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

2013-04-29 00:44:03张亚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问题导学法学习方式

张亚

摘 要: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显现. 采用新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学习方式;个性学习法;问题导学法;合作学习法

不可否认的是,在倡导课程改革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还在固守着自己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所谓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改变,而且意味着学生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和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主体力量的增强和生命价值的显现. 在这里笔者想重点介绍我们学校推荐的几种学习方式.

[?] 个性学习法

个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是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主体而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的总体特征,通常把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征,最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称为“个性学习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强调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承认差异、包容个性、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成长环境和宽松的氛围,搭建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获得丰收的愉悦,提高学习的乐趣,在个性发展中输入健康因子.

个性学习法是比较复杂的,概括起来它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学习的自主性. 这是说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主动规划学习进程,科学制定学习策略,主动调节学习情绪,客观评价学习效果. 要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是学习的特异性. 由于学生基础、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一位学生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 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使这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开来.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这种特异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不同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根据同样的条件,运用同样的方法,按照同样的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同样的水平和质量,这是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 三是学习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困难的. 这需要我们在学生的学习中加强创新、进取等品质的训练和培养,指引学生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范围,从而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认知发展水平,实现自身的超越.

我们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推崇个人主义、自由主义. 在集体与组织中,有时学生的学习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于一个班集体或组织,要保证其学习的整体性、有序性和高效性,成员之间就得遵守最低限度的规则. 必要时,还要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未必就是轻视或压抑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完整人格,激发个性潜能,并最终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 学校的培养方式总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批量化培养,关注的是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就可能与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生错位,从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在批量化的培养方式下实现个性化培养. 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任课教师等教学资源,自己决定成长、成才的方向.

[?] 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 它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基于问题的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问题导学”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的. 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解答. 这种问答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怀疑、好奇、挑战的精神在逐步丧失. 我们的改革将把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努力营造多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和确立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

我们必须清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其能解决多少道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学科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以及形成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为了完成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二是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教师十分清楚:“解决问题”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关注的热点,也是现在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教学目标要求,并在课标和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这也是针对当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缺乏而进行的重点教学改革的需要;之所以成为难点是由于我们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不用说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的有效运用.

问题导学法,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 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 这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最终所追求的.

[?] 合作学习法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互协作,共同成功. 在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现象,合作的意识和动机不强. 大多数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单打独斗”. 久而久之,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不愿与其他学生一道分享学习成果,从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相互隔膜甚至对立.

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合作学习的场景中,不仅学生,而且家长、教师都可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可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习的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新的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法问题导学法学习方式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7:02:59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未来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20:25:31
“图式理论+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在日语泛读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6:39:30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53:00
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3:38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0:13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32:30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