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利琴
摘 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发现,从而获得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是摆在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学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个人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白磷燃烧实验,在已有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发问,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白磷燃烧时生成的白烟对人有刺激性,可以溶于水。你能進一步改进该实验使之更环保吗?又如,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将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开。学生能很快地选出用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教师追问:“使用两种溶液的结果一样吗?”学生动手做实验。做完实验后再问:“为什么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呢?”在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寓创新意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 甘肃省泾川县玉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