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珏 韩卫红
摘 要:隐喻一直被广泛运用于诗歌中,使得诗歌中的语言更为形象化生动化。同时,作为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对隐喻的研究从单一的修辞学、语义学发展到从语用学、认知科学等领域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关联理论主张将隐喻视为一般话语,通过推理,寻找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使隐喻得到更合理的阐释。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拓宽深化了以往传统的隐喻理论,为诗歌中隐喻的理解提供了独特的观点。文章以《致橡树》为例,探讨了关联理论对于阐释诗歌中隐喻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 诗歌
一.关联理论与隐喻
1.关联理论简介
1986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在他们的专著《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正式提出关联理论,关联原则是他们书中的主要论点。关联原则被表述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在1995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将该表述改为第二关联原则,即交际关联原则,并另外增加了一条第一关联原则,即认知关联原则。具体表述为(1)认知关联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2)交际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要想理解关联理论,首先应理解什么是关联。关联有两层含义,关联性和关联度。斯波伯和威尔逊对关联性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假设当且仅当在某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时,它才在该语境中具有关联[5],即关联性。关联也是是一个程度问题,关联度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与为了获得语境效果而付出的处理努力。人们为了理解他人的话语,并需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的语境效应。语境效果与关联度成正比,处理努力与关联成反比[5]。也就是说关联度越大,语境效应越大,则处理努力越小;反之,关联度越小,语境效应也越小,则处理努力越大。
斯波伯和威尔逊还提出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说话人明示,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示给对方;听话人推理,即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并通过推理获知交际意图。这个推理过程也就是听话人寻找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的过程[6]。斯波伯和威尔逊还区分了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5]。当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达到合理的平衡时,话语就具有了最佳关联,人们在交际是追求的是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
2.关联理论阐释隐喻的适用性
隐喻是建立在事物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存在的必要条件[7]。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个概念域之间才能实现映射。这个映射过程与交际中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相一致。可见,关联理论对于隐喻理解的适用性。此外,关联理论之所以可用于解释隐喻,笔者认为可以从隐喻的本质和推理过程两点来进行阐释。
第一,从隐喻的本质来说,传统的隐喻研究将隐喻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偏离。格赖斯(Grice)也明确指出,隐喻、反语、夸张等语言现象是说话人有意违反会话质量准则所产生的结果[8]。然而关联理论主张隐喻是语体学上的形象表达,而不是对语言使用规则的可以违反,所以隐喻并不需要特殊的解释程序,只需将其视为一般的话语进行处理。
第二,从关联理论视角下隐喻的推理模式来说,隐喻是说话人或作者交际意图的间接表达,只有通过关联理论中推理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真实的交际意图才能展现出来。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义的推导。隐喻往往是用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必然要求两个概念域之间存在相似点即关联性。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解释隐喻,这个理解过程可通过“明示推理”进行解释,说话者或作者通过明示话语将隐喻的信息表达出来,听话人或读者在了解话语的显义后,即知道了隐喻的字面意义后,通过结合语境的推理,补足缺乏的隐含前提,推导出隐含结论,隐含前提与隐含结论即是话语的隐义。
3.关联理论对诗歌隐喻的解读
关于隐义,关联理论还区分了强隐义和弱隐义。隐含的强弱取决于言者信息意图的互显性:互显性越大隐含越强,互显性越小隐含越弱[。诗歌中的隐喻对于读者选择语境的限制较为宽松,不同的读者有着不一样的背景与生活经历,所以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强隐含对于寻找符合关联原则话语释义是必不可少的,弱隐含增添话语的诗意效果。语境效果是一个概括性词语,诗意效果也包含其内,所以追求诗意效果的过程就是寻求语境效果的过程,即诗歌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强隐含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弱隐含,追求最佳的诗意效果的过程。然而,诗歌的隐含意义往往是多层次的,对诗歌中隐喻的单次解读不能完全挖掘出诗歌背后的弱隐含。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动态的,为了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可以延伸初始语境。加入语境不能满足理解话语的需要,可进行多次延伸。在多次延伸语境的过程中,诗歌隐喻的含义才能被更好地解读。
二.《致橡树》隐喻的关联理论分析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1.语境的初次延伸:以诗寄情
《致橡树》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著名爱情诗歌,以“橡树”和“木棉”作为中心隐喻贯穿全诗,以女性的口吻宣誓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爱情观。正文中,该诗以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开篇,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诗人所反对的传统爱情模式。诗人反对像“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那样爱着“橡树”,在此诗中“橡树”是男子的喻体,显然对“凌霄花”等意象的理解不能局限在其字面意思,而是与“橡树”相关联的一连串女子的形象。凌霄花是一种依附于高枝的植物,诗中用“攀援”一词来形容凌霄花,在读者的脑海中展现的是缠绕在橡树高大树枝上的凌霄花形象,透过字面意思,读者可以推理出这样的隐含结论,“凌霄花”用来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并极度依赖男性的女子[15]。在该语境中,下句中“痴情的鸟儿”用来比喻通过取悦男性而谋取衣食无忧的女性,对这样不平等的爱情,诗人也毫不留情地予以唾弃。随后的四个意象“泉源”、“险峰”、“日光”还有“春雨” 都是比喻那些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她们愿意为爱情无条件地奉献与牺牲[16]。诗人构建了六个比喻,并一一进行否定,以此来更生动更有力地表达自己对不平等爱情模式的反对。
“橡树”的意象隐含着男子的力量与阳刚,“木棉”则隐含着女子的独立与自强,这两棵树并排而立,揭示了作者渴望平等的爱情模式。“根,紧握在地下;枝,相触在云里”,隐含着在平等的爱情关系中男女间“分离性的交融”。分离是外在的、表象的,相依则是内在的、本质的[13]。“铜枝铁干”的隐义是男性的阳刚与力量,“红硕花朵”隐含着女性的热情与柔美,两者一刚一柔,分担着“寒潮、风雷、霹雳”,共享着“雾霭、流岚、虹霓”,相互扶持走出人生的困境,相互分享着生活的喜悦。
整首诗以“橡树”和“木棉”两个隐喻贯穿始终,并用了“凌霄花”、“鸟儿”等否定隐喻衬托主题,这些隐喻相互关联,读者运用关联理论,可以将全文的隐喻前后贯通,经过推理,找出最佳关联,理解诗人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向往,独立自强的女性意识。
2.语境的再次延伸:以诗言志
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动态的,为了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可以延伸初始语境。加入语境不能满足理解话语的需要,可进行多次延伸。延伸语境的办法主要有三个,回顾过去已经使用过的语境,将相关的百科知识词条加入语境,还有将现场情景中的信息加入语境[5]。从诗的写作背景来看,隐藏于强隐义后的弱隐义可以更好地被发掘。在理解本篇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前两个方法,回顾已知语境以及运用相关的百科知识。《致橡树》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刚结束而改革开放还未开始的时期,百废待兴,文学也蓄势待发。而在文革时期,文学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众多文学家都希望在新的时期,文学能有新的发展[17]。此外,回顾我国古代诗歌,在《楚辞》等作品中,君臣关系可比喻为男女关系[18]。若将这首诗放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并联想古代诗歌中君臣关系隐喻的处理方法,激活过去这种隐喻用法的语境,读者可以将“橡树”看成是国家的喻体,“木棉”则是当时的文人的喻体,把文学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比喻为男女关系。文学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文学应坚守自己的阵地,拥有独立的意识与地位,不可一味地依附于国家,成为政治的附属品。
当然,根据关联理论,对于隐喻的解释要从认知出发,结合语境才能透彻地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而且,在关联论中,语境是动态的,是一个变量,它不仅包括先前的话语或者话语发生的环境,更多的是指解读话语所激活的相关假设集,可能是一系列的语境[5]。所以对诗歌隐喻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还是书面的文学作品中,隐喻都是随处可见的。隐喻又不仅是语言现象,更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通常用来表述抽象的概念,通过喻体向本体的映射,使得本身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本文探讨了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关联论从认知出发,以寻找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为目标,通过推理,使得隐喻最终得到最合理的解释。关联理论弥补了传统隐喻理论的某些不足,隐喻的本质以及推理过程得到了解释。通过运用关联理论阐释隐喻,关联理论的工作机制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在诗歌中隐喻是无处不见的,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通常运用隐喻把一事物的性质、特点、内涵等奇妙地转嫁到另一事物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诗歌中的隐喻是诗人追求情感与文字最佳关联的结果。关联论对隐喻的阐释为诠释诗歌隐喻的理解拓宽了道路,通过延伸语境,补足隐含前提,充分推理,得出隐含结论,找出隐喻与诗歌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弥补了传统隐喻解读方法的不足,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与探究。
参考文献:
[1]何英. 从舒婷《致橡树》的意象观其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1 (35):35-36.
[2]石雯. 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平衡——《致橡树》的文本意向与期待视野[J]. 安徽文学, 2009 (02):13.
[3]王增兵. 从香草美人透视屈原的人格魅力[J]. 理论学刊, 2006 (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