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烈
[摘 要]以学生的思维去选择教学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整合教材,制订学案;多措并举,找准学生的现实起点;精心设计问题,开发学习动力;展示交流,顺学而导;反馈及时,让学生体验到快乐。
[关键词]学生思维 教学 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02
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是按设计好的思路组织教学,希望学生能顺应和接受教师所设计的一切,直奔标准答案。然而,学生由于受先天或者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不一样。所以,顺着学生的思维去选择教学方法才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我们把这样的课堂称为自主发展的课堂。
一、整合教材,制订学案
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呈现学科整体面貌的程度。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使之能适应校情、班情和学情。
一是展现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依据教参上的建议设计教学流程。这种学案设计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二是重组教材。重组教材常常内显为知识结构的重建,外显为调整教材中的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单元内各节的顺序、每节中各教学内容的顺序。重组教材要以教学目标为先导,要抓住教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联系,选用最能体现问题本质、最典型、最有包容性、最具可接受性的素材,建立思路更加清楚,结构更加和谐,实现目标更加便捷的教学体系。
三是浓缩教材。所谓浓缩教材就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出教材的精华,让学生去认识本质的东西,从而使课堂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以易破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二、多措并举,找准学生的现实起点
所谓现实起点就是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也就是学情。只有关注学习起点,把握学习起点,教师才能走进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高效课堂中。
一是询问法。数学课上,通过做问题“生成单”,了解学生的困惑点、知识冲突点。语文课上,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与教师设计的学案及与群体之间有哪些差距,从而找准学生的现实起点。
二是查阅法。上课前,教师一查上节课的达标测验情况;二查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及原因;三查学生预习时遇到的困难,从而确定教学起点。
三是调查法。通过学习小组的汇报材料或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学情。
三、精心设计问题,开发学习动力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动力。教师要精细设计,精确措词,精当运用,言简意赅,问题的设计要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一是重点处设问。重点内容就是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问在重点处,让学生把握知识的精髓,能够由此及彼;问在关键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部分,能够以点带面,使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如王兴菊老师所讲的《《凡卡》,用“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引出对全篇文章的理解。
二是难点处设问。教师于难点处可进行层递式设问、探究式设问、提示性设问,从而化难为易,让学生跨越学习的障碍。教师可以把难点知识设计成一个大问题,然后将其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小问题,认识大问题,进而突破难点。比如,王晓伟老师《惊弓之鸟》的教学就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理解了“惊弓之鸟”的前因后果。
三是展示处设问。为了让展示更有效、更精彩,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征,在便于展示之处,设计一些新颖性、刺激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求问题,展示学习成果。
四是拓展处设问。设计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挖掘,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满足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需求,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并延伸到课外。最明显的设计是:谁还有其他意见?
五是问题设计要有层次。面对全体学生,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思维的梯度,要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那么问题分哪几个层次?问题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种不同的思维水平。对应的就有如下六种不同层次的问题。
(1)识记性问题。这是考查学生概念、字词、分式、法则等知识记忆情况的问题。识记性问题的答案是现成的,学生回答时不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只需要作回忆性的重述。这种问题可由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在课中应当节制使用。
(2)理解性问题。用自己的话叙述、解释新学知识都属于此类问题。理解性问题是用来检查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情况。教师设计这类问题时常用的关键词为: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阐述、比较、对照、解释等。
(3)应用性问题。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4)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把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原理分析。
(5)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进行综合概括,得出新结论,或得出预见性的结论。一般的表达形式是:根据什么能想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吗;为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什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什么会产生什么后果等。
(6)评价性问题。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价值、各种解题方法的特点,对有争议的问题的看法进行评价而提出的问题。判断并说明理由的题目就属于评价性问题。问题的难度就是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从思维水平上要求,问题必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有一般水平的问题,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也要有较高水平的问题,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四、展示交流,顺学而导
利用课堂展示,能开发学生的胆识和勇气。学生从敢想到会想,从敢问到善问,从敢答到能答,从敢演到擅演,学生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成长。展示也是学习型小组建设的核心所在。自主发展的课堂之所以以学习型小组为支撑,是为了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解决班额过大的问题,二是解决分层教学的问题。那如何做到有效展示呢?首先,要进行小组培训。其次,组内要进行分工,根据能力分给组员不同的任务。第三,展示要均衡。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轮流展示。在展示时要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了促进展示的健康发展,最好的评价方式是小组整体评价。
五、反馈及时,体验快乐
自主发展的课堂的反馈就是当堂检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二是帮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前找准下节课的学习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是在设计检测题时要有梯度,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两种或三种层次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二是采用倒逼法,就是每节课从后面数8分钟,这8分钟就是反馈时间,不能占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30分钟内解决教学内容。同理,这也需要教师要精于整合教材,细心摸准学情,精心设计问题,坚持学习型小组的建设,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以学生的思维选择教学,路会越走越宽,教师会越来越游刃有余,从而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