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诚
摘 要:习惯养成教育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引导。本文以主动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为切入点,探讨了培养青少年优良习惯的途径。
关键词:习惯养成 教育 良好习惯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谈得最多、也最重要的课题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譬如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决于文明礼仪习惯等等,这些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质。
当前社会中,青少年的行为受网络影响多于师长教诲,受直接感官影响多于系统的素质体系培训,小学生尚能遵守的交通规则在青年心中反而变成了空洞条例,似乎连基本的文明礼貌也淡化了。
究其根源,是孩提时代的少年受到的教育是“做什么”,而随着年龄增长,青年学生的思维变为“为什么”。因为中国式教育忽视了一些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外在因素,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人价值体现为最直接的学业有成,却没能从习惯养成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曾经奉为“圣典”的基础规范逐渐演变为制约自由的束缚,直接感官的舒适度促使他们重新思考“怎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并很快击溃了少年时代建立的自我约束堤坝,变成随性懒散又傲慢的“问题青年”。
习惯养成是长期的、有意识的行为,青少年通过自己的外部感官和感知思维接触和适应身边事物,本能地把这些感受凝聚到自己的潜意识中,以价值观的形式固化下来,然后反过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行。这就是学生习惯,它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较长的时间养成的。
作为引导青少年“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要善于“减负减压、调节身心”(包括调节自己和学生双方面的心理压力)。简单化教育是当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后,采取的一些教育措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并保证今后不会再犯。笔者并不怀疑学生在保证那一刻的真诚,但有一点需要我们提高警惕,这样的保证并不具备长期约束力,滥用保证书不但不能起到制约作用,反而成了一张张“失败证明”,久而久之,“保证”就成了青年学生为了回避问题而敷衍老师的“外交辞令”。而作为引导者的老师,就容易得出“该生屡教不改”、“好不了三天”的定论。至此,基本就可以宣布这一次的教育引导失败了。
不可否认,老师的世界观和学生的世界观之间存在着不少差异,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主动搭建几座互动的桥梁。
一、解决“做什么”的前提是“为什么这么做”
当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偏重于行为准则,忽视了制定准则的动因,强调要“怎么做”的言论很多,解释或解决“为什么这么做”的措施很少。这样的教育措施是低效的,原因恰恰在实施教育的教师身上。
吸烟的青少年很多,吸毒的则极少,青少年能主动抵制毒品,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正是从各种形式的教育中,获知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他们认知事物不只是从言语交流中获得信息,更多的是从社会上获取直观印象。香烟可以在商店里隨意买到,说明社会的抵制度不高,给学生的影响是“或许我也可以做”,毒品受到全社会的抵制,给学生的影响就是“绝对不能碰”。
以行动教会学生明白“为什么做”的道理,就是不断纠正“不这么做”的行为总和。最关键的要素是:措施应该尽可能温和,但是态度必须明确而坚定。
二、引入“社会主流认可度”的概念,用以抵消“另类潮流”的影响
教师学习一些时尚元素对引导者的角色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服饰方面的色彩搭配、发饰搭配、网络上一些很流行的语言等等。教师在认知上不能给学生过时、老土的感觉,要注意寻找与学生契合的共同语言。做这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社会正常认知和网络、影视映射认知的不同,并在比较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捕捉成功机遇的因素不取决于形象或言行的怪诞,鉴定学生能力的群体(如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不同于网络或影视媒体上那些依靠言论哗众取宠或艺术表现夸张的人物,过于出格的言行、刻意傲慢的姿态等即便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只会是负面评价,产生的后果必然与学生自己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
这就是“社会主流认可度”的概念,“阳光、健康”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时代”的辅助意识相结合,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这个概念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形象意识,从而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
三、用学生的眼光“看”学生,用老师的语言“说”学生
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带上“阶层”的烙印,这种烙印不利于教育,对青年学生缺乏说服力。
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论和指责学生。作为老师,我们将心比心是理性管理的必备心理状态,但是就事论事的换位思考是不全面的,这时候,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当前年轻人的心理状态。用老师的眼光看学生,我们会怒其不争,用学生的眼光看学生的行为,我们甚至会感到同情。
认可学生的道理,分析其合理性,这是正确的“看”学生;研究学生行为的演变规律,引导他们向优秀习惯发展,这是正确的“说”学生。
四、分析学生不同行为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分析利弊关系
根据具体事例分析学生不同行为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结果,再根据这些结果分析利弊关系。
举例说,某学生打架了,打架的原因是好朋友被别人欺负,所以去帮忙讨回“公道”。
分析一:既成事实的结果:打架要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这是最直接的弊;会得到朋友的感谢,这是最直接的利。
分析二:如果不帮朋友打架,会失去这个朋友,甚至相关联的一群朋友,这是最直接的弊;自己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这一点无弊也无利。
分析三:向老师报告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老师调解。朋友会认为自己是打小报告,会让自己在朋友中获得难听的评价,这是最直接的弊;自己和朋友都不会受到纪律处分,这是利,但是不一定会被朋友认可。
分析四:动员朋友自己向老师报告矛盾纠纷,如果成功,会收获朋友的感谢,朋友的矛盾会得到妥善调解,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也是最难达成的结果。
从头到尾,事件本身的对错关系就不是他们在打架前会考虑的事情,而是打架后被老师追究时纠缠不清的“委屈”。老师要求学生在行为事件前考虑对与错是很难的,正确的做法是引导他们遇到事情就考虑最有利的解决方案。
五、帮学生家长补上“缺少的几堂课”
当前社会的节奏很快,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青少年对外部世界应有的正确认识,有限的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获取的“表面成绩”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青少年浮躁的心理认知和社会价值观。
习惯表现于外的是日常行为表现,动因于内的则是核心价值。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学校是读书失败的后续方案,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进职业或技术院校就是为了“关几年”,等长大点再出去工作。这些错误的观点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反复的过程,需要耐心引导,还要求教育者拥有充分的爱心,善于在教育过程中释放善意。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来说,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在关注着自己的进步,会促使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心,也是他们纠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