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蓬的盲童夏令营

2013-04-29 23:57冯军邹宇迪柯泓远
中国财富 2013年8期
关键词:周云蓬盲童推土机

冯军 邹宇迪 柯泓远

“最想去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过两天就要实现,太高兴了。”13岁的陈肖彤有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但她看不见东西,是个盲童。9岁那年她来过一次北京,但没去天安门,躺在同仁医院的病床上。10岁那年,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她彻底失明,世界没了颜色。

2013年7月11日至15日,民谣歌手周云蓬发起的“金色推土机帮助贫困盲童计划”,与中国盲文出版社联合举办了“2013摸读北京—盲童夏令营”。

和陈肖彤一样,来自西藏、甘肃、贵州、福建山区、河北农村的其他12名盲童也来到北京,领略了首都的风采,迎接他们的是一样看不见世界,却能歌唱世界的周云蓬。

盲童周云蓬

9岁那年的夏天,周云蓬彻底失明了。此前,患有白内障的他跟着父母四处求医,夜晚呼啸的火车、医院走廊难闻的药水味、医生无可奈何的叹息,充斥了他整个童年。

最后一次求医是在上海,当时他还能模糊地看见一点光,妈妈带他去上海动物园。动物园里有一只大象,它用大鼻子卷起口琴,憨态可掬地吹出单调的音乐。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他若无其事地对妈妈说:“我要是什么都看不见了就来这里,大象吹口琴我唱歌……

从上海回到家后,周云蓬不用再跟着父母天南地北地求医了。

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口琴,听着自己吹出的简单旋律他高兴坏了。当黑暗骤然而至,只有音乐才能点亮周云蓬的世界。

“看不见了之后,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也看不了电视,只能玩音乐。当时有阿炳做榜样,拉个二胡。但是我不喜欢拉二胡。”妈妈又花15元钱给他买了一把吉他。周云蓬就开始一边听着台湾的校园民谣,一边弹奏,“一点点入门了”。

1985年的夏天,盲童周云蓬来北京参加了徐白仑老人举办的全国第一届盲童夏令营。和陈肖彤一样,周云蓬此前只是来过一次北京看眼病。徐白仑原是北京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71 年失明,此后,将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完全投入盲童教育中,并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盲童夏令营。29个省市区的58名盲童在北京欢聚一堂。

周云蓬记得,童话大王郑渊洁接待了他们,盲童们去了天安门广场、慕田峪长城,在夏令营结束当晚的联欢会上,他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这个活动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就想做这样一个夏令营。”

初中快毕业时,班主任问周云蓬毕业后是否想去学盲人按摩,以后开个盲人按摩院。周云蓬却说:“谁说盲人都去做按摩师,我才不做呢。”老师告诉他,辽宁的盲校基本上都是教人按摩的,但在天津有一所盲人高中,那里的孩子跟正常孩子一样,学语文、数学和英语,可以参加高考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15岁,周云蓬抱着吉他去天津。那里的学校生活让周云蓬改变了很多,同学们都跟他一样,看不见,但理想很远大。他们都拄着盲杖,但过得像正常人一样。像正常人一样,这也正是周云蓬后来倾己所能帮助盲童的原因。

“因为是东北人,对北京还是很向往的。另外,跟小时候参加夏令营也有关系,对北京印象深刻。”1995年,25岁的周云蓬带着妈妈给的600元钱,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他在圆明园画家村租了房子,每天清晨都去清华大学南门唱歌。

当年的盲童已经成为中国民谣音乐的代表人物。周云蓬留给人的印象,向来都是艺术气质的长发、一副大墨镜、一把木吉他……

公益“推土机”

“我有个梦想,在北京组织一次盲童夏令营,邀请山南海北偏远地区的盲童和他们的家长们来北京,带他们爬长城、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吃烤鸭、逛王府井、看天安门。”参加过盲童夏令营的周云蓬,深知北京之行对孩子们的未来影响深远。

自1988年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全国就没有再举办盲童夏令营。直到如今人到中年的周云蓬才促成了这次的“2013摸读北京—盲童夏令营”。

“中国有近百万失明的孩子,他们大多数不能上学读书,他们以最善良最安静的方式,散布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里最沉默的人。”周云蓬曾在自己的豆瓣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2009年,周云蓬开始运作帮助贫困盲童的“推土机”计划。当年,他邀请众多民谣歌手无偿录制了一个童谣专辑《红色推土机》,并将专辑所得的一切收入用来资助这些孩子,为其购买阅读器、乐器,“盲童中间很多人具

有音乐天赋,音乐会重新开启他们生活的大门。只不过是有些没有培养的条件和乐器。我可能给他买一个小口琴。”

时隔四年后,周云蓬又推出了《金色推土机》,相当于《红色推土机》的升级版,并计划于9月15日在东宫影剧院举办《金色推土机》剧场音乐会。《金色推土机》唱片和演出的所有收入也将继续用于资助盲童,以及支付此次“2013摸读北京—盲童夏令营”5万多元的开销。之所以将帮助贫困盲童的计划命名为“推土机”,是“觉得做公益就要像推土机一样,从土地开始,从基础的东西做,慢慢地来,不能太急功近利”。

“我们到各地去寻找贫困盲童,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力所能及地买什么给他们。有些家庭特别困难的,比如单亲家庭,我们也会每个月资助一些钱给他们。我们要做的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在周云蓬帮助的盲童中,绝大部分都来自偏远山区和小县城。截至目前,“推土机”计划已经筹集到20多万元资金,帮助了约70名盲童。

9岁失明至今,周云蓬对盲童心理十分了解,“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盲童的信息还很闭塞,跟普通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周云蓬认为,帮助盲童最关键是让他们多读书,多见识世面,多出去走,让他们跟外界接触,跟时代一起生活,而不是封闭的状态。他希望“推土机”计划能改变一些孩子,“告诉他们不一定就要做按摩师,也可以编曲、可以唱歌、可以在舞台上演出,可以追逐自己喜欢的事业。只要你有创造力、有自信心”。

“哪怕就一个孩子得到改变,那么我们这个夏令营就做得很有意义。”周云蓬说:“我无法承诺为某个盲童带来一生的幸福,这个计划只是一声遥远的召唤。就像你不能送一个迷路的盲人回家,但可以找一根干净光滑的盲杖,交到他手中”

盲童们的北京之旅

7月11日9时30分,CA4126次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升入苍穹,目的地是北京。从没坐过飞机的藏族女孩嘎玛康珠有点紧张,很快她就适应了飞行,开始唱起歌谣,和旁边的老师吉拉聊班上的故事。她们来自西藏盲童学校。这所学校是西藏第一所盲人学校,也是拉萨唯一的盲童学校。2011年周云蓬曾特意赶往那里录制《金色推土机》唱片。

当康珠到达北京的时候,兰州市盲聋哑学校的陈肖彤、田文媛、杨振科正在路上。18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兴致。每当Z56次列车中途到站停靠时,三个看不见的孩子,都会急迫询问同行的老师:是不是到北京了?

第一次到北京,孩子们很快迎来了一份“大礼”。举办方送给每个盲童的特殊教育专用书包和视障人读书机。接下来的几天,对来自偏远山区的他们来说,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到天安门、第一次听音乐会、第一次欣赏无障碍电影、第一次参加电脑培训、第一次话剧表演训练……

“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愿说话,所以我选择带她来,这样的活动真的让她开心好多。”吉拉老师告诉记者,小康珠出生那天起就没见过阳光。父母怕康珠受伤,一直让她躺在床上,以致她8岁时还不会走路。一年前,康珠来到了西藏盲童学校。现在她能独立行走、穿衣吃饭;但还是有点自闭症倾向。让吉拉老师高兴的是,参加夏令营后,康珠愿意主动去找别的孩子玩了。

7月12日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周云蓬坐在孩子们中间,脖子上挂着康珠送上的洁白哈达,笑得温暖和煦,俨然邻居家的大叔叔。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亲切地蹲在孩子们面前告诉他们:“你们看不见这个世界所以更有机会跟别人的手拉在一起,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温暖。长大之后你们也要像周叔叔一样去帮助别人。”

猜你喜欢
周云蓬盲童推土机
独立民谣的自由姿态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第一台军选民推土机顺利下线
周云蓬:音乐不在空中,在泥土里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在黑暗中探索前行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机械师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如无比真实的推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