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体育课中“调皮生”的教育策略

2016-03-23 00:01茹海亮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3期

茹海亮

[摘 要]小学生好强、好玩、爱出风头,上体育课时常调皮捣蛋。因此,体育课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策略正确、合理、灵活、快速地处理,真正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才能有效避免体育课中学生调皮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关键词]调皮生 用心沟通 灵活处置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78

在体育课中,时常有一些调皮生做出一些让老师不满的行为。“调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顽皮。(2)不驯顺;狡猾不易对付。(3)指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调皮的含义扩大化。如上课时排队不整齐、老爱讲话、不按规定做动作、无事偷懒……而本文所指的“调皮生”是指经常性地违反纪律,在课堂上影响大家,与教师教学背道而驰的学生。

一、调皮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通过多次和学生交谈、走访以及对毕业多年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调皮生有以下特点:

第一,表现欲强,得不到充分尊重。这类学生往往有一技之长,高大威猛,或某项体育成绩尤其突出,或家庭背景特殊。当大家对他不关注时,他就会想方设法来惊动大家,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期待获得别人的关注。

第二,自控力差,意志品质薄弱。部分学生从小在家被溺爱,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往往不计后果。犯错后又追悔莫及却不敢承担。

第三,逆反心理严重,惯于“破罐子破摔”。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无所谓”,一副玩世不恭、看破红尘的模样,这也是令所有教师最头疼的状况。

二、调皮生的教育对策

1.心灵交流,关系胜过技巧

教师要多和学生互动、沟通、谈心,平等地对待学生,呵护学生。尤其是调皮生,你尊重他他就会尊重你,而且会很信任你。

案例:小丁是个爱出风头的五年级男生,人也长得高大。任何活动器材都要他先玩了再说,哪个不听就以武力镇压。别组同学在玩球,他也趁老师不注意去抢,常常捉弄弱小学生,是班里有名的小霸王。

应对办法:由于小丁特爱打乒乓球,我特意安排课余和他对打,拉近彼此的距离。乒乓球水平我比他明显高出一截,小丁从内心佩服我、崇拜我。平时还拿出一些小礼品鼓励他,以换取他对我的好感。在一次秋游的时候,我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小丁,你是个体育尖子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要做到榜样的表率。现在看来一些同学反感你,是因为你的做法有欠妥的地方,需要稍微改一下。老师给你个建议,让你做体育后备委员,暂时管理器材,包括分发和活动后的整理,我相信你一定能出色的完成任务的,表现好的话下学期转正,怎么样?”小丁听后马上给我表态:保证完成任务!后来的体育课小丁也确实完成了承诺,干得漂漂亮亮的,课堂上也不再调皮捣乱了。

2.正面导向,指出应该怎么做

学生调皮捣蛋时,教师不应该针对问题喋喋不休,而应指出该怎么做,并适当提供示范,这样效果会更好。

案例:在跑步练习时,两个学生在摆臂时无意中碰到一起,觉得好玩,于是手拉手冲过终点。当老师批评时,两学生都说不是故意的。

应对办法:此时老师如果纠结于学生是不是故意的,很容易把事情扩大化。教师应直接告知危险性,以后注意分开前后跑,即使要超越前边的同学,也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去超越,减少并排跑的时间。正向引导,学生自然会明白如何去做。

3.善用幽默,避免直接对抗

教师多一点幽默,少一点生硬,这是学生的普遍愿望。课堂上欢声笑语,气氛和谐而轻松,师生在笑声中交流和深化情感。

案例:四年级的一堂体育课中,我布置了一个“斗公鸡”的游戏,刚报出题目要讲游戏规则时,突然,一个学生在下面学公鸡叫,课堂上顿时一片哄笑。

应对办法:我镇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不紧不慢地说:“我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同学们笑起来。“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是非常守时的,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同学们全明白了,老师正在批评学公鸡叫的同学呢。这种“兜个圈子”的幽默批评,不但减少了学生的对抗心,而且还对大家起了警示作用。

4.情景设置,促进学生理解

平时可以有意设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或比赛,从中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案例:一年级某男生老是整队不齐,不听使唤,但他特别爱做游戏,只要老师布置游戏活动,他就会认真听。为此我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个“兔子舞”的游戏,规则要求5人一组集体跳,动作要一致,如果有一个动作不规范,游戏就失败。游戏开始,最后他的一组成绩最佳。我表扬了他,趁机告诫他做任何动作都要融于集体之中,像今天的游戏一样,相信他以后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5.多管齐下,与家长统一认识

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教师常急得团团转,学生的家长却完全不当回事,他们更关心的是成绩。当体育教师和家长沟通时,他们会爱理不理的,但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就会不一样。于是我让班主任先去投石问路,然后再一展身手。

与家长交流,我发现经常性地指出问题并要求家长配合往往效果不佳,事实上,家长会认为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更解决不了啊!因此与家长电话沟通时,我总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因家长的关心在校表现有所进步的一面告诉家长,这样孩子回家得到的往往是正面信息在前,适当引导在后,避免了孩子对老师“告状”产生逆反心理。

案例:四年级小凯和小强在体育课自由练习时偷偷背着老师摘校园里桃树上的桃子,给我抓了个正着,于是叫过来问:为什么去摘桃子?生答:好玩,嘴馋。师问:好玩在哪里?为什么嘴馋?生答:其他同学不敢但我们敢;家长不给零钱吃不了零食。师问:如果学校里没有桃子可摘,是不是会想到校外去摘?(生傻笑)师问:如果家长给零花钱还会这样吗?答:不会了。

事后,我打通了这两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先告诉家长他们的孩子活泼可爱,但有时比较随意。然后用平稳的语调把整个过程叙述了一遍,双方沟通后制定教育方案:①家长适当给零花钱,并告诉孩子节约用钱。②改正缺点,认真上好体育课。一段时间后,小凯和小强不再调皮了。至于如何让这种良好的开端持续下去,则需要老师的耐心与关爱,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学生自身的努力。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正确理解调皮生,教育好他们,并非易事,它是教师爱心、责任心、教学机智、语言艺术的综合体现。这需要教师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研究、总结、锻炼、提高,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