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保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让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陈旧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束缚着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只有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与“学”的转变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物理;创新;角色转换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自主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实验让学生做,现象让学生看,问题让学生提,成败让学生评,结论让学生下。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让学生“跳一跳”。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他们反复讨论、研究,从中也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一个好“演员”,而是一个好的“导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助手,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勇于创新。我认为,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自主、宽松的氛围,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才能无拘无束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积极而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二、授人以渔——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教学应该注意把“生活生物”引入课堂。教师选择和设计内容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是他们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是他们感兴趣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是能够使他们提出问题、产生想象的。在学习知识以后,让他们根据在物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在学完一个单元知识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框架、图表将这一单元的知识有序地串联起来,这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三、赞赏教育——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模仿性应用的测试,最终反映在一张考卷上,并以之定终生、论英雄。这种评价的直接表现就在于平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检测、轻激励。形式单一,内容呆板,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一些“高分低能”,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偏才。我认为,在现代新课程教学中,应建立适当的多元学习评价模式,多给予学生以赞赏教育,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激励评价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认真对待、认真听取,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个人独特认识和见解的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学生已经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一想或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快乐,以培养其创新意识。
2.“多值”评价
传统的课堂评价经常采用“二值”判断,即只有“对”与“错”的评价,这样容易削弱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做出“多值”评价。即不仅要指出“对”与“错”,而且还应该指出“好”与“坏”、“繁”与“简”、“难”与“易”,是否有创新精神等,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评价的“相对性”。有些解法虽繁,但更磨砺思维和意志;有些想法虽有错误,但能给其他学生以启示。通过“多值”评价,充分挖掘全体学生的智慧,创设知识共享的氛围,以达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教”与“学”的角色转换,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和肥沃的土壤。
(作者单位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