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重点分析了财政与金融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财政与金融考试改革的具体方法,阐述了还存在的困惑,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财政与金融 考试改革 阐述 提出
课程考试改革是高校进行课改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利用考试这个方法来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课程成绩的评价,并以此提高其综合素质,是现在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原有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对大二的学生来讲比较枯燥,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专业课有点难以理解,也很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也有利于高校教育中的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财政金融课程考试需要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是在教育学、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测评人才机制的科学,考试一定要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即由社会条件、社会意识来决定考试的原则和方法。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高校怎样培养出创新人才的问题,所以考试作为一种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衡量学生与老师学与教的重要手段,他的方法应当是“与时俱进”,应当是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培养人才的目的相适应。而且考试成绩作为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问题,那么考试的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那种沿用几十年而不变的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方式已然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教学发展,并且那种方式与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也不相对称。高校的性质和层次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采用的考试制度不能完全一样。我们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直接套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太明智的,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状况提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各门课程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就拿财政与金融课程来说,它是学生在二年级所能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对于初中毕业考入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年龄较小,理解力较差。专业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多,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定性的东西比较多,有时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往的考试模式学生往往上课不太爱听,特别是职业类学校的学生上课玩玩手机、睡睡觉可以不用听课,只要到考试的时候急来抱佛脚,突击一下死记硬背一番,照样能拿好成绩。这样就很难真正评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也不能正确评判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很有必要改革财政与金融课程的考试方式。
2 财政与金融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分析
2.1 总成绩构成情况分析 针对目前学校广泛采用的考试形式只能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临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左右明显增强,这说明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应付考试。财政与金融课程提出“过程考试”的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次小考,进行阶段考试,在每个课程结束后都来一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考试,避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情况,学生的总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占60%、理论知识考核占40%计算构成。
2.2 学生平时成绩构成分析 学生平时成绩分成教学过程中的小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口试、平时测验、上课提问,每节课请两位同学制作PPT,并上台演讲时事政治,阶段性默写概念,写调查报告、学生作业情况、课外论文,以及让学生上台来做小老师给同学讲解课本上的内容等等,但采用的形式必须与当前该课程讲授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改革的过程中实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如缺课、迟到、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等,都计算在学生的平时成绩中。之所以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定为60%,权重比较大,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平时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2.3 理论知识考核能力分析 理论知识考试在本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设定为40%。一般放在学期即将结束时举行,对于专业基础课来说,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的专业知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石,所以在命题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命题量和命题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加大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力度就变得尤为重要。加大主观能动题的比例也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主观题抛开了常规题里“标准答案”的束缚,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非常重要,由于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且在书本上难以直接找到,这样即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能锻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将来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个基础。由于评价体系的改变,我们更能真实地反应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因为不同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基础起点,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有了不同的收获。有的人理论知识强,有的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弱,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出众,也有的人PPT制的不错,所以过去的那种只考一科的考试方法无法准确地评价出一名学生的真正实力,考试方法改革后,就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
3 财政与金融课程考试改革实施中存在的困惑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已经在教师和学生的心中留有深刻的印痕,教学过程的一般套路也已经在广大的师生中形成习惯。应试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如何全面而不是片面、辩证而不是机械、客观而不是主观臆断地对待考试,是自觉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要改革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要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同时也为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创新性人才,教师自己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所以,教师平时就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脑筋,使得自己的课程能为创新型教学服务,这样就势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要充分运用网络这个平台多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教师要多举实例,多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这门原来比较枯燥的课程变得更生动有趣。这对教师、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实际上,国家教委和对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已有明确阐述,指出应把考试作为具体教育方法的考试和作为办教育的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严格区分开来,素质教育不赞成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不赞成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但课程考试改革决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更加科学地把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各种考核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使考试成绩作为客观、公正、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依据。
4 财政与金融课程考试改革的展望
在财政与金融课程考试方面,应采取闭卷考试与课外论文及其他丰富多彩的考核形式想结合的方式来评判学生学习成绩,应重点放到课外论文。让学生多关心时事政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财政与金融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倡考试注重能力,并不代表学生可以忽略基本知识的考核,知识是能力的基石,只有掌握了知识的基石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考试方面我们也不能以能力考核代替知识考核,我们采用的闭卷考试对学生学习的不利方面应当改革,但我们不主张取消闭卷考试,因为在一定条件下,闭卷考试还是不可替代的。
财政与金融课程考试的改革不是一个简答、孤立的问题,它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配合,学院也要投入相应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等,考试形式的改革不单单是教师改革试题那么简单,它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教师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的增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作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而考试的最终改革是要落实到作为一种检验、反馈行为,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它服从于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考试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成功的考试改革不仅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还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虽然现在各大高校的考试改革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但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提出、各高校人员的积极配合,我相信高校的创新教育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关富佳.高校专业课考试命题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J].考试周刊,2012年第4期.
[2]梁爽,唐朝仁.专业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CEPE2009年12月上总第150期.
[3]刘海元.论改革高职考试形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4年7月.
作者简介:张玲(1962-),女,江苏无锡人,学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国家税收、统计、证券投资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