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萨仁格日乐 霍国强
摘 要: “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国盛行二十多年的口号,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一呼吁更加强烈。然而直至今日,减负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特别是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异常现象。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一次强调,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由此可见,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及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依然是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热点和揪心的话题。然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在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政策安排和方案设计中,是否也应该避免“一刀切”做法,特别是对作为学习上的特殊群体——“学困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又应该以何种取向和标准来进行处理呢?
关键词: 减负;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6.204
1 学困生的课业负担相对更重
凡是与人相关的问题,总会出现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表现以及不同结果,课业负担也是如此。从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来看,哪怕是同样的班级、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课业量,由于个体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的主观感受到的课业负担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科目上的课业负担都有差异。
大量的文献研究也在说明这一问题,以往与“学生课业负担”相关的研究,或是从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承受的学业压力,或者与国外课程内容和难度等的比较来指出我国中小學生普遍课业负担过重,但也有学者指出学业负担具有个体性、具体性和独特性,每个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负担和相同的负担承受能力。课业负担量是课业负担感的先决条件,所以科学、合理安排课业负担量是减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综上所述,不能将课业负担作为一个绝对概念来分析,既要看到课业负担的客观性的一面,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课业负担的不同感受进行对待,在研究和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上,也必须关注基于课业负担客观实量和主观感受的群体差异性。根据以上的分析,有些学生由于相对课业负担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水平,最终会感受的很多来自课业负担感的压力。特别是学困生,在相同的课业量中往往会感受到的更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减负过程中,需要给予学困生更多关注。
2 学困生课业负担的两难境遇
多年来,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着“小学累、中学苦、大学玩”的怪状,虽然政府一直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但是这么多年来依旧效果甚微,这与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教育评价有密切关系。应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考试中取得高分数,对学生的评价也是遵循唯分数论。从学校来说,尽管现在禁止政府以升学率为指标对学校进行任何评价,但是在社会上,人们依然通过升学率这一客观结果,对各个学校形成基本印象并进行了等级划分,所以这本身也是一种评价。升学又以分数为依据的,因此,学校依然把学生分数视为生命,为了让学生出成绩学校会加大课业量。
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内容和程序较为单一,这也是学困生在升学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的重要因素。当前的教育评价主要是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重视的是学习能力和学业结果,学困生最主要的短板就是全部或部分科目的学习上存在困难,必然在学业结果会输人一等。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难以消除,而且“以分入校”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扭转,所以学困生也要提高分数才能获得认可,这样一来,学困生需要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因而会产生更大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作为未成年人,课业负担过重当然不是好事,着会给处在身心发展期的青少年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本来就承受较多压力的学困生,更是如此。加之学困生本身所感受到的课业负担要高于非学困生,作为弱势的学困生岂非承受更大的负担和压力?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从学困生自身发展和同其他学非学困生竞争的需要上看,尽管学困生会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可能是公平的,他们能够获得与学优生同样的待遇,而且从伦理上来讲,他们是有权利去通过自己努力,来获得这种结果的。
所以在学困生的减负问题上,政策中理想的教育和教师、父母及学生的教育期待并不完全一致,尽管都认为课业负担过重不好,但是在行动上却难以协调一致,这也是为何国家上一直在减负,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却越来越重。这也让学困生的课业负担问题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是“减负”,还是“增负”呢?
3 学困生课业负担该何去何从
大量的经验在告诉我们,越是学困生,越是要被逼着“笨鸟先飞”,承受着更重的课业负担感。从其自身升学和发展来讲,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本来就要比学优生承受的压力较大,而过重的课业负担更是雪上加霜,极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困生也理应成为中小学减负问题中重点关注的对象,让学困生也能够快乐地生活和学习,不让课业负担过重成为学生之痛,民族之殇。然而因为学困生课业负担是一个情与理之间二者纠结的两难问题,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也尽可能要二者兼顾。
首先要根据学困生具体成因及表现出的问题,安排内容适当和容量适度的课后辅导和课业辅导,以此来转化学困生。这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困生的个体学习水平来设计合理的任务量,一是布置的课后练习和课外作业在量上要适度,切记不能搞“题海战术”,否则不仅无法促使其进步,反而很可能加重其课业负担,再次挫伤其学习动力;二是这些课外学习任务在难度上也要适合学困生需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相关原理,在难度上既不能太容易,也不可太难,太容易使得学困生无法提高,太难也会加重其负担。在任务量及其德育处难度安排上也要随着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最科学的调整方式,应该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渐进式设计为主,这是因为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和倒滑,所以也需要不断强化之前的学习内容,因此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最为合适,同时适时地做出调整,会更好适应处在变化中的学困生,适应其学习水平和需求。
往往越是用统一的学业成就这把尺子来衡量学困生,越容易暴露出他们在学业成就上的弱点,打击他们的效能感和自信心。因此,教育者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其他优势,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反而可能会让学困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努力方向,不断提升自己这一优势,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所以,对待学困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上,可以以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维,放弃继续“加量加压”的“徒增负担却没有效果”模式,从学生的个体优势出发,发现学生的亮点,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