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技师学院(辽宁省劳动经济学院)的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方向)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参与辽宁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2012年9月,这两个试点专业成为人社部试点扩面专业。
而辽宁技师学院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早在2007年就开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在加工类各专业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教学中实行模块教学,在经济类各专业教学中实行情景教学。这些实践都为一体化课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在辽宁技师学院看来,一体化课改不同于学校前几年探索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小修小补,也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课改既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革命性转变,又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为此,学校在设备、场地、师资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度的投入,更在教学上大做文章。
学校对试点专业的课程内容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所有的课程整合为基础课和实训课,基础课包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而原来的专业课(包括工艺、编程、实习等)全部通过实训课完成。基础课在教学中服务于实训课。基础课的作用体现在对实训课的奠基、总结和延伸。因此,基础课的内容与实训课紧密联系,基础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文化底蕴、道德修养、世界观、专业能力提高等为主要内容,完善学生成为职业人的教育。
又如,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一体化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还适当地增设了汽车营销、汽车美容、汽车钣金和汽车涂装等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素质。同时对教材进行改革,尽量选取实用性强、能适应学生能力要求的教材。学生在場地中学习时间已占总学时的62%。
一体化课改重在课堂一线的实施和落实。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校实训设备的具体情况,学校组织编写了项目教学指导书。指导书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在操作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指导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教学项目和课题实现培养、训练学生的目的。指导书中的项目均遵循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编写,突出实用性。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在试点班级采取小组学习法。各小组均需独立完成相应课题,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在小组内部要求各成员既要有独立完成部分,又要求有相应的合作,体现出分工与协作的统一。
师资是一体化教学得到落实的根本保障。辽宁技师学院采取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系内教师进行相应培训,并制定时间表,对不能按时达到要求的教师剥离教师岗位,对优秀一体化教师实施重奖等,鼓励教师向一体化教师转变。同时,为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先后选派16名教师到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每年也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人保部和教育部的师资技能培训。经过这些努力,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成长为一体化教学的骨干。
在课改过程中,辽宁技师学院也遇到了和其他课改学校一样的挑战,师资、管理模式以及场地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对于一体化课改的前景,全校上下充满了信心,未来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工作、推动力度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着力,全面推动一体化课改这场职教革命持续深入下去,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学校特色的一体化课改之路。
学校名片
辽宁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主的国家级重点院校,现设机械系、电子系、工业系、现代服务系、计算机与艺术系。学院现有数控、机加、电子、汽车维修、焊接、计算机、服装、会计、物流、旅游等100多个实训场地,教学用计算机1200余台,可同时提供实训工位3500余个。
学院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和社会需求,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行星级评价,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纳入教学体系,把教学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生掌握高级技能,实现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