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求同思维

2013-04-29 00:44刘会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效小学语文教学

刘会茹

摘 要:求同思维是力求从客观事实出发,按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思维形式去认识事物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揭示客观事物的真理,最后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唯一结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求同思维,能让识字高效,主题张扬,写法凸显。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求同思维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33-01

求同思维是力求从客观事实出发,按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思维形式去认识事物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揭示客观事物的真理,最后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唯一结论。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变乱为顺的思维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求异思维,但我们也不应忘记和忽视求同思维。求同思维所呈现的结果都是在一系列思维活动之后才形成的,它的结论一般都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便于学生有效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在阅读教学中如能恰当运用求同思维,长文就可恰当短教,复杂就会走向简单,深刻亦会趋向平易,在智趣活动中感受创造的快乐。求同思维的恰当运用还能让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对语言的言义把握更准确。

1 求同思维,让识字高效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针对识字的要求应该是多认少写。大量的识字势必会带来教学的枯燥,单一课型势必会带给学生审美的疲劳。当我们在课堂上费尽心力一个一个帮助学生过生字关时,学生在课堂上却是越学越没劲,无精打采。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这成了众多低年段老师的困惑,也可以说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将求同思维恰当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识字教学中求同思维的方法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造字法,即利用汉字的造字方法对生字进行求同,这种求同让字义理解水到渠成。结构法,即利用汉字的结构进行求同,这种求同对指导写字也是大有裨益的。偏旁法,即利用汉字的偏旁进行求同;拼音法,即利用生字中相同的声母或韵母进行求同;词类法,即将表示同一词类的生字进行求同,如:同属蔬菜的,同是动作的。

2 求同思维,让主题张扬

众所周知,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主题,它的选材都会紧紧围绕主题,情节也会在主题的统领下一步步发生、发展。因此,阅读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我们的课堂都会选择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一步步走向主题,凸显主题。但是面对千头万绪的文章,我们的课堂常常会陷入冗长而乏味的分析中,陷入对主题的深挖细究中,似乎是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让主题最终浮出水面。但是观察我们的学生更多已经是昏昏欲睡或不知所云。那么面对不同的文本,如何因文施教,凸显主题呢?如何能让课堂始终洋溢在富有挑战性和情趣性的氛围中呢?

笔者觉得采用求同思维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方法。它能带给学生盎然的情趣和思维的快乐。如,笔者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面对文章的重点段、教学重点目标,“通过品词析句体会珍珠鸟是如何一步步接近我,与我建立起互相信赖的情感”时,在经过对文本的一番细读后,笔者在以往关注珍珠鸟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求同思维,向前迈了一小步,启发学生从这些动作中找出用得最多的一个动词,学生很快就发现是“落”字用的最多。笔者紧跟其后鼓励学生找出带有“落”这一动作的句子,并指名连读,然后进一步启发:小珍珠鸟先落在了哪里?接着呢?最后?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脱口而出:先落在柜顶上,再落在小桌上,最后落在了我的肩上。接着笔者又启发到:你从小珍珠鸟的这三“落”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在一番思考比较后,有了这样的发现:我发现它落下来的位置一次比一次离“我”近了;我发现这只小珍珠鸟很可爱,飞起飞落,很顽皮;我发现小珍珠鸟越来越信任我了;我发现它很聪明,从这三“落”中我能感受到它其实是在试探“我”,最后我终于让它信赖我了。这样的理解、感受与文本主题“信赖不就能创造出来美好的境界吗”不谋而合。

正是这一求同思维的运用,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体会到了这只鸟儿的可爱、聪明,更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提炼。也正是这一求同思维的运用让笔者在细读文本中经历了对文本由读厚到读薄的过程。当笔者将文本在细读中读厚的时候,主题和求同思维的引领又促使笔者必须简化思维,将文本读薄,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兴致勃勃,让思维高度凝练,才能让文本主题得以张扬。

3 求同思维,让写法凸显

语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教语文不只是关注“寫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怎么写”,即文本的表达方式。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饶有趣味的,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了解、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呢?这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孜孜以求,却一直没有寻觅到最佳途径的问题。笔者在上课、听课过程中发现课堂中我们在关注表达的教学时总是表现得过于理性,这样就使得课堂难免枯燥、单调,学生懒得听,更别提思考了。

在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时,笔者智慧求同,巧妙质疑,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中让写法彰显。课堂中笔者在疏通文本的环节通过师生对话梳理出了严监生临死前家人的一系列猜测,以及他本人的反应,并适时形成了这样的板书:

两个亲人 摇头 两笔银子 摇头 两根手指头 两位舅爷 摇头 两茎灯草 点头

笔者根据板书及时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可是接下来话锋一转:这个板书很简洁,很好!但是往往太简洁了就会出问题,这三列板书中你对哪一列不满意?学生很快发现第三列“摇头”一词重复太多。笔者趁势引导:文中也是这样重复表达的吗?它怎么描写摇头的呢?同样的摇头有变化吗?在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后,师生交流,感受着“摇头”这一动作细微变化背后所隐藏的人物心理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动作却是完全不同的表达,表现得更是人物的不同心情,并据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丰富板书。

抓住概括大而化之的特点,巧妙设计板书,并借用板书引导求同思维的发生,在求同中激发学生再次阅读的渴望,探求问题的渴望,以达到激趣、质疑,并让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笔者的这一设计在引导学生将同一内容表达丰富化的指导方面可谓匠心独运。正是在求同思维的启发引领下学生“同中求异”思维才具有了动力,写法指导也才得到了彰显。

求同思维是教学中的一种减法智慧,是对老师文本解读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能帮助我们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求同思维,让我们的教学追求诗理并存,天然整合。

猜你喜欢
高效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