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理念 实现高职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2012-11-27 07:49刘庭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2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学医学教育

刘庭明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25000)

预防医学是从预防角度保障人群健康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基于预防观点处理人群健康问题的必修课,能够为强化“工学结合”理念,突出临床预防能力的培养,塑造合格的卫生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立足“两个实际”,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将课堂学习与工作情景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立足实际,以“工学结合”的理念指导教学,培育出具有临床预防思维、循证医学思想、自觉开展临床预防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1.1 立足社区实际,因地制宜

在21世纪初,人口和流行病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染病、环境与行为风险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安全。卫生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使卫生体系适应形势的发展,是新形势对卫生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高职临床学生毕业后多数在基层从事社区卫生工作,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卫生服务现状、健康问题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教学团队要广泛查阅文献,开展基线调查,听取专家意见,形成一套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具有社区实际价值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是实现一切教学活动的轴心,也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1]。因地制宜,使课程教学深入社区实际,把预防工作能力真正传授给学生,促其学为所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了,处理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预防医学教学才会有实效。

1.2 立足教学实际,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教学中资源不足、预防医学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边缘化、教学团队“企业”教师缺乏、学生学情背景相对薄弱等问题依然常见。我们应立足教学现状,活用资源、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效果。每一个社区卫生室都是预防医学课程可利用的教学研究资源。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主动开展社区健康调查及临床预防服务。实践过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克服了教学资源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工学结合”的理念。

2 把握课程基本特征,落实预防医学“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高职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课时有限,用传统教学理念完成对各章节内容的教学,不但任务紧、实践少,而且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强化“工学结合”理念,模块化教学,实现典型教学任务与重点工作情境对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5模块”教学,把“工学结合”理念引向深入

以课程特征确定教学模块,以岗位需求确定项目任务,以地方实际需求确定拓展项目,以工作实际确定实训项目,以预防医学课程重组“5模块”(即4个基本模块,1个拓展模块)(见表1)实施是可行的。基本模块即环境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社区预防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模块。拓展模块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偏离行为控制、高负担疾病预防、农民职业防护、社区调查、科研论文写作等模块。在具体教学中应必修基本模块,选修拓展模块。

2.2 筛选“工学结合”连接点,项目引领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立足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探讨预防医学各模块中的“工学结合”项目,从细节处着手让学生重视预防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2.3 校本教材和教学工作手册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实施的保证

将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把各教学模块项目细化,征求临床疾控专家、基层预防工作者、企业员工及群众意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预防医学校本教材和教学工作手册,让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校本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学工作手册是实施教学指导的文件,包括学科指导计划、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核标准、题库、病案库、课件库、学习网站、实训大纲及指导等。从而使教师教学有章可循,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构建“3个平台”,实现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创新

3.1 校企合作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其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培养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医学生,他们今天学习、实训的场景就是明天工作的场景。而工作的过程仍然是知识、能力与人格统一于一体而发挥作用的过程[2]。传统教学把知识的传授封闭在课堂及教材中,滞后的课本知识和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训基地、职业场所等,实行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标准的“零距离”对接。社区卫生站、健康教育所、疾控中心、自来水厂等地都是预防医学课程实现校企合作的平台。专业教师可在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企业专家可在课堂做教师,学生可在学校及企业接受课程学习指导,从而实现了校企师生“教”、“学”、“做”的多赢。构建了理论实践与社会实践对接与服务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3]。

3.2 岗证融通

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通过教学整体结构的优化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4]。实际上,职业教育的课程兼具理论性、技能性、行业性和职业性等多重特征,所以,注入课程的行业性和职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5]。把职业标准告知学生,把执业考点融入课堂。强化考点、学练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生健康教育师、公共营养师、全科医生执业资格证的获取打下了基础。

3.3 虚拟平台

医学生性格普遍拘谨,主动学习能力差,这与教育中沉重的课业负担及延续高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关系。我们应该看到,医学知识还会继续增加,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却不会无限延长[6]。对于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的形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关键。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弥补了教学资源短缺和课时受限的问题。进行预防医学病案分析、执业考试训练、健康教育、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疫情网络直报、临床数据分析等。以校园网络平台构建课程虚拟实践的平台,是在可行的共享虚拟实验中创设知识情境,经济、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反复获取知识的热情,架设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为知识有效迁移提供了支持。

现代医学教育更加强调医生要有预防医学的知识、康复医学的知识,同时,在推动医学发展的研究中也需要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知识。用流行病学的思想方法设计研究,为临床“循证”提供病因学、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证据,提出临床标准和指南,这是优秀的临床医生所需承担的研究任务[7]。

表1 “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的“5模块”教学

[1]谢强,赵国胜,张宏.注重课程开发与设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682-684.

[2]线福华.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33-35.

[3]陶芳标,郝加虎,胡传来,等.构建五个平台 全面实施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76-77.

[4]傅伟,柳青松,邓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40-42.

[5]易元祥,沈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2(6):63-66.

[6]柯杨.大医学背景下基础医学教育的定位与改革的必要性[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641-643.■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工学医学教育
盐工学人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