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关键词〕 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实验;启发;解题方法;课题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92—01
一、巧设实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在课前应该精心构思一些有趣味的实验,并指导学生动手完成。例如,在学习《氨气》一节时,为让学生充分了解氨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用,可指导学生做“空瓶生烟”实验:准备两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一只滴入数滴浓盐酸,另一只滴入数滴浓氨水,分别盖上玻璃片。然后结合试剂的性质,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接着把两只集气瓶瓶口对准,抽去玻璃片,两瓶内会立即产生大量“白烟”。这一新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就用具体可感的现象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集中到探求新知识的境界中。
二、分层启发,循循善诱
问题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层次性。因此,教师应学会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做了“氨的喷泉实验”后,学生都知道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产生“压强差”,从而产生“喷泉”。所以“压强差”是产生喷泉的关键。有了这个启发,我们就可拓展思维:还有哪些气体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否也可以做“喷泉实验”?其实氯化氢、氯气等气体都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溶解度较大;氯气虽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等等。以此类推,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解题方法,优中择优
方法存在于事物本身,事物本身丰富复杂,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复杂多样,有优劣之分。寻找最优方法是科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人类创造性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方探索解题方法,选择最优方法。我们知道,把铜放入浓硝酸、稀硝酸两种溶液中,会分别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两种有毒气体。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就要寻找一种途径:既要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又不能污染环境。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1.直接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不用导气管。但这种棉花团对一氧化氮的吸收不充分,故而该方法简单但不可用。2.在试管口处扎一气球,用来收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气体。但气球在试管口处难于扎牢,容易漏气;同时,一般的气球都有颜色且不透明,不便于观察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因此,此法不佳。3.把实验装置换成装有适量纯净水的塑料瓶。先将少量铜片放入塑料瓶中,再把瓶挤扁,然后用较长的胶头滴管将硝酸滴入瓶中,立即将瓶盖盖紧。由于盛纯净水的塑料瓶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使用该装置既简单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综合考量,第三种方法最佳。通过类似的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课题,独立实验
创新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小课题研究,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研究课题,首先要让学生搞懂基本概念,理顺知识结构。其次要按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选择研究课题。再次,要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果。最后撰写科学小论文。具体步骤是提出问题→资料准备→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优选方案→进行实验→总结归纳(撰写论文)。例如,要做“测定一段时间内硫酸厂附近雨水的pH值,绘制pH值关系图,讨论本地区出现酸雨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这个课题,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本地区可能有酸雨) →取样和测定雨水的pH值→记录数据→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作出是否存在酸雨的判断),最后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酸雨发生的原因”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有了创造性思维,创新才有可能。因此,教育要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授学生以渔并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