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
中小学“减负”的问题,已经喊了多年,却和持续高涨的房价一样,呈现越压越高的态势。近来自上而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减负运动”,但总体感觉是,对于过重的课业负担,似乎方方面面都在质疑,都在指责,却都无法改变越减越重的现状。其难点在于,在现实条件下,每个家长都不愿意从自己的孩子做起,每个校长都不愿意从自己的学校做起,每个老师都不愿意从自己的班级做起,因为做了就会承受相应的风险,就会在优质资源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就会让未来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前不久,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减负万里行”活动,提出要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课程改革等治本之策的同时,从规范办学行为、探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等方面入手,推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都是正确的,但与以往相比,教育的总体状况在大的方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取得大的突破,人们渴望获得优质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传统的招生考试模式仍然被认为是目前情况下最为公平的方式。因此,也就预示着“减负万里行”必然是“任重而道远”。
可以说,减还是不减,这是一个长期令许多人纠结的问题。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起五更睡半夜,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没有多少可以自由玩耍和休息的时间,但他们却不敢给孩子“放羊”,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命运”做赌注,因此只要孩子一放松,家长就会紧张和焦虑;同样,作为校长和教师,谁都不希望迫于各种压力而经常加班加点,给学生不断加码,可又都不敢冒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志的教育质量下滑的风险,谁都担不起“误人前程”的责任,不想让学校和自身陷入困境。
所以,在人们全力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刚性需求”面前,任何来自宏观层面的大道理,都难以改变既有的现实。也就是说,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通过行政手段禁止择校、禁止补课、全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轻松愉快地推行素质教育,在愿望和现实之间可能还有比较大的距离,需要各个方面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减负行动,表面上看好像不应有太大的难度,因为小升初已经实现了免试就近入学,没有了升学压力,完全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压力并不是来自小学和初中本身,而是来自于中考和高考,只要优质教育资源仍然处于相对紧缺状态,只要分数仍然是决定是否能上好学校的主要因素,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应试特质,升学压力也就会一层层向下传导,以至于学前教育都难以幸免。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就是想在起跑时就能占得先机,最终赢在终点线上。从学前到高中一路下来,目的无非就是考一所好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出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行进在这样一条竞争之路上,几乎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说服大家放松心情,放慢脚步,不计结果地轻松行走。
前不久,北京市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减负令”,包括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的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严格教輔用书的管理,严格各类竞赛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要求等。实际上,“减负”的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学校和教育部门手上。以往的“减负”经历告诉我们,单方面的“减负”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就以北京为例,学生负担减轻后,一开始家长觉得挺好,但没过多久,许多家长就开始焦虑不安,认为这样自由轻松下去,将来孩子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学校“放松”了,家长不能放松,还得想办法让孩子参加校外补习班。从现实的情况看,“减负”工作抓得越紧,各类校外补习班就办得越火,说明它已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无法抑制的强大内在需求。而校内“损失”校外“补”的结果,不仅没能使学生负担减轻,反而给家长增加了新的负担。
所以,教育部门可以改进评价体制,学校可以不追求升学率,教师可以不以应试为目的加重学生负担,但只要最终只有一部分学生能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现实存在,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这就好比对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说,在跑的过程中,不排名次,不计时间,大家可以没有负担和压力,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放松地、自由自在地跑,但最后必须根据到达终点的顺序,确定获奖的人选。除非选手们参加比赛纯粹是为了找乐子,根本就没把名次当回事儿,否则,前面的那些话基本上没有多大意义。
所以,“减负”是一道综合题,只有尽快填补相关的缺项,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