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君
摘 要:通过对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和《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主题、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对现代电影中运用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同一文本作出阐释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千年之恋·源氏物语》;《源氏物语千年之谜》;比较
中图分类号:G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118-02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2001)和《源氏物语千年之谜》(2011)改编自紫式部《源氏物语》原作,两者无论在结构、人物还是布景、音乐上都有很多相同之处。现从主题内容、结构与电影手法方面对两部电影做出比较。
一、主题及内容
两部影片主题的共同之处均在于要通过对紫式部生活的现实生活及其所创作的物语世界的结合,探索紫式部之所以创作《源氏物语》的缘由,并反映出整个平安时代社会的面貌。不同之处在于《千年之恋》意欲从紫式部生活的大环境、个人际遇、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等各方面说明其创作的原因。而《千年之谜》则从一个视角深入剖析,重点探索紫式部的情感体验对文本创作的影响,物语世界中的人物与现实世界中人物的情思形成一种交流、呼应与融合。具体来讲,两部影片在《源氏物语》文本的基础上,在主题与内容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裁剪与创新,均在人物的宿命与情感两方面有所表现,但不同之处在于,《千年之恋》更能说明“宿命”主题,而《千年之谜》则对“情感”之思更为深刻。
(一)宿命主题
《源氏物语》文本中,关于源氏光及其周围各种女性的命运的书写相对平实。而两部影片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人的思维对此做出了思考,并借人物之口传达出来。《千年之恋》中,紫式部在自身的人生历程中已深深感到女性生命的脆弱与卑微。女性在社会中往往被视为生育与权势的工具。对宿命的思考与反抗首先体现在众多没有断魂的女性的“幽灵”的形象上,表达一种哀怨、空灵与自由。其次体现在源氏光的身上。与母妃的不伦关系致使相思与痛苦之情无法排遣,生来便被降为臣子,权势上一直不得志,因果循环的宿命论意味较为浓厚。
(二)情感主题
《千年之谜》中情感主题较为浓郁,通过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是紫式部对藤原道长的情感,可以说是藤壶、六条御息所、紫姬等对源氏光的情感的融合。她对自由情感的追求其实亦是影片对主题的深化。其次是源氏光的情感。源氏光与藤壶的情感线索一直是文本的主线,不得见的相思与违背伦理的痛苦之情无以排遣。背后始终隐藏着一种无奈的、难以释怀的痛苦,自我的感情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再次是六条御息所的情感。一个集美貌与才情于一身的女子,想法深不可测,不甘心只做源氏光众多留情女子中的一个,有强烈的嫉妒心。她的爱热烈、深沉、真挚却又充满哀伤。最后是紫姬的情感。由于长相颇似藤壶,温婉可爱。源氏光将其带入自己的住所抚养。她是源氏光理想妻子的化身。源氏被逐后痴等其归来,迎来的确实要和众多女子共同拥有他,并要抚养明石姬的女儿。她希望拥有山里游鱼般自由的幸福,这是源氏光所不能给予的情感。
二、结构
两部电影都是由现实和物语两条线索组成。可以说,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和自身的经历是有密切关系的,两部影片对紫式部的故事和物语里的故事联系起来,探索两个世界相互呼应、相互阐释的关系。
相对来说,《千年之恋》的两条线索更多的是平行、包含、对应的关系《千年之谜》是交错、呼应的关系。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巧妙地运用交叉的方式,实现现实与物语世界的结合。
《千年之恋》中两条线的呼应有三种形式:(1)共同的元素。如音乐,“梦是现实的,还是虚伪的,这世上的事情,令人难断”这段歌声,既出现在电影的开头,由紫式部弹奏,藤原道长与众女侍聆听;亦文本故事的开头,由源氏光弹奏,天皇和众臣倾听;(2)紫式部形象的介入。片中出现三次紫式部介入其文本世界中的形象,第一次是藤壶剃度出家的时候。第二次是京都出现异兆,重召光源氏入宫的时候,紫式部在人群后面遥望其权势最盛时的场景。第三次是紫姬哭着离开源氏光,与紫式部在途中相遇,紫式部对紫姬深表同情;(3)幽灵意象:影片中多次出现幽灵的形象,这些幽灵起初出现在物语世界中,往往是美貌的女子幻化而成的,常在月圆之夜起舞高歌。出现在文本世界中的幽灵,同样出现在现实世界。现实彰子怀孕以后,幽灵出现在房屋上空,唱着哀婉缓慢的歌。
《千年之谜》主要通过人物形象实现两条线的交叉,主要表现在:(1)阴阳师安倍晴明。安倍晴明始终以一种客观、冷静的视角观望着现实世界和物语世界。他是两个世界的纽带,连接着紫式部和六条御息所的情感,连接着现实世界和物语世界里的权势之争;(2)紫式部与六条御息所。影片由两条线索并行发展,一直到高潮部分,观众会愈加强烈地感觉到紫式部与六条御息所情感的共通之处,紫式部把现实世界中对藤原道长热烈却不可得的情感通过六条御息所的“幽灵”形象强烈地表现出来;(3)紫式部与源氏光。影片最后,紫式部于朦胧月色中与源氏光相遇,被源氏问到“要折磨我到何时”,实现物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话。
由共同艺术元素或人物形象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呼应,是前后两部影片的特色。
三、艺术表现
(一)独特的叙事技巧
影片均围绕着两条交叉前进的线索进行镜头的切换与对接。这一点是和整体的叙事手法相连接的。以《千年之恋》为例,影片总体上为顺序手法,不时有倒叙。如紫式部结婚后,由于生下女儿贤子受冷落,从京都只身前往越前的家,镜头从紫式部在书房写作《源氏物语》的场景切换到其和丈夫藤原宣孝的情感历程。同时还有插叙,如片头部分将源氏光与藤壶女御产生不伦关系,此为文本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与之后故事的发展形成呼应,造成悬念。
此外在镜头的剪切上轻重得当。《千年之恋》中,“铜壶更衣受天皇宠爱和铜壶女御死后,召藤壶入宫均只用了一个场景说明。《千年之谜》中,重点对六条御息所进行刻画,略去了夕颜、末摘花、空蝉等的描写。
(二)环境的渲染
两部影片均营造了一种唯美的画面感,诗画合一。樱花的意象在电影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片中多次出现樱花飘落的场景,如在紫式部给彰子讲的故事中源氏光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樱花纷飞,衬托其人如其名,光鲜亮丽之貌。
《千年之谜》中,在源氏光被逐出京都后,对那场狂风暴雨的渲染,暗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天灾异象,为之后回京都做铺垫;另一层则是艰苦的生活,变幻不定的命运。《千年之恋》的最后,飞鸟在浩淼的烟波中穿过森林,越过大海,代表一种飘渺的情思,幽怨的感慨,自由的遐想。故事里的人,故事外的事,一切终成空,终究有了断。
(三)音乐的运用
音乐的运用在《千年之恋》中更为明显,大致有八处。每一处的音乐表达均对人物形象与情感烘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各处相异,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思。
如片头的音乐,“梦是现实的,还是虚伪的,这世上的事情,令人难断”,充满哀婉、宿命的意味;光源氏出场时音乐舒缓、轻快、梦幻,以烘托源氏光的光鲜亮丽之貌;元服之后,光源氏不得见藤壶,音乐悠长,哀伤,表现其痛苦思念之切;与六条御息所交好时,音乐急切、热烈,表现其郁结之忧思以及对六条的倾慕。六条御息所在葵姬生产的时候变成幽灵复仇时,音乐阴森、诡异、沉重,借此来烘托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众女幽灵在夜晚相会时,音乐自由、轻快,表现女子对现状的不满;铜壶帝退位,传位给香月王子时音乐典雅隆重;重回京都后,修六条院时,音乐悠扬别致,富有情趣。故而音乐对《千年之恋》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塑造、环境的烘托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通过对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和《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发现,两者在主题、结构、电影手法等方面均有相通与相异之处,由此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运用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对相同的文本作出阐释与创新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