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想象力是写作的前提

2013-04-29 00:44:03杨小飞
新课程·上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复述写作阅读

杨小飞

摘 要:想象,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想象力是以往的经验、体会加上想象加工成新的事物的能力。想象也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学生掌握知识、探索未知的重要心理因素。许多科学家或者在某领域有所建树的成功者,无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就小学语文听说读写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听声;阅读;复述;写作

一、听声想象

听声想象,就是说听到声音产生各种感觉和联想,形成一种内化了的独特形象的思维过程。我们知道,即使听到完全相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生活体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想象。这里主要说的是倾听课文朗读。有时候,教师或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进入角色,激起感情共鸣,产生无限遐想。如,当教师面带微笑地读起这段话——“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结队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即使没见过沙滩和海龟的孩子,也可能会想象到海龟的样子,特别是翻身以后的有趣样子。故而教师要特别重视范读,让学生在静听教师绘声绘色、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要注意的是,首先,教师范读要到位,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朗读基调及朗读语气和技巧,尽力把文中描写到的情景读出来。其次,朗讀前要指导学生边听边想,听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之类的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当然,还可以听取他的声音,如,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声音或者鸟鸣的录音,让学生听后想象说话,编编故事。这样,学生听录音时想象的空间就大了,思维的角度也会异彩纷呈,使学生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阅读想象

阅读想象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阅读他人文章时能够感悟、理解的程度。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再现文章所描绘的那个情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充分发挥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视等电教多媒体的优势,将声音、形象与讲授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氛围,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由于小学生视野的局限,在思维上无法认知一些视觉上不曾见到过的事物,利用电教多媒体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作用。如,《香港,璀璨的明珠》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琳琅满目”“光彩夺目”“璀璨无比”等。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适时播放香港夜景的录像,那么学生就较容易把握这些词汇。学生头脑中因为存在香港夜景的表象,就可以引起其他相关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到香港夜景的美。又如,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教师可以请学生看图片想象,然后轻声朗读盘古倒下后身体的变化。学生随着声音融情入境。这既渲染气氛,又使学生看到了相关的画面,进行了联想,激发了想象。

再如,第五册中写景的课文《葡萄沟》,如果启发学生朗读时联系自己曾看到过的花架以及各种绚丽色彩的葡萄,就不难领略葡萄沟那“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迷人风光。另外,还需多读课外书。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可以扩大眼界,增加认识,积累材料,丰富头脑中的表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复述想象

如果说阅读想象更多地再现了文字表达的内容,那么复述想象还必须再现语言文字本身并且加以变通,最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这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变换复述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提高其记忆力和表达力。

1.模仿性复述。这是比较初级的复述方式。即复述内容与原文大体相当,只稍作改动。学生主要可通过再现原文语言文字来表述。但必须用自己的话来说,不能变成背诵课文。

2.概括性或扩展性复述。概括性复述要求学生把一篇比较长的课文用简要的话概述出来。如,把《陶罐和铁罐》《神笔马良》之类的长篇故事的故事梗概说出来。这不仅需要学生熟悉原文,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概括力,做到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语意连贯。而扩展性复述正好相反,要把简略的内容详细化、具体化,有时可添加适当的内容。

四、写作想象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由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是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我们所要培养的有意想象力又分为再造想象力和创造想象力两种。我认为,在“写”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是一条捷径。除平常的命题写作和自由作文外,下面列举几种较有趣而又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1.串珠法。教师给出一串词,如“天空”“草地”“小朋友”,请学生选用这些词,连成一个句子或一段语意通顺的话。

2.续编法。有的文章结尾没有挑明结果如何,后事如何,可以让学生在此处做文章继续想象下去。如,《坐井观天》一文结尾,小鸟告诉青蛙天无边无际,并请它出来看看,那么青蛙跳出来后会怎么样?学生一定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猜想。有时还可以索性只给个开头,任由学生想象将发生什么。如,教师先出示:“窗外,雨哗哗地下着,小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再让学生想象省略的内容,学生能浮想联翩,编写出形形色色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锻炼。

3.锦上添花法。我们可以通过比拟使许多描写更生动。如,看到一个苹果,可写成:“这是一个红彤彤的苹果。”也可以要求用比拟的方法写成:“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红得那么可爱,像小姑娘展开了笑脸。”我们如能经常训练学生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去观察思考,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也许不再是呆板的动植物组成的大自然,而是花能笑和鸟会唱的充满灵性的情趣世界。我们也才会幻想像鸟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像马一样跑,才会有更多的憧憬,才会不断为实现我们的幻想去创造和进步。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是举不胜举的。想象如思维的骏马,有了它,思维就可以在未来生活的道路上纵横驰骋;想象如入云的阶梯,有了它,人们就可以摘取耸入云端的智慧之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想象力,不但有助于阅读和欣赏语文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更有助于拓宽小学语文教学的外延,也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05).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复述写作阅读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薛法根老师指导学生“复述”艺术之微探
考试周刊(2016年16期)2016-03-31 0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