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海峰
摘 要: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例题“活”起来,教师“静”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入口处,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标对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本文对2012年江苏高考第19题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与多元化的思考,并以此为例,与同行共同切磋如何在数学例题讲解中既能在思路上“破套”,又能在技巧上“出新”;既能在思维引领上“求同”,又能在最近发展区“求异”.
关键词:高考试题;思维;破套;出新;迁移;求异
在对高三理科学生进行2012年高考卷评讲时,笔者讲了江苏高考第19题.
[?] 题目再现——引领学生从“已有水平”向“潜在水平”转化,努力搭建科学的思维支架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 已知(1,e)和e
,都在椭圆上,其中e为椭圆的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设A,B是椭圆上位于x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AF1与直线BF2平行,AF2与BF1交于点P.
(ⅰ)若AF1-BF2=,求直线AF1的斜率;
(ⅱ)求证:PF1+PF2是定值.
按照答案讲解如下:
解:(Ⅰ)由题意a2=b2+c2,e=. 由点(1,e)在椭圆上,得+=1,解得b2=1,于是c2=a2-1. 又点
[?] 结论推广——知识的交叉决定了方法的交叉,而能力则是数学测试的最基本立意,因此在研究试题讲解中的科学性与导向性时,教者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寓教寓思”、“寓题寓变”,努力向思维的纵深进军
“点P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一个学生说.
“是不是本题还具有普遍性呢?”又一个学生提问.
听了学生所讲,点P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没有问题,但本题结论有没有普遍性呢?笔者不敢下结论,于是决定当场研究本题.
笔者接上来,“点P的轨迹显然是一个椭圆,问题②有没有普遍性呢?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研究过,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样.”
学生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
设椭圆方程为+=1(a>0,b>0),AF1∥BF2,直线AF1的方程为x=-c+l·cosθ,
[?] 反思
学生的潜能开发一定要有序进行,有路可循,有支架可支撑. 从特定椭圆到一般椭圆,再至双曲线,最后到抛物线的偏正质疑正是遵循智力的再开发、思维的再起航所进行的. 这一道试题的解法中的出新还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教学的最佳效果应当以典型试题为载体,多元解法为平台,以学生思维开发的“路”与“桥”为终极目标. 这样才可收“举一反三”之效、获事半功倍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