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正中囊肿1例

2012-11-11 01:37寻满湘滕磊彭玉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上颌骨鼻甲龈沟

寻满湘 滕磊 彭玉成

资料 患者男性,30岁。因持续性鼻塞2个月于2010年11月8日入院。检查:外鼻无畸形,下鼻甲前、紧贴鼻阈后、鼻中隔和鼻腔底交接处,鼻底黏膜向鼻腔呈半圆形隆起,鼻中隔向右侧偏曲,下鼻甲、中鼻甲等结构均无法窥及。肿块表面光滑,触之质软而有弹性,囊状感。口腔侧硬腭处黏膜平整、光滑;尖牙后的切牙管处无隆起,触之无疼痛。鼻窦CT:上颌正中见一类圆形囊性灶,大小为3.7 cm×4.2 cm,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值约24 HU;周围骨质受压变薄,骨质无破坏,鼻中隔偏曲(图1)。术前诊断为“上颌骨正中囊肿”。11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上颌骨正中囊肿切除术(唇下正中入路)。手术以上唇正中系带为中心,于唇龈沟上0.5 cm做横切口,垂直切入黏膜直达骨壁;紧贴骨壁分离至上颌骨前鼻棘,将双侧梨状孔缘、鼻中隔前双侧黏膜略加分离,用咬骨钳咬去少许上颌骨前鼻棘,以利暴露囊肿;继而分离囊壁,囊肿和周围组织粘连轻,囊壁和鼻腔黏膜易分离。因囊肿巨大,深部剥离囊壁借助鼻内镜辅助,完整分离囊壁并切除囊肿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约8 cm×8 cm×8 cm大小囊腔。双侧鼻腔以海藻酸钙敷料填塞,常规缝合唇龈沟切口后,上唇切口皮肤侧用四头巾纱布加压包扎。术后剖开囊肿,见暗褐色清稀囊液;病理诊断同临床诊断。11月16日复查CT:上颌正中囊肿完整剥离,囊腔底少量渗液,鼻底、上颌窦壁均无瘘孔(图2)。

图1. 术前冠状位

讨论 上颌骨正中囊肿是由胚胎发育时期面部正中腭突和外侧腭突相结合处的胚性上皮残余发展而成。在胚胎第5周,左右内侧鼻突之间的内侧面,向原始口腔内生长出一短小的突起,称正中腭突,演化为腭前部的小部分。左右上颌突的内侧面向原始口腔内长出一对突起,称外侧腭突。它们向中线愈合,形成腭的大部分,其前端与正中腭突愈合。在胚胎期第6周后腭突在正中线处愈合,来自外胚层的上皮细胞消退,中胚层上皮取而代之。若腭突在中线愈合不全,残留的外胚层细胞日后可增殖形成囊肿[1-2]。

图2. 术后冠状位

临床报道的病例不多,但男性患者占多数,男女比例约为4∶1,发病年龄为13~52岁[2]。上颌正中囊肿因临床少见,诊断时应注意以下2点:①患者常以局部胀麻感或鼻塞就诊,检查见鼻底部隆起,黏膜表面光滑,用1%麻黄碱收缩无效,探针触及囊肿时常有波动感,穿刺获黄褐色透明囊液应考虑该病;②鼻窦CT检查有助诊断。CT扫描可见上颌正中部有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其中无牙齿等内容物,周边清晰,腭部骨质受侵破坏或变薄。上颌骨正中囊肿的诊断成立后,应采用手术治疗。常规采用上唇唇龈沟切口,翻开鼻底黏膜,切除囊肿,如本例手术方法。也有报道[3]采用“揭盖法”治疗,即在鼻内镜引导下,用切割吸引器切除囊壁突出于鼻腔的部分,保留囊壁底部。

总之,上颌骨正中囊肿临床非常少见,容易误诊。该病的确诊,除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认识外,详细的病史及仔细检查不可或缺;囊肿穿刺抽吸及鼻窦CT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诊断成立后,做囊肿切除手术效果满意。

[1] Sham JST,Choy D.Prognostic factor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a review of 759 patients[J].Br J Radiol,1990,63(1):51-58.

[2] Vikram B,Strong EW,Manolatos S,et al.Improved survival in carcinoma of the nasopharynx[J].Head Neck Surg,1984,7(2):123-128.

[3] 刑虎,王照亮,王琪.腭正中囊肿[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4):260-261.

猜你喜欢
上颌骨鼻甲龈沟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点评
替硝唑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