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

2013-09-17 05:38:30刘井莲赵卫绩于丽萍吴亚明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特殊性计算机专业残疾人

刘井莲 赵卫绩 于丽萍 吴亚明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一、序言

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残疾人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身体的残疾使他们做事情比普通人困难得多,需要社会的关爱。残疾人教育是提高残疾人素质、改善残疾人状况、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大学开展残疾人专业教育,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提高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经过27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与需求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残疾人很难接受到大学教育。部分原因是由于残疾人作为特殊的教学对象,认知能力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思维能力同普通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非所有专业都适用于残疾人,例如与人交流较多的行业就不适合听障生。但鉴于计算机技术的特殊性,特别是软件开发技术,工作面对的主要是电脑,与人交流相对较少,因此面向听障生开设计算机专业是可行的。目前,也有很多高校针对听障生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例如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关于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也引起了高校教师及学者的关注[1][2][3]。基于此,我校积极相应国家满足残疾人受教育的号召,依托特殊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良好基础,面向听障生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做好该专业建设,就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为新专业建设做好准备。

二、面向听障生设立计算机专业的可行性

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计算机可以高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计算机技术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技术之一,二十一世纪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一大原因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因此计算机专业一度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听障生丧失听觉与人在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他们在认知活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都比较弱[4],但他们具有很强的视觉能力、模仿能力和操作能力。听障生具备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条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特殊性,特别是软件开发技术,工作面对的主要是电脑,与人交流相对较少。因此面向听障生开设计算机专业是可行的。听障生经过努力,可以成长为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课程体系

听障生相对于普通生具有特殊性,要针对听障生的特殊性,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他们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听障生的特殊性,课程设置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分类教学,个体化培养;二是夯实基础,做精一门技术。具体如下:

(一)面向听障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计算机专业能力中,由于软件开发工作面对的主要是电脑,因此软件开发方向工作相对其他方向工作更适合于听障生,因此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面向听障生软件工程方向的教学课程设置。对于应用能力培养,打好基础是前提,因此笔者深入研究分析了面向听障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具体设置见表1。

表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基于听障生的特殊性,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缓慢,不适合于在大学期间学习多个方向的专业技术。因此,针对听障生的特殊性,可以基于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不同学生的特长爱好,选取当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中一个方向进行分类或个体化培养,夯实基础,做精一门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有很多,例如Dephi、VC、C++Builder、VB、VC等,基于当前软件开发市场情况以及师资情况,我院面向听障生的软件开发培养方向适合选取一些涉及当前主流技术的应用课程,具体设置见表2。

在课程模块学习中,首先一个一个地学习专业基础模块,在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基础模块学习,然后根据学生在基础模块学习情况,擅长方面,选取一个到两个应用能力课程模块对学生进行分类、个体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表2应用能力课程模块

(二)注重实践动式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一定要注重实践教学,科学合理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内容要体现实用性、应用性,使学生能感觉到学有所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实践内容要分层次,由于听障生是特殊群体,每个学生听障情况不尽相同,思维、学习能力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生,或者不同类别学生,制定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难易程度要体现不同层次,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四、总结

鉴于听障生在理解、学习进度等方面滞后于普通生,以及师生交流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教学计划课程模块,在教学计划模块中,既做到了注重基础能力培养,又考虑到听障生的特殊性,采取分类、个体化培养模式,注重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能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又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自尊心,成为社会有用的一份子,为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孔令波,刘阳.残疾人高等教育全纳性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学科学,2010(6):160-161.

[2]王建民.按聋生特点加强计算机学科教学[J].中学教育,2002(8):20-22.

[3]李妍.面向听障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9(7):220-221.

[4]陈杰群.论如何提高聋人计算机的学习能力[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268-269.

[5]刘井莲.C语言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绥化学院学报,2012(6):381-382.

猜你喜欢
特殊性计算机专业残疾人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