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听障儿童的语文教学视频资源开发策略探究

2013-09-17 05:38曹宇星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儿童资源语言

曹宇星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目前,我国约有1700多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0-6岁听力障碍儿童为15.8万人,尽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早期听力筛查和助听器的普及使得听障儿童言语康复,专业矫治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相当部分存在言语、语言方面的问题。而语文教学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聋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视觉优势,听障儿童更容易喜欢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往往兴趣较大,且身心也容易投入,本文试图探索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视频资源的开发策略,旨在优化聋校小学语文教学。

一、听障教育中视频资源的优势

由于听力的缺失,听障儿童的大部分学习都与视觉有关,大部分聋校教师都认为视频资源具备表现直观,有利于听障儿童对知识的理解;画面形象,有利于听障儿童增强注意力;创设情境效果好,有利于听障儿童开阔视野等等优势。但目前来看,听障儿童由于身体残障造成的自卑心理,和外界可沟通条件缺乏,局限了其交流学习的环境。加之针对听障儿童开发的教育视频资源较缺乏,无法满足其扩大视野,与世界接触的机会。国外在听障儿童教育视频资源建设中有所尝试,如在很多电视节目制作都试图整合听障儿童在观看当中的行为和认知特点,对面向听障儿童教育的制作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例如适合儿童看的教育电视Sesame Street(Rice,Huston,Truglio,&Wright,1990),Between the Lions(Rath,2002),和Blue's Clues(Crawley,Anderson,Wilder,Williams,&Santomero,1999),都已证实通过观看视频可以促进听障儿童的语言,文学,认知技能发展,视频资源对听障儿童来说一个很有利的学习工具。近年来,随着Signing Time!(Brown,2007)和Read With Me series(e.g.Schick&Moeller,1996)等以听障儿童为受众的电视节目出现,Golos等在2010年的研究中认为听障儿童可以通过基于美国手语的电视节目中探索从学习语言到探索科学、参与社会及语文学科等领域,扩展其学习视野。[1]

(一)视频资源是听障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器官都是人类重要的信息器官,都具有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些都是信息处理的“辅助通道”,其中,视觉信息通道是最重要的“辅信道”。然而,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因为听力的影响而失去了“声音”信息的来源,奥地利总统于1995年说到“耳聋带来的障碍不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危险的、更折磨人的影响是与其他人和社会的隔离”。[2]为帮助聋哑人和听力障碍人群,以服务聋人为目标,使他们逃脱被隔离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获得视觉传媒,发挥其他所有健康的认知器官及其认知功能的潜力,将人类普遍关心的信息得以有效传播”。[2]无可否认,视频资源在听障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视频资源易于促进听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能力一般主要包括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进行各种思维活动的能力,其中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分为口头和书面两部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还有口头语言的经验来帮助其对语言的理解,聋生听力的残缺造成大部分聋生开口说话很困难,完全要从“印在纸上的文章”出发[3]。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为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只局限于解词、释句,作篇章结构的分析,而真正促进听障儿童的理解能力应该是提供相应的语言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使文字材料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当中。视频资源综合运用字幕和画面的结合,可以及时补偿听障儿童语言词语的匮乏,且渲染性字幕的加入可起到强调重点,传递重要信息的作用。视频资源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用在对听力障碍儿童的中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视觉优势,弥补其在课堂教学中听觉的不足,将教学内容中语言描述的抽象事物形象化、具体化;能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听障儿童接触社会,主动交流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审美情感。

(三)视频资源易于创设情境引起听障儿童注意力

在听障儿童的视觉活动中,注意也会倾向运动的物体,吸引听障儿童注意的最佳方式是直观的动画和影视等视频资源,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调动听障儿童的视觉优势,更容易引起较强烈的注意和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但是过于鲜艳明亮的色彩或与主题无关的动态效果也是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原因,或长时间的视频播放会导致听障儿童视觉疲劳。因此要合理利用引起听障儿童的有意注意。

听障儿童学龄段时期处于非常重要的生理、心理及语言发展的关键成长阶段,视频资源是听障儿童学习中重要的求知渠道,但是为他们开发及选择的视频资源,必须充分考虑到听障儿童的接受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因素,以及考虑到视频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尤其是积极心态方面的引导。

二、面向听障儿童教育的视频资源的开发原则

要建立面向听障儿童教育的视频资源开发策略首先要从听障儿童认知特点出发,使得听障儿童所能接收的视频资源从其选题内容、视频形态、视频包装都能凸显听障儿童所需教育视频资源的特殊性。

(一)符合听障儿童认知心理

从认知神经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言语,听说读写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思想的交际过程。说话和写作是一个言语生成过程。首先说话者和作者要有话要说,有事要写,并通过脑的心理活动产生和组织思想,是心理认知活动向发音、视觉器官活动的转化过程。听、读是一个言语感知的过程,首先听者和读者要有话要听、有事要读,通过耳朵动觉和眼睛视觉器官感知有通道传来的话语,经大脑中枢神经细胞活动理解话语和话语所表达的内容和信息,这是一个从耳朵听觉和眼视觉器官活动的生理过程向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转化。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过程可用简化的图式(图1)表示。因此,若在交际双方都能识别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信息交流可实现有效的教学。[5]

图1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过程图

听障儿童认知特点从其记忆、语言、思维、动作、知觉、注意和社会学习能力等因素都与健听人有所不同,比如听障儿童主要是依靠直接的感觉,依靠视觉所获得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思维,所以他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片面性。存在注意力容易分配不均的现象等等。因此,视频资源设计开发要从其认知特点出发,构建符合师生双方都易于沟通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语文教学中言语交际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坚持“缺陷”补偿原则

听障儿童正处于听力语言康复“抢救期”。[6]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正是由于听觉、言语、语言的滞后发展,才严重影响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地快速补偿听障儿童在听觉、言语、语言发展的不足,才能尽快缩短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积极配合医学治疗师的建议制定符合聋儿听觉、言语、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计划并及时反馈他们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坚持将科学的康复方法运用与视频资源开发中。如除了对视觉因素的设计外,也要注重声音的设计,以充分发展听障儿童残余听力。由动态媒体所构建的视觉情境要避免时间过长,重点不够突出,避免聋生视觉过于疲劳,及时通过其他形式进行补偿。

(三)坚持全面发展观

应该树立聋儿的全面发展观。听障儿童时期既是其听觉、言语、语言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且语言能力与其他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传授语言知识技能基础上要遵循听障儿童的发展特点,注重培养交际能力、智力的协调发展。尽管听力损失,但仍需遵循语言学习的自然程序,先听后说,在轻松的学生直接参与的,现实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知识。视觉资源设计中除重视“看”的能力外,也不应忽视全身反应法的康复训练,避免影响听障儿童其他感知觉的成长发展。

全身反应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指令性的语言项目,然后请学生对这些项目用身体做出反应。阿谢尔(J.Asher)[7]首先提出了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这一方法。阿谢尔将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概括为三点:1.对学生口语理解力的培养应先于说话;2.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3.教师不应强迫学生开口。学生通过对反复听到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内化了目标语言的认知结构,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开口表达。用FLASH动画或视频拍摄制作出相关情境的示范动作,引入话题全身反应法,之后教师一边发出指令一边作示范动作,请学生按指令模仿。再配以各种朗读指令方法穿插进行,如教师示范、学生扮演、接力式指令,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恰当使用,并且对各种朗读指令方式作有计划的调配,这既能帮助学生增加训练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参与,情感投入,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色彩斑斓。

(四)坚持学以致用,生活化原则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思维层次不明,缺乏条理性,逻辑概念更不易清晰,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8]。发生在听障儿童身边生活中的人、事、物,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因此我们在视频资源设计主题、选材、塑造角色及解说词、字幕词语的选择,尽可能地贴近他们的生活,以确保能够“听得懂、用得着”。以看图说话为例,我们不仅要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更多的要选取对听障儿童的交流有帮助的生活小故事。如讲授“强强的星期天”,视频选材可选择强强星期天在家里做作业、玩插头、玩弄电风扇、看电视等独自在家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其中不注意安全的画面进行讨论。这种来源于生活体验的认识激发学生情感,可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安全意识。在其熟悉的情境中参与各种感觉的联合活动,使得听障儿童能使语文学习与运动结合,和思考结合,和言语训练结合,与回忆结合,与书写结合,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探索听障儿童教育视频资源开发策略

根据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理论,结合听障儿童认知特点及国内外听障儿童视频资源开发经验的指导下得出面向听障儿童教育视频资源的开发策略如下。

(一)视频资源开发要符合听障儿童认知特征

目前的视频资源开发在使用受众分析上,缺乏对特殊观众的具体分析及细化[9]。在面向听障儿童开发的视频资源应充分考虑到听障儿童的心理、心智成长与健听儿童的不同。视频资源开发者必须充分了解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通过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聋校教师及专家指导对其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了解听障儿童观看视频资源的方式及动机需求,才能正确定位,根据听障儿童的思维方式、认知特点与情感体验,有针对有补偿性的选择视频资源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如主持人选择上选择用手语表达的听障小主持人,可使听障儿童增加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消除自卑感,增强自豪感。

(二)依据缺陷补偿原理巧妙运用视听元素

对面向听障儿童视频资源开发的理论总结研究较少,尤其是在有利于听障儿童收看的补偿性手段的设计方面,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在视频传播中,信息的流动是依靠视觉媒介的,包括信息的产生、获取、传递、储存、识别、加工、处理、反馈与控制等多重环节。在视频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优化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含量;另一方面要抑制噪音干扰,强化传播效果。在单位时间内,听障儿童接受信息的量是非常有限的,且容易遗忘,其他认知缺陷也影响着听障儿童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因此,要充分考虑信息的逻辑性组织,镜头节奏的变化,及字幕设计,增强吸引性、趣味性和提示性的设计,保持听障儿童的好奇心理,调动其情感的投入。声音设计上要减少听障儿童观看电视节目的无关噪音,但也要注重关键词语及声效的补偿。

(三)视频资源开发要结合聋校教育培养目标

大多视频资源的教育目标没有充分与聋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大多数视频资源的开发设计目标随意性较大,没有具体考虑到听障儿童身心发展要求,忽视了听障学生学校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视频资源的开发制作要与听障教育中具体学科的教育指导标准规定的目标相结合。采用学习目标导向的选题选材原则,这样编制的视频资源具有内容逻辑清晰、受众明确等特征,有利于听障儿童明确学习目标、掌握重难点知识,符合听障儿童学习特点,补充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源的不足。

四、结语

在我国,自国务院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鼓励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并提出了要遵循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的理念,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视听结合的视频资源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的特征,根据“缺陷补偿”原理进行视频资源的开发是提高听障儿童语言教育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视觉优势,弥补其听觉的不足。因此,为不断缩小“数字鸿沟”,建设优质的适合听障儿童的教育电视资源,创设出符合听障儿童认知特征的、视听结合的、适于全身心体验、平等交流的、寓教于乐的语文教学环境。

[1].Golos,Debbie B.Deaf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An Educational Video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M].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2010.

[2].Ingrid Kurz et Brigitta Mikulasek,Television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Deaf and Hearing Impaired.Captions and Sign Language on Austrian TV[J].Journal des traducteurs,numéro 1,avril 2004:81-88.

[3]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华夏出版社,1995.

[4]周莹.聋校语文教学中视觉情境构建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获得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黄昭鸣.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贾汝贺.用全身动作反应法教英语[J].甘肃教育,2008(9):30.

[8]王丽娟.论聋校电视教材的制作[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61-65.

[9]雷蔚真.国外少儿电视节目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22-23.

猜你喜欢
儿童资源语言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语言是刀
资源回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