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兴
【摘要】目前我们的学生课外读物缺乏,阅读面狭窄。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材料;阅读习惯;阅读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并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从这个标准看,我们农村学生大部分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不明确。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学生的课外读物大都是漫画书、口袋书、娱乐笑话等,像《老夫子》、《乌龙院》……这些书商业味很浓,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他们的课外阅读受到电视、网络游戏的冲击,课外时间多被挤占。三、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家长都过于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只注重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系统指导。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条高效的途径。
一、发挥视听效果,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量,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今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小学生由于自觉性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优势,识字量不大等因素,影响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而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可以借助形象的动画、生动的语言、迷人的语音、绚丽的色彩,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上《向往奥运》前,我和学生一起在网上搜集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图片资料和影视片断,并建立了一个小资料库,几个小组分别从北京奥运的申请、场馆的建设、形象元素、比赛项目与奖牌情况等方面自主进行网络阅读,然后针对所选材料整合,做成幻灯片交流,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了解北京奥运会从申请至闭幕的盛大过程,激起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向往,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习惯成自然,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前,也会主动上网查找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或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短文、图片、视频等等,在班中交流、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建立阅读网站,提供阅读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如果缺乏指导,选择的阅读材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了。而课外,学生家长能正确指导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并不多。所以,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网站,或根据教育内容推荐书籍,建立有助于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网页,存放到本地局域网上和教师在本地局域网上超链接到互联网,使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阅读的素材。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学生推荐读物
建议向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神话、历史故事、中外民间故事、中外名著(青少年版)等。所以,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有关的读物,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专题阅读网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了解当时时代风貌,了解国内外大事,进而完善知识结构,扩大视野。
(二)结合教学内容推荐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类是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向学生推荐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与写法相近的文章。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另一类就是学习了课文以后,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以使学生能进一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扩展知识面。如学习《草船借箭》时,可以介绍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猴王出世》,可以介绍学生阅读《西游记》。
(三)根据单元习作推荐相关的文章
习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学生怕作文,作文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平时少阅读课外书籍,少积累优美语言,少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大量的阅读作为铺垫,每单元习作前推荐一些与习作有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在指导写作《难忘的……》前,我先向学生提供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网http://www.cxzw.com,让学生阅读其中的“人物专区”和“事件专区”,让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中的文库,丰富写作素材,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缺陷,得以让他们从多角度来考虑文章的立意、选材等。
三、注重方法指导,养成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莫过于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如同拿到了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才能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可以教给学生以下几种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一)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读书如果不做笔记,就像过眼烟云,文章的内容一下子就忘记了。学生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的收效甚微。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让学生边读边动脑,而且动手把一些优美的词句,或者一些有趣的、有启发的材料摘录下来。摘录的形式可以是传统的手写摘录,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摘录在QQ空间或博客里。通过摘录,不但可以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还可以积累知识。做读书笔记,中年级应以摘录好词佳句为主,高年级则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
(二)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阅读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阅读内容和需求来确定。每次阅读都要有目的地进行,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连文章讲了什么内容都说不出来,更谈不上发挥语文的功效性。究其原因是阅读方法不科学。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阅读前都要想想: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读完这本书我应该得到什么收获?然后才根据需求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如阅读的是文情并茂的作品,想品味其中的优美语言,则应该采用精读法,选择重要的内容反复研读,仔细琢磨,以便深入理解,领会实质;假如阅读的是知识性读物,则应该采用略读法,只要迅速掌握全文的大意和一些关键性词句就可以了;假如阅读报刊,则应该采用浏览法,通过读版面、标题、导语,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就可以了。
(三)加强合作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遇到困难,通过讨论交流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为交流提供方便。在班里,我设置了七个阅读小组,每六个人为一组,阅读能力强的与阅读能力弱的相结合,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促进。如:《开国大典》一文,我让阅读小组分别上网搜集新中国建立前的屈辱史,搜集开国大典的图片和资料,如毛泽东的资料、国旗的资料、开国大典大事记等。小组内自由分工制作成专题网页,在课堂上展示。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目的更加明确,阅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展示阅读成果,享受成功喜悦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所收获,孩子更是如此。让孩子从读书活动中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了提高阅读积极性,防止学生放任自流,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展示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1.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在班级的QQ群里进入同学的QQ空间,或进入同学的博客,互相观摩同学的读书笔记,通过投票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打开优秀的读书笔记,让学生观摩学习,让小作者享受成功的喜悦。2.举行信息发布会,让学生把自己阅读到的感兴趣的信息,利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并进行演讲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3.主题学习网站的评比。如在教了《向往奥运》一文后,开展以奥运会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全班分古代奥运、现代奥运、奥运仪式、比赛项目、标志、趣闻六个小组,通过课余网上搜索,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制成奥运主题网页。利用局域网作为平台,展示学习成果。这些方法,都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了欲望,开启了智慧,增强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拓展了阅读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吸纳人文精华并在活动中得到了展示。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将语文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实践性、创造性融为一体,确实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平台,丰富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