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规则及其运作的语义基础

2013-04-11 07:31陈建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论元构式句法

陈建华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91)

一、引言

“联接”一词最早出现在Richard Carter的论文中,指动词论元的句法实现,即句法范畴和语法关系。之后,Ostler关于梵语的格实现的研究推广了联接这一概念。在句法-语义界面研究中,联接既用于泛指动词的论元实现问题,包括与动词论元的句法表达相关的方方面面;也可特指论元所带语义单位与句法单位之间的匹配。本文所讨论的联接规则是基于后者展开的,又称为论元实现原则,即直接描写语义单位与句法单位之间如何进行匹配的具体规则。例如,最初在格语法中,联接规则就以“主语选择”原则出现。[1](p1-88)后来出现的以管约论(GB model)为基础提出的普遍题元分配假设(UTAH)认为“词项之间相同的题元关系在D-结构层上由这些词项之间相同的结构关系来表达”。[2]根据该假设动词论元的不同句法实现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同一深层结构转换成不同表层结构的问题,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转换”的观点。然而他们的基本观点遭到了很多质疑,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句法表现相似语义相近的句子往往存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这些语义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就动摇了句法转换的动因,换言之转换这种推导关系的许多依据就失去了说服力。而非形式流派的语言理论的联接规则或是主张带有一定语义角色的动词论元与句法单位直接对应;或是主张语义的层级关系在句法层级关系中得到保存。前者被称为绝对联接规则后者常被称为相对联接规则,有的研究者认为相对联接规则比绝对联接规则有更好的操作性和灵活性;而笔者认为它们孰优孰劣更多的是源自它们所基于的语义表征系统,而非规则本身,以下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二、联接规则运作的语义基础

绝对联接规则,例如,早期Fillmore及之后各相关研究中提出的将语义角色与句法单位直接对应的联接规则,Dowty提出的以原型角色为运作基础的联接规则,[3](p547-619)Goldberg以构式为基础采用的论元角色与句法单位的联接规则[4]等。这类规则的优点在于它使语义单位到句法单位的联接具有很大的透明度。相对联接规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与学界争议颇多的题元阶层一同运用的联接规则。学界有许多流派都采用这种联接规则。例如,Jackendoff提出的基于词汇概念结构的联接规则,[5]Van Valin提出的基于动词分类及其逻辑结构的联接规则[6]等。这些联接规则的差异既来源于学界对于题元阶层各不相同的意见,也来源于各联接规则所基于的语义运作基础的差异。这类规则的优点在于它将句子论元共现情况的不确定性考虑进来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语义的模糊性和句子语境的不确定性,上述两类联接规则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对语义单位的准确定义和描写以及对影响语义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主导因素的界定。因此,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同流派对与句法相关的语义部分以及限制联接的其他因素的不同描写和解释;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语义角色理论、词汇语义分解理论和构式理论。

第一种理论也是该研究中的传统理论,认为动词论元的语义角色是语义固定的、离散的单位,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的能力。早期研究认为语义角色数量有限,因此很多理论的描写重点在于定义和描写出一个完整的语义角色列表。但是这种研究的弊端很快就显露出来了,由于语义的模糊性及划分的细致程度不同,不同理论罗列出从几个到上百个的语义角色,其命名和界定也千差万别,给分析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最关键的是,语义角色虽然为论元所带,但它征动词所表征事件中的参与者,所以语义角色之间、语义角色与动词语义之间必然有内在的联系,而其定义和描写也会与动词语义有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传统的列表式描写,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些特质。目前比较为学界接受的改进方法是使用更有概括性的广义语义角色,这样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其中最典型的是Dowty提出的原型角色和Van Valin提出的宏观语义角色。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两个包含一系列用于判断论元和句法成分之间联接的蕴涵的虚设角色,而后者是论元实际所带的语义角色。[7]第二种理论普遍认为论元如何与句法单位联接主要是由动词的语义,特别是与句法相关的那部分语义决定的。而动词语义并非句法-意义界面研究中最基础的单位,它们可以以更基础的语义单位和公式来描写;换言之,动词语义是可以进一步结构的。持这一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Jackendoff的词汇概念结构,Beth Levine提出的词根和事件结构模版等等。他们的差异主要包括对动词意义中对句法敏感的词汇句法意义的界定和描写,对句法不敏感的词汇内容意义在句子论元实现中的作用和表述,以及具体的语义-句法联接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第三种理论则认为论元如何与句法单位联接主要是由句法结构的意义或作为形义结合体的论元构式所决定的。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是构式语法学家,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Adele Goldberg在传统构式语法框架下对论元构式的描写。这一理论与词汇语义分解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认为论元与句法单位的联接不可能独立于具体的构式而存在;同时,动词语义并非决定语义与句法联接的唯一因素,把论元实现的差别归结为动词词义的差异,描写起来很不经济,认为语义到句法的联接往往是在构式内部决定的。

三、联接规则与其运作的语义基础的互动

联接规则的建立固然很重要;但是选择不同的联接规则及其成功运作都与不同理论的语义描写密切相关的。仔细分析以上所提及的几种语义描写方法,我们可以发现采用不同的联接规则,所面临的语义描写重点有所不同;联接规则及其语义基础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联接规则本身的优劣之分并不明显,其解释力和可操作性更多的是源于其所基于的语义描写系统。以下以角色指称语法和构式语法框架下不同的联接规则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1)基于构式的直接联接规则。

Goldberg的论元构式理论在形式上借用了Dowty提出的两个原型角色;提出了一条跨构式的语义到句法之间的联接规则,即施事与主语联接,受事与宾语联接。该语法认为存在一个承继层级,通过在该层级一个很高的节点上描写语义与句法关系之间的联接,这一信息就可以通过承继层级被层层承继,从而获得这些语言事实的跨构式概括;除非中间有某个特定的构式具有一个矛盾的规定从而阻止这种承继。例如在英语中,及物构式及受其统制的构式的联接规则可以如下操作。在承继层级的最高节点上,即主谓宾构式中规定一个词序限制,把英语描写为SVO(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并规定及物构式中施事与主语联接,受事与宾语联接,并允许其统制的构式及其扩展构式从该构式继承信息。

虽然同样采用简洁的直接联接规则,但构式语法框架中的联接规则运作的语义基础与Dowty的理论全然不同。在构式语法框架下,构式作为一种形义结合体本身具有构式义并提供论元角色,同时也包含论元角色与句法成分之间的联接信息。这些联接并非该语法独立存在的一个层面,而是因各个具体的构式而异,换言之,论元角色到句法成分之间的联接主要取决于该论元与其它哪些论元共同出现在某一构式中。这里所说的论元角色不同于一般讨论中的语义角色。在构式语法中,论元角色由构式提供,即施事、受事等概括的概念;而语义角色在此称为动词所带的参与者角色,是以某类动词的框架语义为基础来定义的,更为具体,如:hander,sent等等。所谓框架语义是指动词的意义都是参照某种特定的场景来定义的,其中就包括对场景中参与者角色数量和类型的要求。在动词的框架语义中,有些参与者角色比另外一些具有更高的“显著性”(prominence),这些参与者角色通常在句法上必须得到实现,称为“词汇侧重”(lexically profiled)角色。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构式可以为进入该构式的语义角色提供额外的、无法由动词提供的论元位置,例如当bake进入双及物构式后,构式可以为受益人提供一个额外的论元位置,使其可以在句子中得到表达,如Mary baked him a cake一句,仅凭动词bake的配价或所涉及的语义角色是无法得到圆满的解释的。

由此可见,原型角色理论与构式语法虽然同样采用直接联接规则,但是正是由于后者采用了更为灵活有效的句法语义描写手段,该理论的解释力大为提高。其中构式存在独立的构式义、基于构式的论元产生机制和以承继层级为依托的句法语义互动体系是该语法之所以能采用简洁的直接联接规则的主要原因。

(2)基于语义角色的相对联接规则。

在以上构式理论中,联接规则本身以一对一的形式出现;但是,该理论需要设定语言中存在独立的抽象的构式层面,它高于词汇而存在,这种理论假设也遭到部分研究者的怀疑,另外构式与动词之间的熔合(fusion)问题,即动词进入构式的语义限制也是该理论常常遭人诟病的一个问题,学界讨论颇多。在VanValin的角色指称语法中,就没有设定一个抽象的构式层,同时语义表征也并非采用固定的语义角色,而是一种动态的蕴涵组合或是被侧重的不同构式的论元角色。换言之,一个操作性及解释力较好的理论应该将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之间多对多的关系考虑在内。在该语法中,语义表征和联接规则都体现了这一点。角色指称语法采用的是一个基于动词行为类型和宏观语义角色的题元阶层。关于题元阶层,它的数量和排序可以说得上是五花八门,这一点使得该概念声名狼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题元阶层是基于语义角色的派生概念,对语义角色的不同认识必然产生不同的题元阶层;很多理论对题元阶层的态度常常与该理论的语义描写有关系。换言之,包含题元阶层的相对联接规则所面临的挑战也同样来自对语义的恰当描写。而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将各个共现的语义角色考虑在内。角色指称语法中的题元阶层也用于主语选择,与最初Fillmore的类似,但是其解释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了;这种优越性除了来自联接规则本身能将共现的语义角色考虑在内之外,更多来源于其中宏观语义角色和动词行为类型(Aktionsart)的运用。

我们可以认为该语法为语义角色与句法单位两者之间的互动搭了一座额外的桥,即宏观语义角色。Valin认为这里的语义角色有三个层次,一是具体动词所带的语义角色,比如runner,broken等;二是题元角色,是对具体动词语义角色的概括(semantic macroroles),比如 agent,instrument,experiencer等;三是对题元角色进行概括的宏观语义角色,行动者(ACTOR)和经历者(UNDERGOER),前者用于概括各不同动词分类中涉及的带有AGENT性质的语义角色,后者用于概括带有PATIENT性质的语义角色。角色指称语法采用后两种语义角色。这里的语义角色也不是带有固定意义的传统语义角色;动词与其论元之间的语义关系由逻辑结构中的论元位置来定义,并在同一层面上与两个宏观语义角色对应。

(3)联接规则:基于构式或是跨构式。

由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由于没有构式这样一个抽象的层次存在,角色指称语法中的联接规则是一种跨构式的、统一的联接规则,因此它所需要的是一种能面对全体动词的描写方法,为了避免对纷繁复杂的语义角色进行命名和定义,它以动词行为分类为基础,并将与此对应的逻辑结构描写作为动词语义描写的核心。这种描写方式的优势在于将各个动词涉及的具体语义转化为抽象的、类似于函数的关系来描写,这与统一的跨构式的联接规则的运作要求是一致的。而宏观语义角色的加入则使该规则中的相对联接规则,即其中的双向题元阶层,在具体操作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将联接规则所要面对的语义模糊性和句法规律性之间的矛盾分配给两个也具有一定模糊性和渐变行的语义单位。这样这里的联接规则就有更好的理论解释力。另外,角色指称语法中的逻辑结构不仅仅存在词条中,表示动词的基本义。它也用于表征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语义,一个动词如果有多少个意义,它就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逻辑结构。逻辑结构从根本上讲,是与动词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类似的观点,目前我们也可以在构式流派中的成员中找到。构式语法认为将动词的所有可能的语义逐个描述是不经济的,因此将动词义和构式义分开。将联接规则的定义和运作置于构式的基础上,即此处的直接联接规则虽然简洁,它是一种基于构式的联接规则,而非跨构式、统一的联接规则。实际上Goldberg认为并不存在统一的、跨构式的联接规则。因为它所面对的对象并非全体动词和所有论元角色,它虽然从最普遍的主语对施事和宾语对受事的规则中承继了这一规律,但是这一简洁的直接联接规则通过层层的承继网络由各个更具体的构式继承,在实际操作中就实现为与构式紧密相连的论元结构构式,即每个不同的构式有基于自身构式义和动词语义角色的论元位置与句法角色的对应规则,它并非面对全体动词,因此它对动词语义的描写提出了不同于其它理论的要求。所以单纯地比较哪个联接规则更高效意义并不大,因为它们所基于的语义基础和面对的解释对象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虽然角色指称语法的做法可以避免动词和构式之间的熔合问题。但是,从本质上讲,不论它所涉及的语义角色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存在一个语义角色界定和描写的问题。虽然它的规划从理论上看来是比较完美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该理论能否有好的解释力还有赖于对各个不同动词的语义描写,而它的描写机制仍然是语义角色。这就注定了它必须根据动词所涉及的场景对所有动词做一个相对固定的类别的划分,而英语动词,或者各个语言所存在的,作为其本身的固有属性的一词多以的性质都会给这种分类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在句法-语义研究界面研究中,如何综合考虑及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将动词语义描写和构式这个大框架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四、结语

句法语义界定和描述上的差别与各流派所持的联接规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对与句法相关的词汇意义的界定和描写是为了适应其所采用的联接规则而存在的。从联接规则与语义基础的互动出发,可以为论元与句法单位之间如何联接的问题找到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论采用何种联接规则及语义描写基础;我们认为在论元的句法实现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去区分不同的联接规则是否对不同或是相同的动词意义部分敏感;去探究动词意义对句法不敏感的部分在论元实现中有何作用,语言中固定的句式或构式在动词多重论元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动词、构式或句式与联接规则的互动。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如何有效归纳描写出普遍适用的动词句法意义,并解释这部分意义如何与联接规则互动;以及句法的非语义因素限制与联接规则如何综合起来对联接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有机的解释。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一种能更细致描写语义并综合考虑词汇和构式之间互动规律的模式可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1]Fillmore,Charles.J.“The case for Case”,in E.Bach and R.T.Harms,eds.,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8.

[2]Baker,Mark.Incorporation:A Theory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Changing[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8.

[3]Dowty,David,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J].Language,1991,(67).

[4]Goldberg,Adel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Jackendoff,Ray.Semantic Structures[M].Cambridge:MIT Press,1990.

[6]Van Valin Robert.D.,Jr.and Randy.J.LaPolla,Syntax:Structure,Meaning,and Fun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rpt in Beijing Peking UP,2002.

[7]Van Valin Robert.D.,Jr..Exploring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猜你喜欢
论元构式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怀疑”语义客体论元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离合词扩展式的句法成因
配位方式支配模式论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