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鉴
摘 要: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确立,公民权利的维护与发展,都必须借助历史认识以及由历史认识所提升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技能来完成。但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上做较多的改革和探索,而忽视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塑造,针对该问题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意识;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181-02
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确立,公民权利的维护与发展,都必须借助历史认识以及由历史认识所提升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技能来完成。历史教育以其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核心课程的位置[1]。公民教育的概念涵盖范围很广,本文旨在对其中的“公民政治生活参与意识”做简要阐述。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学风向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如在“课程性质”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
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学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上做较多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颇多的成果;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却存在较低的水平,存在很多生硬说教和牵强拔高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引起学生们情感上的触动和历史意识的增强,所以笔者想以岳麓版《北美大陆新体制》一课为例,谈谈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塑造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提高政治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一、旧史新谈——北美创新体制与欧洲传统意识
对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历史学家们通常依据常规革命的逻辑,致力从独立前夕的北美殖民地找出足以引发独立战争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中学历史教师也是主要从“政治”、“阶级斗争”的角度对该问题加以阐释,依然存在以阶级斗争史观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角度,并没有将文明史观应用到该问题的探究上。但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剑鸣通过研究指出,美国革命的行动者并不是用这种方式来看待问题的。在美国革命时期,人们更多谈论的不是政治危机、社会危机,而是以“自由危机”为代表的公民意识的觉醒,正是这样一种“危机”现象,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动员功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特性。这就为中学历史教师教授此课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开创了良好空间。
“自由的危机”的建构是以殖民地居民对英国自由历史的集体记忆为基础的[2]。北美殖民地的革命者声称,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自由的传统,人民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即使殖民地居民远离英国本土,但仍旧是大英帝国的国民,所以应该享有和英国本土居民一样的自由和权利。可以说,革命者们正是用“英国人的自由”的观念,来反对英国政府的政策。
在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强权控制的过程中,主导政治潮流走向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精英的宣传鼓动,二是基层民众的积极行动。这两股力量实际上是交汇在一起的,而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核心因素,就是他们对于“自由”的共同诉求。可以说,“自由危机”的公民意识是北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源动力,政治精英和基层群众的共同参与是北美独立发展的保障,而所谓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则是北美新体制建立的催化剂;而战后美国分权制衡政治体制的最终形成也是源于美国人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讲解此课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识记基本事实,或是肤浅的理解欧美国家代议制的特点,应该将中国的历史适当地贯穿其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史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史学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公民意识。
二、反思己身——美国三权分立与中国三民主义
自由是把双刃剑:自由不足,会导致极端专权;自由过度则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美国成立之初的制宪分歧最主要的是“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之间形成。联邦党人的代表是麦迪逊、华盛顿等人,后者的代表人有杰弗逊等人。两派对“暴政”都是极为痛恨,但是对于暴政的来源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联邦党人对“多数暴政”颇有疑虑,倾向于精英治国,所以在制定宪法过程中处处提防“州权”和“民意”的直接冲击,着力于通过复杂的制衡机制为“直接民主”设定障碍,并主张建立相对强大的联邦中央政府。反联邦党人认为暴政的来源是政治精英和“联邦政府”,主张一个社会越贴近自治越好,所以处处维护州权、人权,极力缩小联邦政府的权利范围[3]。最终美国出台的宪法可以说是二者之间的折中:对于联邦党人来说,他们建成一个美利坚合众国,通过三权分立、间接选举、司法审查等方式,将美国的民主设计成了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机器。对于反联邦党人来说,他们将联邦政府的权利氛围压缩到最小,充分保护了各州的权利。美国宪法之所以经受200多年的考验仍然不过时,就在于它的“精英治国”精神在政治互动中提炼出理性,而“平民自治”精神为民主制度提供活力。
提到美国的三权分立,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中国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吸收了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和美国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精华,同样是通过武装革命的方式,但最终并没有维持其成果,没有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宪政道路。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到:政治现代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权威的合理化、结构分离化和政治参与扩大化。独立后美国的创新政体符合以上三个标准:组成了极具权威的联邦政府,建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机构,以及充分发挥了美国全体民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表达政治诉求的公民意识[4]。相对应的,根据亨廷顿政治现代化标准,辛亥革命后中国也确立了具有权威性的南京国民政府,也同样做到了结构分离化,如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措施,即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个机构保持独立并相互制约;对于前两个标准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颁布的措施完全符合,但问题就在于第三个标准没有达到,即革命果实的丧失主要就是因为当时中国人民公民意识的淡薄,没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忱和激情,普通民众将希望寄托在社会精英身上,而看不到自己作为个体的力量。
当然,我们要遵循“历史的评价”原则,中华民国脱胎于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封建的政治土壤,而美国并没有封建政体的包袱,它的公民意识来源于成熟的欧洲社会,两者不存在可比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忽视“公民意识”这个重要因素,相反,这正是增强学生历史意识的机会,也是提高学生政治生活关注度的机会,历史的演进不仅仅要依靠社会精英,群众的力量同样重要,要让学生明确作为群众中的“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在历史教育中,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过分强调个性独立,会弱化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过分强调群体意志,则会贬损个人价值的存在。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若教师能在“公民意识”问题上做引导和深化,则学生便可以获得和养成平衡社会关系的思维基础。
三、以史鉴今——增强公民意识与塑造独立人格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体的确立,权威的合理性已经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道路上成型,这一点我们通过新中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上就可以看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参与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需求,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参与权”,把社会公平正义赋予了民主的新意。当然在我国推动公民政治参与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些许成效,但依然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不高、政治参与的领域不够广、参与的程度不够深、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措施还不完善等。而鉴于历史学科教育的特殊性,正是弥补这一弊病的一剂良药。以史为鉴,提高公民意识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其实,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章节还有很多,这就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的深度挖掘和探索,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不能仅仅是“以课论课”,而应是将高中教材合理调整,做到学科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真正的“公民意识”不是发表自己观点时的一点言论,不是投票选举时的一个动作,而应该是长期保持政治关注度的一种习惯,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历史课堂不应是一个单纯灌输知识、仅仅追求成绩的工厂,而应该是一个培养公民意识、塑造独立人格的载体,据此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发展,这也是现代合格公民的重要准则。
中学历史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民主观念的培养,这是树立公民自信心和自信力的重要基础。从学科价值观方面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学科教育,不应是“纯粹科学”的历史学科教育,不应该把诸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类的观念作为课程的主要标准,学校的历史教育应该是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参与社会意识的培养,将国家的意识与利益系于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信仰和价值观,以文化的熏陶为轴心,着力学生公民品质的开发。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突破“公民教育就是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为了实现培养国家和社会合格公民的愿望,更应该从多角度为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等内容提供深刻认识,以构建和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独立人格。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6.
[2]李剑鸣.危机想象下的美国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3).
[3]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5).
[4]黄剑.从辛亥革命看中国政治现代化[J].商场现代化,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