“余音绕梁”之效。
关于本篇文章的作者舒乙,曹老师只字未提,因为,此处留下空白,多一些“残缺”,多一些“模糊”,让学生自己去找找著名作家老舍的儿子,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岂不是更有效果?岂不是更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要处理好的不仅仅是这三对关系。教学或课堂中的“近”与“远”、“热”与“冷”、“内环境”与“外环境”都是值得教师反复斟酌、思索、感悟的地方。引导学生既走进来,也走出去;既打点好内在,也充溢于外在,让学生在语文的百花园中得眷顾、受滋养。让学生在成长中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的春天。但愿,初中语文老师是这一切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窦桂梅.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成长之路,2001(14).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