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的策略例谈

2013-04-29 16:34孙永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品悟咬文嚼字品析

孙永明

“咬文嚼字”,我们置之于阅读教学领域来审视、梳理和反思那些真实存在的、有关这一话题的教学现象,就会看到,在广大教师的课堂中演绎着这样的“咬嚼品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 问题对话策略

教师依据和运用各种文体特征、规律的学法要点,从阅读教学的维度,将之具体化为学生学习实践——咬文嚼字的系统性问题,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成为让学生运用它定向地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方法与途径。就我们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而言,按《语文课程标准》所述,选编的课文基本上属于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和非连续性文本。叙事性文本,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以下咬嚼品析的问题策略:①文中记叙了什么事?(把握好叙事的六要素)②文中有哪些人物?各有哪些表现?③记叙的事有什么意义?(尤其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体会)写景状物类文本,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以下咬嚼品析的问题策略:①课文记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②课文是怎样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③课文运用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展开了哪些联想?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说明性文本,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以下咬嚼品析的问题策略:①课文说明的是什么事物?②课文说明了事物的哪些方面(或特征、要点)?③课文是怎样说明的?(说明的顺序、方法以及体会,说明过程中语言的特点) 说明事理的文本,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以下咬嚼品析的问题策略:①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观点)?②课文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说明这个道理(观点)?③课文分几段写的?每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有时还要考虑有关段落分几层意思来讲)④文中一些重要句子有什么特点及作用?(一般指修辞句)⑤联系实际,反思理解。

二、 板书(画)展示策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机地利用板书(画)展示的内容、形式及其功能,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的实践方法。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大江保卫战》一文,第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四百多名 黄晓文

(点面结合)

一条长龙 咬

保大堤 一个念头 拔 英勇无畏

一道人墙 扯 团结抗洪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板书。你看,教学板书对文本的特点作了这样的咬嚼品析:一是咬词语——解放军保大堤的群体形象,抓住“四百多名”,咬嚼“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一组词语;保大堤的个体形象,抓住“黄晓文”,品析“咬、拔、扯……” 人物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词语;二是品主题——英勇无畏、团结抗洪;三是析写法——点面结合。咬文嚼字,读写结合,多好!

又如《林海》一文,可用寥寥几笔的板画,使学生充分地感悟理解秦岭的“孤峰突起”及“云横秦岭”的情景,从而感受大兴安岭的“温柔可亲”。

孤峰突起 温柔可亲

课堂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它是集文本作者的文路、教师教学的教路、学生学习的学路的一种展现;它是教者对文本咬嚼品析、匠心独运的一种技能与智慧的结果。在它身上,体现着教者、文本、学生、教材编者之间对话的灵动和独特的美感,体现着智者的魅力与光辉。一位好的语文教师,一定不会忽视板书,因为他(她)深知,板书就是一个引领学生走向文本、走向教材编者的思维通道,一个实现自己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有效举措;因为他(她)懂得,板书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资源,就应该好好地珍惜,好好地开发与利用。

三、 词句品悟策略

字词句、标点符号,都是构文的要素。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运用各种手段、方法、策略来品词析句、咬文嚼字、体味文中要义、个中滋味,帮助学生咀嚼字词句,品悟它的意义、韵味、神采。

1. 原词咬嚼。《水》一文例句:“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一个“饿”字,写得多么生动传神!细品“饿”,是相对于“饱”的一种机体感觉。在这里,既充分写出了作者儿童时代那种对水的渴望,对水的期盼,又写出了水的稀少、珍贵,水的价值,犹如饥饿的人体对食物渴望的那种感觉,更写出了我们身体以及内心对水的向往。

2. 换词咬嚼。《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例句:“就是开得旺嘛!”把“旺”与“盛”作比,引导学生咬嚼品析,顿觉“旺”字含蓄而深情,蕴藉而致远。一曰,颐和园的海棠花盛开的姿态所呈现的烂漫、饱满;二曰,借花喻人,寓意儿童如花,从他们的活泼可爱看到了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感悟着作者借花喻童的主题,感悟着由海棠花的盛开之旺,更联想到眼前那一群像花一样旺盛、活泼可爱的孩童。

3. 多音咬嚼。《爱如茉莉》一文例句:“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哦”字作为语气词,一字二叹,不同的读法显现了不同的文字意味。在课文中,“哦”有两种读法:一读“ó”,此语气,寓意着对“爱如茉莉”的疑惑、不解;二读“ò”,寓意着对“爱如茉莉”的猛然醒悟,恍然大悟之意。作者心中由“ó”到“ò”的语气过程,就是其读解文中这个“爱”主题的心路历程。

4. 删除咬嚼。《海伦·凯勒》一文例句:“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读一读下列两组句子,看看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第一组:①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②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第二组:①她不能喊,也不能倾诉。②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两组语句,一详一略,读来令人震耳发聩。第一组第二句中的“无边无际”“死一般”,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海伦面对的黑暗和沉寂的程度之深;第二组第二句中的“一声‘妈妈”“希望和要求”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小海伦是多么的不幸和可怜啊!这可是最简单最起码的人生要求啊!可她不能……

5. 多词整合咬嚼。有的文本语段中往往有那么一组词,联起来共同指向一个意义,这时,我们就应该将其进行串联整合,一并咬嚼品析,以免琐碎和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例如,《海伦·凯勒》一文第4自然段有这么一段话:“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抓住语段中的重点词:“不分昼夜”“拼命摸读”“不停书写”“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知识的甘霖”“干燥的海绵”,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样的海伦:对学习的专注、勤奋,对知识的渴望,对命运的不屈抗争。

运用比较的手段、方法(删、换、增)咬嚼,关键是重在悟。语文教学中的“悟”,是凭借语言又跳脱语言,与“文心”心合神契,与“文意”潜脉暗通,使心智情感的郁结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同时,在这过程中,认知主体(学生)又是充分调动心智情感和具有人生体悟去解读“他人话语”,让自己的情感、文化世界活跃其中,由此而生“心得”和“新得”。所谓“品”就是对文本的敏感的咀嚼,主要是对语言的一种“感悟”和“触及”,我们平时讲“触摸语言”,就是对语言的“品”。品悟词句,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感觉”,这是品悟语言的最基础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语文教学就有了底气。但品悟之所以是品悟,又在于由“文”而“心”的转变,由“既”而“新”的延伸,由“他者”而“自我”的复归。品悟教学非“品”不实,无“悟”则浅,关键在于由“品”而“悟”之,“感”而“悟”之。因此,语文的读写教学应注重词句的品悟。

四、 异例感悟策略

此法就是联想类比,以此例悟彼例——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这事物想到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其他事物的思维活动过程。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白杨》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难道就没有弯的、斜的、矮的吗?”教师没有直接表明观点,而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思考、领悟,从而来理解文中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高大挺直的特点。

师: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生: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的民族。

师:对,说得很好。但是在我们的民族中也有败类:如叛徒、走狗、卖国贼……而由于这些败类,就能否认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吗?

生:决不能!

师:那么刚才的这个问题大家能理解了吗?

这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用有关例子,使学生能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的一种咬嚼品析的策略。

五、 一点启开策略

打开一扇窗,看到一片景。文本语段里的那一个个字词、句眼,就是通往文本意义深处的一个个思维通道和意义载体。抓住它们,重点地进行咬嚼品析,能引导我们走向文本纵深,将文句读长,把文本读厚。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中写道:“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短短的一行字,隐含了一段当时发生的历实。事实背景,其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感性的历史资料,对我们理解文中这一段落里有关司马迁言行有着较好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更可以起到“为什么”的作用,对学生感悟课文主题有着极好的铺垫作用。所以,教学时不妨补充阅读,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其他的,像《永远的白衣天使》,对“非典”的解读;像《郑和远航》,对那个时代世界的概况及远航的意义的了解;像《七律·长征》,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史知识背景的感知;《虎门销烟》,对鸦片战争那段历史的学习……这些补充阅读都有助于学生感悟课文主题。

由此可知,一点启开策略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文本背景去探究、鉴赏文字的潜携暗系的各种“意义”,就是学生的个性化、生活化的自主文字的探索活动,体现着学生别样的眼光和情怀的过程。

六、 文法品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品读文本的写法也应是“咬文嚼字”的一项有效的策略。例如,《早》一课中有两处关于对蜡梅花的描写:第一处描写是,“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第二处的描写是,“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作者对这两处蜡梅的描写,其实是在借梅写人,让读者从蜡梅身上感悟到这里的人,亦或是鲁迅,亦或是寿镜吾老先生,他们具有梅的品性、梅的风骨。此外,像借物喻理的课文,如《剪枝的学问》《最大的麦穗》《狼和鹿》,也需要教师适时地将文本中相应的写作知识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在具体课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所以,教师教学实践中,应本着“随文学其法,随文用其法”的教学理念,在注重语言文字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它的表达方法,结合具体的文本,引导学生咬嚼品析,感悟理解。

七、 留白期待策略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源远流长,它给读者的想象留有自由驰骋的余地,显示出美的意境。从教学的角度讲,它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空中,针对某一目标,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发挥其主体作用,运用他们各自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留白,不是空白,它是动静的和谐,是张弛的结合,正如中国画的留白所显示的美一样,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鉴于此,留白往往要求教师的教学以“不全”求“全”,于有限中追求无限,力求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给人一种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此正是艺术魅力之所在。咬文嚼字有时就讲究这种滋味,追求这种效果。例如,《草原》一文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作者为什么而惊叹?这首奇丽的小诗又该怎样写呢?这些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然后写一写这首奇丽的小诗。

又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可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盛夏酷暑里,在寒冬腊月里,在白天,在夜晚……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司马迁写作的动作、神态,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体会作品中的内容,感悟人物忍辱负重的品质,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叙述时所蕴含的一切。

再如,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教师根据课文结构相同的特点,重点精讲“冬日烟台的海”这一段时,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①找——描写生动的句子;② 思——烟台的海和人的特点;③ 悟——词句中作者的感情。其他“春日”“夏日”“秋日”三部分,也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领会文章的内容、感情,揣摩作者遣词造句和构段的方法。这就是教师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时,由“扶”——“半放”——“放”的一种留白艺术,它也是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教学过程。

总之,留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它作为咬文嚼字的一种教学策略,值得我们去一试。

(注:本文为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FFB108165)

(作者单位: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品悟咬文嚼字品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析初中语文特色课堂的构建
积极内化,语用能力提升的助推剂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转化引领 割补搭桥 相似突破:品悟勾股定理证明的合理思维与自然证法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