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2013-04-29 00:42王建宁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成功赏识赏识教育

王建宁

[摘 要]:开展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它的育人功能主要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用心灵真诚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开展赏识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地成长。今天的赏识,一定会换来明天的成功。

[关键词]:赏识 赏识教育 成功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深刻的意义。一个教师善于赏识学生,就意味着他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

一、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怀疑的接过糖果后,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了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人在社会中生存,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人品等受到赏识。那么,我们的孩子呢?他们同样需要老师、家长的赏识。轻易否定孩子,不仅容易抑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孩子的一生都有自卑的心理。当别人把你的学生看“扁”时,你千万要把他们看“圆”!因为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二、赏识的育人功能

赏识教育,使我们逐渐感悟到“赏识导致成功,埋怨导致失败”这一道理。它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激励功能

西方心理学家近年来特别强调成就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动机,包括了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从这个角度看,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教师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激励功能。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正是在赏识教育下,在赞许和认可中,学生增强了一种自信心,增强了一种成就动机,可以满意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导向功能

赏识教育可体现在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上,如通过发优点卡的方式来肯定学生之长处,挖掘学生之亮点,否定学生之不足,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撰写寄语时,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向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哪些是自己的优点,哪些是自己的不足。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有比较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能促使学生自激自励,互激互励,不断地去追求成功。

(三)评价功能

积极的评价具有激发学生表现欲,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作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应有的作用。期待的目光,赏识的话语,能使同学们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三、赏识教育对教师工作的要求

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氛围。赏识教育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激发内心深处创造的灵感。建立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讲求沟通心灵的技巧以及对学生某些“过失”的宽容,这是赏识教育对教师工作的要求。

(一)尊重和信任,保护学生独立的个性

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自尊心是学生人格的顶峰,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能转化成为自信心,一个人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赏识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个性。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但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充分、更自主的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后进生的创造潜能和其他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在于你怎样挖掘。加拿大有个穷孩子叫琼尼,因为智商低,功课总是跟不上,学校只好劝他退学。为了安慰他,学校请来了一名心理学家和他交谈。心理学家告诉他:工程师可能不识乐谱,医生不一定会绘画,你被劝退学了,但不等于没有出息。这番话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他长年给人家整建苗圃、修剪花草,二十年后,成了闻名全国、受人尊敬的风景园艺家。人才不是看其占有知识的多少。

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让学生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教师应有一颗慈母般的心,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师和集体的关心教育下,都会成为有用的人,那么,他就永远拥有成功的希望。

(二)理解和宽容,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由于年龄关系,学生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产生烦躁、委屈等情绪。此时,正需要教师通过理解来打开他们的心扉。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和战胜自我的勇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教师给他们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他们自己就会多一点“自由的呼吸”。以强制和粗暴的办法使学生服从命令,只能把学生变成驯服的羔羊,或者逼着他们带着不满,从紧张、回避走向欺骗、反抗。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乐观,才能“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发表见解、提出质疑,才会积极主动、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赏识学生的天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理解和宽容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阿瑞提(S.Arieti)对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闹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条件。因此,适度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的学习氛围,宽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创造自由争论的时空,引导学生在赏识中不断地成熟起来。只要点燃学生心中前进的火把,人生中的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

(三)倾听心灵的呼唤,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交流的艺术在于倾听。1999年7月2日的《中国化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谁聪明”的文章。文章说,有一次,女老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了良久,才回答:“可能是零。”去问幼儿园的孩子们,孩子们立刻踊跃地回答是太阳、是铁环、是烧饼、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老师听了,不由得感慨万千。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学生个性的一面,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抑有余。因此,我们教师应摒弃枯燥空洞的说教,把学生放在自己的心坎上,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倾听中实现因势利导。尽管孩子的话是幼稚可笑的,不合“逻辑”的,却是充满想象,含有创造的因素。倾听还有利于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找个机会和对象吐露心中的郁闷,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手段。

德国心理学家黑儿加·吉尔特勒告诫我们:“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教师要想逾越和学生之间的鸿沟,就必须放下成年人的自负和架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你那副冷峻、严肃的面孔收藏起来,代之以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学生往往把教师的关心、爱护与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一个学生能够得到老师的赏识,能够把老师当成知己,心里上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感到温暖、幸福,进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起他们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教师的爱是无声的。在爱的交融中,孩子们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赏识的教育下,孩子们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成绩。爱使教师的职业变得更加神圣、崇高,赏识使教育的过程变得更加绚丽、多采。

四、开展赏识教育,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在素质教育中,坚持全面开展赏识教育,创造性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在赏识的氛围中,学生的种种表现无不验证了——“赏识导致成功”。经过赏识教育的实践,归纳起来,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

在一次班会上,我说:“今天,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学会自己赞赏自己。”过了很久,我发现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高某只字未写,焦急得抓耳挠腮。学习上的劣势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连发言时都是低声细语,不敢抬头。此刻,鼓励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于是,我让全班同学帮他找优点。有的说:“他热爱班集体,主动出钱买表演道具,我们班的文艺表演一等奖还有他的一份功劳呢!”有的说:“他经常与劳动委员一起检查班上清洁区的卫生。”还有的说:“他悄悄地帮助同学修理课桌椅。”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赞扬,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体会到受人赞赏的喜悦。从那以后,他变了。 赏识,帮助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在赏识的目光下,孩子们感到自己在集体里不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因此而抬起头,挺起胸,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赏识,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在赏识力量的促动下,孩子们把“让同学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赏识,促使孩子完善自我。在赏识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看到他人的长处和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相互间多了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在互敬互励中不断地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学校举行艺术节活动,这是体现班级智慧和力量的极好机会,我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实施“赏识——成功”教育。

首先,我利用班会在班上进行总动员,让同学们报着志在参与的心态,各尽所能,充分发挥。我对同学们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尽心尽力地做,就一定会有回报。”在我的鼓励下,全班大多数同学积极参加了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各项比赛。经过共同的努力,我们班获得了学校第一名,全班同学开心地笑了。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一次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师生之间,情通,理通,心通。

(三)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随着升学竞争的激烈,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期望日益增高,总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缺点。考试成绩好时,他们就说比你考得好的人多着呢,有啥了不起;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轻则唉声叹气,重则高声训斥,甚至痛打一顿。其结果是,孩子没有了上进心,增加了自卑感,从而产生了无所谓心理及逆反心理。“老师,有时我觉得活得很累,总感觉自己很笨,怎么学也比不上别人。”一位学生流着泪对我说。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其说是学生的问题,不如说是家长的问题。于是,我决定通过小型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赏识孩子,掌握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具体做法是,每次家长会上,在完成常规式的汇报工作之后,安排一个自编自演的小课题,如《您了解今天的孩子吗?》、《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利》、《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等等。经过学习,家长都说看来真该好好学习学习,同学们也说再也不怕开家长会了。

这一实践说明,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形成统一的合力。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是难以获得最佳效果的。

一张张笑脸,仿佛一朵朵绽放的花朵。作为百花园里的一名园丁,不但欣赏典雅华丽的荷花、菊花,也欣赏争奇斗艳的牡丹、玫瑰,不仅欣赏小巧玲珑的茉莉花、太阳花,更欣赏那些不起眼的含羞草、狗尾巴花。百花齐放春满园,才是自然盛装的美丽所在。

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地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增加一种规范。”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它使学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我将进一步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让每一个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地成长。我相信,今天的赏识,一定会换来明天的成功。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可贵之处。

猜你喜欢
成功赏识赏识教育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后进生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
“赏识”催开作文花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