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惠林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中职历史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以PPT课件为主,90后中职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源结构、专业特性及中职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历史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互动平台、移动互联技术、“慕课”四种方式,提高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职历史;90后中职生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那么,要如何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有实效性呢?
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中职历史教学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90后中职生,屏幕中成长的一代呼唤新的教学模式。
当前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为90后。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显示出硬实力,在物质生活上已今非昔比了。如今10多岁的孩子从小面对屏幕长大,经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玩iPad(广告时间)、用智能手机与同学朋友即时通讯(QQ等)、用笔记本电脑下载各类应用(便于直接同步到手机等移动应用)或是掌机。如今的“多屏幕一代”,在我所任教学生中这一现象比比皆是。据调查,所任教的三个班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达100%,智能手机拥有率高达90%以上,65%以上学生月3G流量高达200M以上。这些现象无疑对当前教育模式提出新的问题,彰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二)中职生源,学习能力及认知习惯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本市2013中考为例。报名人数25340,普高录取人数16642,录取率为65.7%,中职招生数为8698(总分550,大部分在300分以下)。可见,当前中职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困难,整体学习水平偏低。但是,这些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善于学习新事物等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新我们的教学模式。
(三)专业选择,学科地位的变化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性。
中职生一旦选择了某一专业,大部分意味着其未来从业方向。在技能型时代,熟练掌握某一技能,就成为中职生学习的目标。比如某一学生选择了烹饪专业,他必定对与烹饪相关的知识更为兴趣,类似营养学、刀功、中餐搭配等更为关注和重视;对于基础学科肯定兴趣不大。如何创新出新的学习途径,吸引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能力,无疑是对公共课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四)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历史是过去的记录,是人类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它距离学生遥远而又陌生,传统的授课模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容易使失去对历史的兴趣。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把书本上的历史直观、生动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他们习惯的学习手段上掌握历史知识,真正实现即学史、又爱史。
二、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制作精美PPT,既提高课堂效率,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PPT课件不仅可以显示文字、图片,还可以播放声音、制作动画效果,在需要时还可以进行超级链接;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想、主体特点、教材内容去设计整个教学课件的内容。如讲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内容时,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课前准备:设置邓小平主题图片插入音乐《春天的故事》,对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进行艺术字处理,增强印象,使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活跃气氛,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导入新课:请学生唱上几句,调动学生情绪,并投影问题:一九七九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老人指谁?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指什么?实现生生互动,营造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色彩鲜明的图像,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并用。
(二)各类互动平台的应用,有利于持续沟通,保持兴趣。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可见互动是何等重要。针对当前中职生的特征,其互动的形式也必将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如讲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阅读P58《学思之窗》,这一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1.教师在QQ空间里发布日志,标题为: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进行对外开放?上传海外华侨、区域地图、资源分布图等这些经过处理后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引导同学们进行解答或者评论其他同学解答,即符合现代中职学生学习习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轻松达到知识的巩固。
2.组建所任教班级同学微信朋友圈,每位同学就可以收看到老师所发表的经典图片或者相关的历史小知识。如发布新旧深圳图并写上文字:昔日深圳,只是个边陲小镇;今天的深圳现代大都市。要求学生作简单回复,做到对知识的持续测评。若开发条件允许,能开发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就更好了。
(三)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实现随时随地、即时便捷的学习体验。
随着3G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中职学生开始“定居”移动互联网。它的传播互动具有传统互联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随时随地、真实个体、即时便捷等,它是介于沟通与传播之间的一种新型沟通方式。作为最具时代气息的90后青年一代,开发适合他们学习所用的APP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我们可以利用APPCAN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开发出支持ios和Android平台的教学应用软件(扫一扫下载测试)。将书本以另一种显现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实现随时随地、即时便捷的学习体验,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特点。
(四)“慕课” MOOCs —— 对中职历史教学的启示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这种授课模式预示着教育领域重要的,甚至可能是革命性的发展。作为中职公共课老师,特别是历史教师,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尝试这一模式的必要性。通过教师的集体备课、安排最具表达能力的老师讲授、电教中心摄录,将制作好视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公开课,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听课,自由选择回放或快进,只要有电脑、网络随时都可以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把问题发在BBS上,然后经大家投票,授课老师解答最受欢迎的问题,充分实现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效性
(一)充分展现了中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颖,表述方式儿童化,图文并茂,符合中职生学习心理特征,便于学生领会。
(二)既延伸了有限的课堂教育时间,又有效补充了第二课堂,实现生生联系、师生联系,有利于构建全方面立体教育体系,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沟通,给力中职学生未来从业不断发展,终身学习一个敲门砖。
(三)真正实现交流变成及时化、信息共享变得简单化、效果监督变得轻松化。就是毕业后的学生仍然可以收看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有效、有用, 达到“玩中学”“学中用”,潜移默化,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
(2)李宗耀,徐梅,李灵 《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1-1
(3)AppCan视频教程:NATIVE模式开发 k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