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3-04-11 11:02李殿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特教办学学校

李殿军

(黑龙江省林口县特殊教育学校 黑龙江林口 157600)

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各类残疾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高度重视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对特殊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殊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受经济实力和重视程度的影响,导致地区之间特教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特教学校办学举步维艰。本文拟就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作以粗浅的分析,以对推进特教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一、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存在的问题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又有主观不努力的结果,涉及到办学经费、师资、生源、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等各方面,概括起来,其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并存”和“六个滞后”。

(一)三个并存

1.办学条件差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并存。具体表现在:部分特教学校占地面积小,校舍危房严重,教学设施简陋;有的特教学校因城市棚户区改造被迁在城郊;有的借用普校的教室,有的是教室和宿舍为一体,教学用房明显不足。教学需要的设施陈旧落后,有的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电脑、职教实训设备、康复器材等对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是“天方夜谭”。部分特教学校的办学经费少得可怜,维持学校运转都很困难,绝大部分学校负债办学。教师业务进修,教学设备更新,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无从谈起。

2.教师结构不合理与素质低下的状况并存

特教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总量严重不足。很大一部分教师从普校、企业调入,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教师的年龄偏大,部分特教学校成为“养老院”。另一方面,年轻有特长的教师不愿意调到特校任教,而正规的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又进不来。据了解,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已有近10年没有进一个专业的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康复、职教等学科的专业师资力量更是薄弱。教师素质低下的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中、老年教师知识老化,缺乏学习和竞争意识,对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不多,知识结构不合理,存在“等”、“靠”、“混”的思想。

3.课堂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与僵化的办学模式相并存

县级的特殊教育基本是封闭办学,可借鉴的经验很少。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绝大部分沿袭普校。目前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过于注重统一性,没有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教材中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理科教材大而全,联系实际的东西很少;数学教材偏难、偏深,实际应用少;语文教材内容过多,课文偏长,缺少乡土性,脱离听力障碍学生和智力落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课程结构单一,内容缺乏生活实践。绝大部分学校维持现状,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横向之间的竞争,办学没有特色,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意识。

(二)六个滞后

1.教师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滞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

特教学校由于体制和教育对象的影响,与普校或其它特教学校很少有业务交流,属于封闭式教学。因为没有比较,大部分教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认为自己的知识应付残疾学生绰绰有余,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了专业理论学习,工作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仍用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没有创新,部分特教学校的教师有的很难胜任教学的要求。

另外,县级特教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介于县进修学校和市特教中心之间,如果市特教中心工作不作为的话,就会导致了教师没有接受必要的培训,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了解特教发展的最新动态,面对多种多样的残疾学生和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在挑战与经验面前显得茫然无知。

2.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

对残疾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是县级特教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立校之源。很多学校受师资与资金的影响,都停留在理论传授上,实际操作很少。对它的研究、开发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并未重视。即使开设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也是流于形式,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技能培训没有形成效应。

3.教学、科研工作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科研兴校”并没有在特教学校形成共识,各校没有真正意识到特教要发展、科研要先行的重要性。各校科研意识淡薄,没有科研课题,缺乏共同研究意识。教学研究没有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不能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上升到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来指导教学工作。

4.德育工作滞于学生身心发展之后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之首,是学生做人之本、立身之基。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残疾学生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许多特点。德育工作跟不上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难度很大。又因残疾学生受生理障碍的影响,思想变化前后反差很大,学校德育工作缺少针对性、真实性与融合性,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5.校本教材开发滞于课程改革之后

各校对现行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说法不一,教师颇有微词,但仍继续使用。我们知道,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校本教材能弥补国家统编教材因统一性而带来的缺陷性,它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编写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各校没有引起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即使有也是形式单一、内容实效性差。

6.课堂教学结构滞后于日益发展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是残疾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特教学校陈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了鲜明对比。其表现是,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结构缺乏特色,教学过程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又因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有的学校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缺乏务实的科学态度,偏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缺乏特色与推广性。

二、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对策

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受县域经济、师资、生源、办学条件、政策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虽然发展的难度很大,但学校如果能做到积极向各级政府呼吁,尊重教育规律,打破常规,转变办学理念,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认为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概括起来为“一理念、两优化、三意识、七坚持”。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县级特教学校的生源90%以上来自农村,并且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达九年,能比较系统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县级特教学校办学要以学生生存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生活技能培训”和“医教结合、综合康复”为切入点,创办学前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要为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力求每一个从特教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康复、学到扎实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成为有德性、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者。在创建办学模式时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放弃任何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与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全面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力求成才的个性化办学模式。

办学个性上要允许多种形式存在,一校挂多牌(特教学校、康复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学前教育等),一校多用,合理整合残联、民政、社区等教育资源,着力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农村致富和城市就业,走特色办学的模式。

(二)优化教师队伍和课堂教学模式

特教学校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各校应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师资结构,最大限度培养一批能献身特教,年富力强,甘受寂寞,有特长,有责任心,思想素质高,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为了培养特教教师的综合素质,练就一专多能和专业引领能力,增强学校未来发展后劲。可以把“育骨干、展师能,当名师”作为教师培训目标。通过“双轨制”,和“双师制”的培训模式,将素质培训、校本培训与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倡终身学习,不断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教师队伍。“双轨制”,就是鼓励教师既参加普通中小学的业务培训和竞赛,又参加特教的专业培训和竞赛;“双师制”,就是要求教师既要取得特教的专业教师资格,又要鼓励教师取得各种专业康复师证。培训方式以校本研修为主,以赛代训为辅,通过“青蓝工程”、“校园百家讲坛”、“同课模拟”、“同课异构”、“情景对话”等多种形式岗位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专业水平。重塑教师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幸福、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态势

如果说新诗先驱者的创作往往存在着新文化运动角色与文化遗民角色之间的龃龉与交错,那么,共和国时期已经不存在“文化遗民基因”。他们由新诗创作转型为旧体诗词的内驱力,更多地在于如何在特定年代里寻找恰当的个体生命体验的表达式。如果对何其芳、茅盾、沈从文、胡风、臧克家等重要个案进行发生学研究就会发现,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的生命体验所择取的旧体诗词表达式,不仅在诗歌艺术层面充实了文学史,而且接续了传统诗学中的人文精神。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为教育对象有其特殊性,每一个班的学生智力水平、年龄差异、残疾类型各不相同,认知水平差异极大。所以各校应从统一性和个别化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选择教材内容,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实效、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中可采用分层、个别指导,反复强化、能力点拨和复式教学的方式,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习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多讲多练,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教师能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研究并形成每个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从源头上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低效率的现状。

(三)需要加强的三种意识

1.特教学校需要服务意识

学校是一种产业,教育是一种服务。尤其是特教学校更需要服务和经营意识,这是由于生源特点所决定的。面对这些残疾学生,无论领导还是教师都需要比普校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爱心。

教学服务的核心就是质量,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家长的信任。教育服务的核心是爱的教育,学校的各项管理中都应突出教师为学生教学服务意识,对学生管理的爱心意识,对家长和社会的承诺意识。塑造良好的特教教师形象,为家长和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天地,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可敬。

2.特教学校要有生存意识

目前,一些县级特教学校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制约,生源不足,办学困难,成为基础教育中最弱势的群体。同时也看到,学生家长要求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学生掌握生存本领的呼声日渐高涨,给学校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学校如果不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改变自身的理念,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形成特色和规模,很难吸引生源,最后的结果,因办学成本及教学质量,部分学生到普校随班就读或学校趋向倒闭。

3.特教学校需要改革创新意识

学校要发展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特教学校面临的问题很多。只要立足实际、尊重特殊教育规律,拓宽办学渠道,改革不合理教育模式、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学生考试评价体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提高经费额度,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

此外,还应对现行教材重新整合,积极开发适合各类残疾学生的校本教材,教材应以实践操作为主,着力培养的学生智力水平。特教学校的发展,管理制度很重要,必须去弊革旧开拓创新。管理中只有经常反思,精心谋划,才有利于学校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

(四)做到七个坚持

特教学校在整个县级基础教育的各类学校中,处于经常被遗忘的地位。各级政府对学校的投入远远低于其它类型学校。涉及特教学校发展与稳定的政策,常常受各地政策、经济条件的制约未能实施。县级的特教学校的学生人数一般在40-80人左右,按照现行黑龙江省拨付生均1000元经费标准计算,学校每年公用经费4万-8万。据测算一所县级特教学校(有教学楼)一年实际运转经费需12万-20万元,每年经费缺口4万-12万。特教学校经费主要依赖国家和省的投入,县政府受财力影响对学校投入微乎其微,大部分学校负债办学。

残疾人学习、就业、社会保障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也体现政府重视残疾人教育的力度。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中90%都是贫困学生,建议各级政府给予必要照顾,出台全国或全省的统一生均经费标准,生均标准应是普校初中生均的2—3倍,这样的话,就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同时学校也要抓住国家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规划和国家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攻坚计划,积极争取各级组织支持的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为学生建设温馨的学习环境。

在特教学校任教的教师,长年累月的工作未到退休年龄听力严重退化,身体和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国家给予教师的特教津贴,各地受政策影响执行不一,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培养一个合格的特教工作者至少达到10年之久,很多年轻教师不愿从事特教工作流失到其他学校,造成了人才的浪费。我认为特教学校不同于普校,每个县只有一所特教学校,应重视发展。建议国家在制定特殊教育发展的各项计划时,应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和特殊教育津贴标准,并用强有力的政府教育督导制度进行监督。涉及特教学校的事,政府优先考虑特校特办,这样才解决困扰县级特教学校的发展难题,稳定了教师队伍,促进了特殊教育与其他教育均衡发展。

2.坚持科研兴教、全面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打造名师队伍

在特教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有一定难度。这项工作起步晚,空白点多,缺乏信息交流渠道。各校应树立科研意识,要实施“寓科研于教研之中,融教研于科研之内”必须让每一位教师明白所有科研是以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来增强科研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平时要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抓好校内教学成果的转化,经常聘请专家授课。各校在科研课题选择上要有代表性,规划合理。确定专题研讨,实现教科研一体化,加强合作研究,形成人人参与研究的氛围。并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制定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或名师培养计划,为学校实现“育优生、做名师、创名校”的总体目标而奠定基础。

3.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兴校

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是特教学校立校之本,是压倒一切工作的重点。学生从一入校,就应确定技能培养目标,并根据残疾类别、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设置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进行科学的“分流”培养。低年级侧重动手操作、绘画、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中年级进行一次职业技能分流培训,训练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职业技术课和文化课的比例为3:7。高年级进行的职业技能第二次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市场需要、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文化课和职业技能课的比例为6:4,参与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文化课仍在原来的班级学习,只是在学习职业技能时按照兴趣能力以“走读”的形式参加训练,学生毕业时颁发相应的技能证,并根据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向用人单位推荐。

特教学校搞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解决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师资、开发项目、学生毕业出路五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开门办学,依托校内外资源,创办实习基地,允许多种经济形式挂靠学校。学校要内引外联、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实施定向培养,解决学生毕业出路的问题。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要立足校园,自己培养、基地工人兼任、专业师资借用的方法予以解决。这种企校联办、产教结合,分流培训,定向输送,育人创收,打破单一狭窄的培养界限,使职业技术教育做到实际、实用、实效。这是特教学校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学生生存的必由之路。

4.坚持特色立校,质量求生存

县级特教学校要在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有影响,必须有特色和良好的社会信誉。这是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关键。特色教育对薄弱学校特别有效。

如何创建特色学校?首先建立与特色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目前,特教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办学模式,不适合特色学校发展,缺少职业课程、医教结合和校本实践活动,忽视实践环节和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应建立一个尊重特殊教育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保证质量,又体现学生个性差异,能开发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有文化、会交往,能生存的学生为基点,构建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活动性课程与康复训练并行的课程模式。其次就是开发使用校本教材,如:插花、刺绣、雕刻、编织、剪纸、礼仪、心育课、康复课、烹饪、家政课等,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上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此外,还应开展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组织各项活动。不能强迫所有的学生围绕你的特色而活动。

“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学校要根据残疾儿童的类型特点,应开设了感觉统合、蒙台梭利、脑瘫训练、奥尔夫音乐、言语评估、言语矫治、听觉统合、心理干预等训练项目。训练时以“医教结合”为基础,合理设置训练课程。形成“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重点训练”的康复评估与训练理念。

最后,每所学校还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校的师资,学生特长,扬长避短,建设几门特色学科,培养一批有特长的教师。在创建特色学校时,不能因为特色而降低教学要求,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接受最优质的教育,最好的服务。这样培养下去,每个学生有特长,每个教师有特点,那么这所学校一定充满活力,一定不断成长,一定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5.办学要坚持开放与闭合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特殊教育,仅靠自身力量封闭办学是行不通的,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和各级政府的沟通。特教学校性质特殊,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贫困,学校自身缺乏造血功能,办学经费异常短缺。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他们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要对外加强沟通,扩大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办学信誉,要坚信“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的意识。所谓的闭合就是要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实际,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用人性化制度来管理学校,做到制度程序分明,职责权利清。通过制度营造“危机意识”,切实改变教师“庸懒散”、“不思进取”、“得过却过”等思想行为。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信誉是学校开放与闭合的基础,只有实现两者的统一,才能赢得社会各界对学校关心,家长的理解和政府的支持。

6.要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残疾学生因生理缺陷导致学生是非观念不请,贪图享乐,控制行为能力差等问题,对他们必须教育好,帮助他们养成一个好德性,否者他们走上社会,缺乏自身约束,特别容易犯罪。在特教学校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必须讲究方法,讲究人文的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做人与做事的应遵循的原则。教育中必须用教师的爱启迪学生的爱。“爱“是特教学校德育工作之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健康协调发展。现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法律常识、行为习惯养成、安全教育。工作要讲究真实性、有针对性,超前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善于捕捉学生的细微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而且还调动家长与社会的力量,建立一个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形成特色和合力,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7.要坚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升从教幸福指数

身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教师缺乏成就感,每天面对的都是患有各种残疾的孩子,还要照顾残疾学生日常起居,工作辛苦,心情压抑。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增加教师的幸福感,把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关心每一位教师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体检,为患病教师送去鲜花,开展读书和教师心理疏导活动,学习瑜伽、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每个过生日的教师送生日蛋糕。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要坚信“教育是用幸福去打造幸福”,只有教师幸福指数提高了,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推进学校的整体工作发展。

猜你喜欢
特教办学学校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