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3-04-29 00:44冯实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冯实

摘 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应提升对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挖掘,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找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通过情境解读、情境创设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解决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3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35-03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姿,体味炎黄子孙思想的广博深邃,体味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1]。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历,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

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3]。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诗词中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学生以后的知识积淀作铺垫,更是提高个人文化底蕴及修养的重要手段。

二、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等待我们发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努力营造教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让语文教学动起来、活起来,深入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

(一)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挖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落实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用心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

从文化背景来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其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画、一首诗。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也是了解、体会、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情感,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情感,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雨”字的教学:

教师板书“雨”的甲骨文,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个图形像什么?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像天上下着雨!”

师:“刚才老师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 (金文) (篆文)(隶书)(楷书),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板书“雨”字)

师: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楷书的“雨”字和古人写的其他字体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的?书写笔顺怎样?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定会对“雨”字的形和义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觉得汉字是有生命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再见到它,一定会觉得倍感亲切,写的时候也会认认真真,倾注自己的情感。

(二)古诗文教学的情境解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趣味解读,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在学生读懂了诗意之后,接下来就要与诗人对话,体会情感。

师:景因人生情,这样的景是如何在苏轼眼中幻化为灵动鲜活的人了呢?同学们,读古诗时题目是万万不可不读的,大家看题目,再读读整首诗,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你知道的苏轼的事情,用心和诗人苏轼对话,看看这一次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谈)

[引导看题目、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

创设情景:

[课件:音乐起]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与苏轼一起畅游湖上吧。

开始时西湖之上还是阳光晴空,水光潋滟;把酒言欢中,不知不觉天空中竟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在云雾迷蒙、虚幻飘渺的湖上,苏轼乘坐着一叶扁舟,在酒意微熏中,已是飘飘欲仙,眼中的西湖正幻化成了一位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向他翩翩走来。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有愁吗?有难事吗?只是与友人一起泛舟湖上,开怀畅饮,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沉醉于美酒与美好的友情之中,在“已无风雨已无晴”,“已无忧伤已无愁”的心境中把酒言欢,笑谈人生!(范读)同学们都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三)教学情境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通过单一的途径,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情境都可以成为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预定目标。如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或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专门开辟出“传统文化角”,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音乐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学习《明月几时有》时,就可以与歌手王菲的歌曲相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影像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四)真实情境模拟

为了达到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入情境,切身感受。

比如: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毕业离别的情境,让学生畅想毕业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在依依难舍的毕业之际,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情意浓浓,进而将诗铭记心中。

再比如:学习《论语》时,可以模拟“孔子讲学”,让学生扮演孔子。“讲学”中必然会用到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温故而知新”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知识。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之路将越发诗意盎然、古意芬芳。让传统文化绽放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同行。

参考文献:

[1]刘 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创造 [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10~12 .

[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 [M].长沙: 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4]唐诗鉴赏辞典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5]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3):10~1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