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第一次见到孙荫柏老人,我就肃然起敬。95岁的孙老随口蹦出一两句跟飞机有关的专业英语,让我这个英语不好的孙辈羞愧难当。采访老兵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熟悉历史,带领我采访的志愿者周德全直言不讳地批评:你对抗战历史太不了解了。
的确,一个忘记历史、忘记英雄的民族不会有未来。几乎所有的抗战阵亡将士的墓地和纪念碑被毁殆尽,数百万英烈尸骨无存,有很多人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讽刺的是,幸存将士本应该享受国家的至高荣誉和优厚待遇,但因为头顶“国民党老兵”的政治符号,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们遭受到接二连三的冲击和迫害。91岁的田庆平,因为自己是国民党老兵,导致儿子田国增不能参军、不能入党。老人至今还反感别人叫他“田大兵”。
终于,在七八年前,有一群人开始寻遍大江南北,他们记录点滴细节,努力还原那段被阻隔的历史。今年5月20日,周德全等志愿者帮助高增老人完成了重回旧战场的梦。他和高老同住一个房间,晚上每隔2小时起床,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推进卫生间方便。抱起老兵!至今已有上万名志愿者参与到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赎之中。民间的力量毕竟有限,他们利用一切可能的通道,游说“体制内的力量”共同呼吁。于是,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交议案、提案,要求国家善待老兵。
7月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民政部下文要求地方政府关怀老兵,将其纳入社保。这场由民间发起的公益活动,终于上升为国家行动。这也是政府和民间向仅存的约2万名老兵行的一个“敬礼”,不过这个“敬礼”迟到了近70年。
然而,我采访了几位老兵,他们对新政策反应却比较平淡。是的,相对于经济上的扶持,风烛残年的老兵们最重要和最期待的,则是对国家荣誉的向往,哪怕只是政府颁发的一枚铁片勋章。
战争过去68年了。或许对老兵最好的关怀就是:尊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