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学导式”教学法的几点实践体会

2013-04-29 17:07吴建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学导学导式自学能力

吴建

摘 要: 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将“导”和“学”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学导;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含义

学导式教学法是近些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教学法之一,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各自的智能,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学导式教学法(新授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包括 出示提纲——自学讨论——答疑解惑——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师生总结——课后作业。但具体应用时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学科教学任务、 课型性质、 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

二、习惯传统与接受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自身的,首先遇到的便是学生对新教法的不适应。传统教法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然后练习、小结,学生充当的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学导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的“教”,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不再只是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得到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内涵。“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导”和“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角色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将教师的角色由“教学生学会的老师”转变为“教学生会学的导师”,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控制,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表现主体意识的过程。正因为传统与创新的巨大差异,刚实施时学生表现出诸多不适:如多数学生课后不会去预习,自由讨论时抓不住重点,答疑时提不出问题……。

三、重视养成教育

针对学生对传统学习模式迟迟不放手这一问题,我对新授课前几个环节进行了细化。

1、出示提纲。阅读提纲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而定。阅读提纲是学生自己读书的指挥棒,它的设计要具体、清楚,不宜太笼统,要使学生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就能找到答案。 其作用:通过“阅读提纲”,引导学生自学新课内容,认识新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对整堂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每节课以40分钟计算,这个环节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前3分钟进行)。由于学生的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景。

2、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借助导读提纲领悟教材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然后,对于存在的疑难问题可组织小范围讨论。 其作用:通过“自学讨论”,让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错点,易混点及重、难点进行讨论,以“兵教兵”的方式(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须得有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来实现共同提高。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一般可用1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再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统一讲解。

3、教师精讲。即根据学生自学和讨论情况进行重点提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注意板书的计划性、条理性、系统性,加强对教材中具体事例的分析及对学生的规范性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可选择一至两个典型例题进行精讲,必要时可选择让学生主讲。尽量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精讲,并且可以把这个攻克难关的机会让给优秀学生讲,发挥优生的优势,增强他们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4、学生精练。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的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定时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与监督,避免学生课外作业抄袭的习惯。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问题并及时点拨,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化,诸如提问、抢答、学生自拟题目互相测试、黑板板书等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景中掌握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以增加课堂实效。(大概时间10分钟)

经过近半学期的努力,学生基本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而且基本形成了自学能力,每节课后2分钟,我都要寻问学生本堂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下堂课作有针对性的精讲,这样既大大地节省了课堂时间,也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四、复习课教学模式与新授课有明显区别

复习课教学模式大致为:

1、阐述目标

教师通过认真学习钻研“大纲”和“考纲”后,根据“两纲”的要求,在一节课开始,三言两语明确告诉学生本节复习课应达到的目标,要点有哪些,重点是什么,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

2、预习自学

这一过程是指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复习目标,结合教材及有关资料,有目的的进行自学,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对遗忘的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与薄弱环节,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

3、检查反馈

在学生预习自学以后,学生对“双基 ”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已达到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反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检查方式最好可以是:编制和选择典型的能覆盖知识要点的习题进行课堂训练。

4、设疑解惑

通过检查反馈,教师可清楚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好坏与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讲与答疑。评讲答疑时要做到:刺中要害,揭示本质,详略得当。

5、训练点评

选择有一定代表性与普遍性且能突出重点与考点的典型题让学生训练。训练之后,教师要着重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解题方法是否最佳,解题格式是否规范。

6、作业布置

为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每节课必须配备适当的练习。习题宜精不宜多,并且要有高、中、低档之分,忌搞“题海战术”。

学导式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所体现的意义,不能只用眼前学生的考试成绩去衡量,重要的是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终生学习能力,是具有远大意义的。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学导学导式自学能力
学导课堂:让素养生长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课改掠影
生物教学中实施“学导为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式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升小学数学“学导”效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