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久龙
摘 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实践活动正是联系的纽带。
关键词:数学;实践;激发兴趣;实效
一、实践活动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2.增强体验感受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获得最直接的体验。人们常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而笔者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游戏”与“实践”是相等的。
3.培养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指的是通过实践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觉探究意识是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这种探究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一旦形成,对学生的终身有益。
二、实践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呈现方式
数学中的实践活动往往呈现出以下三种方式:
1.课前体验铺垫
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就是一句空话。例如:关于质量单位,就需要在一定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熟悉的参照物加深对这些单位的感知。因此,在认识“吨”之前,可选择周围熟悉的比较重(标明质量)的物体,让学生拎一拎,感知其重量,课上再将1吨与其联系,同时再借助其他参照物,让学生获取对吨的初步体验,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加深对吨的认识。
2.课中实践体验
例如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通过摆小正方形或者画图,使学生发现长方形面积中所包含的单位面积的个数是横着摆的个数与竖着摆的个数的乘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接下来学习的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在此基础上一一转化得到,在一系列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了多次实践活动后,“转化”意识也在学生的心目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3.课后拓展延伸
课后实践应该说是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最佳体现,然而这种形式还未被真正重视。或者说,虽然已经重视了,但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困难,所以它的地位还没有被提到与课堂操作同等的高度。学生在课后实践中对意外情况的处理,因为没有教师可以依赖,要学会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与取舍,逐渐发现并总结得出结论。
三、实践过程中的教师作用
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来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形成实践意识,本人认为应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指导,由引到放
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具的运用,让学生明白要利用学具做什么,并且要知道如何去完成操作,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再摆出几个这样的图形。操作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计算一共用掉了多少根小棒,把摆好的图形用加法来表示。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摆出的并不是同一种图形,这是由于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没有讲清要求。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明确的指导语,并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和必要的讲解。实践过程中,教师适时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尽量避免反馈时出现上述问题。在学具操作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将观察与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准确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与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低年级阶段,主要由教师“扶”着进行操作,随着年级的升高,要逐步尝试放手,让学生了解操作程序,分步自主操作、展开实验。作为教师只作适时引导与点拨,并让学生互相补充,从而使结论得到提炼升华。
2.激发兴趣和探索欲望
合作交流是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共同分享实践体验,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同时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在学生互相补充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应给予最大程度的肯定和表扬,我们不难发现,一句赞赏,往往能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精选素材,提高实效
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了解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4.培养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要让学生详细地描述学具操作的过程和产生的结论,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要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帮助后进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从而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把学生带进活动,让活动把学生带进数学,让数学点燃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