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析

2013-04-29 23:12戴晓琳眭国荣熊中宏
理论观察 2013年9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公民教育大学生

戴晓琳 眭国荣 熊中宏

[摘 要]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教育、集体教育以及归属感和认同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公民教育;大学生;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16 — 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等伟大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全体国民是否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制度主体或“合格公民”。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大学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与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

一、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的内涵因国家、时代不同而各有偏重和特色,但其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和共同的东西,即公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公民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人。〔1〕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学科与社会需要、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性教育,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必备的公民素质与行使公民权利、义务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教育。国家由公民组成,作为国家一分子,爱国美德是公民对于国家义务的第一要义。因此,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热爱共同体的爱国公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核心,同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首要内容。民主政治要求高扬主体人格,培养既能够主张自己权利又关心国家集体的大学生公民个体,这是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应该追求和达到的目标,从而实现大学生对国家忠诚和主体精神的共生共强。

(二)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对自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是指要让每个大学生都能自觉认识和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利益,具有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和权利,同时意识到并承认他人与自己具有同等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意识的增强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关键。

(三)法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要求与此相适应的讲法制、讲规则、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必须高度重视将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法治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

(四)集体教育。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需要精、深、钻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团队的合作。通过集体观教育,让学生懂得他人存在的意义、分工协作的必要以及精诚合作的优势所在。其中包括共存意识、和平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当代大学生要放眼全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进一步开阔视野,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界现象中揭示本质、展示主流,更好地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

(五)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就能够在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较大成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的自身能力、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人能力、以完成职责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事能力,作为大学生公民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切入点。

二、公民教育中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其现实困境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融入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

(一)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目标

1.培养大学生事务处理的能力。事务处理能力是以处理某种具体事务为指向,积极调动自身潜能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高效的事物处理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注重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自立自信、灵活性和果断性等方面的教育。

2.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发展友谊的能力。人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交往对象之间建立发展稳固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谊,维持和谐的一般人际关系,拥有一定的人际接纳能力。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社交兴趣、保持独立性、宽容平和、非自我中心和肯定他人长处等方面的教育,重点进行友谊信念、尊重差异、忠实与接纳、肯定与支持和情感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要顺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不断地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充实自己,根据社会需要主动灵活地调整自己,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可以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目前就业难的形势,应特别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的教育。

4.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心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且影响到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细腻过程和发挥。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可以加速社会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认可过程,有利于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

(二)基于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公民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学生公民教育也才引起社会注意,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教育还未普遍开展。当前,基于公民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众多高校普遍采用简单、粗暴和重利益引导的教育方式,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在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单一的教育手段指导下,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氛围单调乏味,整体推进力度不够,由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埋下祸根。同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中国民众没有公共领域的“公共生活”的经历,缺乏现代性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意识”“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以及“公共性人格”,多数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既是在校学生又是社会公民。〔3〕

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式存在欠缺。虽然有些研究者、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理论探索、实践结合与方法改革等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但是并未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未能从公民教育层面进行深入拓展、改革创新。目前我国高校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及培养过程仍然较为单一,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要求。教学创新工程没有在大范围内展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缓慢,研究课程建设尚待完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亟需优化。〔4〕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公民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教育,提高事务处理能力

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健全实践机制,尽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公民参与,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加强主体意识教育,鼓励不同类型的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共情怀和公共参与能力,通过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实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集体教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基础,因此,同时需要加强集体教育。集体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对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集体教育,全面促进大学生融入周围人群、融入大学生活、融入社会环境。

(三)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非智力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公民的非智力素质是指公民的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活素质、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如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乐观向上的情感、强烈的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等等非智力的综合素质。〔5〕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都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国家的发展。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非智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夯实基础知识,促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提高。

(四)加强公民教育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构成公民感的主要成分,是个人赋予社群成员身份的一种情感。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决定了个人对社会的认同程度以及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反过来影响个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与感知,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提升大学生对自己发展的要求,增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强化他们对未来适应社会各类生活的成就动机。

〔参 考 文 献〕

〔1〕檀传宝,等.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柏文涌.社会资本视阈下家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01).

〔3〕袁媛.大学生公民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03).

〔4〕于辉.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5〕侯建雄.公民教育: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公民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刍议社会退缩幼儿社会适应的状况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