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三”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教学方法探究

2013-04-29 00:44李泓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李泓萱

摘 要:“七三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创建适合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本文对我校实施“七三三”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分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对分组教学的意义、学习小组划分、评分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七三三”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82-0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1]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可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与我校全面推行“七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不谋而合。“七三三”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是:“七”指“七环节”,即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团队互助、全班展示、达标检测、延伸迁移;“三”指“三载体”,即学案、多媒体、学习团队;另一个“三”指“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交流。“七三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创建适合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重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特别强调教学动态因素(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以及协作和分享。

为了更好地实施“七三三”教学模式,本人对班级实施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班级里的学生科学地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现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分组教学以“学案、多媒体、学习团队”为载体,以“自主、合作、交流”为总线,在教学活动中实施“自主学习、团队互助、全班展示、达标检测”等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教与学双邊活动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1 分组教学的实践

分组教学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帮互学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互帮互学的精神。要想科学合理地实施分组教学,就必须要解决诸如小组人员的数量,小组人员的组成,小组组长的选定,小组内及各小组间奖惩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1.1 小组成员的划分

小组成员的划分主要包括小组内成员数量的划分、各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小组组长的选定等问题,这对于分组教学来说非常关键。小组成员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如果各小组划分的人数过多,则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并非都能够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影响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相反,如果各小组划分的人数过少,小组个数就会很多,不仅不方便老师进行管理,而且小组内成员所承担的任务较重,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本班的小组一般采用5~7人为一组实施小组管理。

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另一个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分组应遵循“组间平衡、组内存异、优势互补”的原则[2],即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和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也能使得老师能够有效地组织起课堂教学,为全班各小组间构建了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结合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本人在班级中采用如下分组方法:小组成员中至少有1~2人是成绩较突出、纪律性较强的学生。1~2人是学习成绩中等、能基本遵守纪律的学生。2~3人是学习稍有困难的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小组中,使得小组成员在本小组的各种活动中充当不同的角色,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在根据以上的方法进行分组的同时,兼顾各个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尽量使外向与内向的学生均衡的分布在各个小组中。

1.2 小组成员各尽其责,全员管理小组

在小组中一定要有能够起到组织、管理作用的核心成员,即小组长。选任小组长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素质和产生方式两方面的问题。小组长应当是本班或某学科的学习骨干或积极分子,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学生。小组长可以由教师在公布组长选任的基本条件后进行学生自荐、推荐、教师指定等方式产生。组内要设立多个常规管理岗位,使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如作业收发组长、卫生组长、纪律组长、课堂情况记录员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1.3 客观公正地评价小组活动情况

在分组教学中,能否对分组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评价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评价方式要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自我评价,实现对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和学习结果等进行恰如其分地评价,通过有效的奖惩来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平时上课纪律、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课堂表现、达标检测等情况分别由小组内各管理员进行相应的加减分。每周五下午班会由小组长负责汇总本小组得分,班主任根据各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班主任在本月末根据本月各小组表现,对“优秀小组、先进个人、优秀小组长、进步小组”等进行奖励。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比较大。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在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小组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致使能力稍差或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无法全面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因此,针对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正确的引导,除了保持其学习积极性之外,还要努力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养成团队合作、互学互助的意识;针对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代课老师及小组成员需共同帮助其提高个人能力,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由于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毕竟有限且各小组成员性格迥异,并且评分机制有时也难以完全做到公平、公正。这就导致小组内成员及各小组之间极易产生矛盾,进而影响到班级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班主任老师应时刻留心观察小组成员间及各小组间的关系,对于出现的矛盾应当及时进行疏导和解决。另外,在分组的过程中,也可以把实力相当的同学归为一类,组长和组员进行双向选择。

3 结语

“七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和思考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分组教学的方式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分组教学模式效果的好坏在于是否采用了科学合理的分组模式及管理方法。在分组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总结,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七三三”教学模式下分组教学方法的探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冯娜,韩倩.任务型教学和学生分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0):90-91.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实验课高效课堂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