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浅谈《机械制造基础》实验课教学
李湘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的特点:内容庞杂,基本概念多,而且很抽象,本文简述了如何通过实验加深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探索性实验
《机械制造基础》是工科制造类专业都要涉及到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说明。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就很适合《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教学,并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在实验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机械制造基础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是制造类专业学生学好其它专业知识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随着理论教学的逐步深入,要辅以诸如“性能测试实验”“金相组织观察”及“金属材料热处理”等实验教学,以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所学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逐步熟悉并了解各种常用的专业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技巧。因此,《机械制造基础》实验课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通过科学的严格训练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对实验教学来讲,就是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各个实验教学环节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中做”就是教师已讲解了理论知识,由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来验证所学的原理,教师指导为辅,学生独立思考为主的教学方式展开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要想在实验课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达到实验开设的目的,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提高实验课质量。对于任何一次实验课,都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教学组织与实验指导,课后的总结检查与分析三个环节。
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既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最终取得满意实验效果的有力保证。
首先,检查各种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常用设备有: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箱氏电阻炉等。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室课前必须对所用设备进行测试与选择,如有问题,及时调试、修缮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在实验时准确无误。
实验前,指导教师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使学生明白与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是哪些?实验的目的、原理、设备、步骤是什么?弄清楚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在进实验室之前,教师还要检查学生完成预习报告,让学生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要进行实验预操作,合理安排学生实验组次。实验课前,实验指导教师应对所作实验进行一次预操作,对该实验所需时间及可能发生的故障等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实验班级学生人数多少合理地安排实验分组及批次。比如,做热处理实验时,因为有了做硬度实验的基础,学生对硬度实验中的布氏硬度计和洛氏硬度计已较为熟悉,按热处理中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就要分成两批六个组,每一小组只有三至四人操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这样让有限的实验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操作课,其教学组织和指导尤为重要。
首先,在做实验之前,要求学生集中,明确实验项目,详细讲解规范的选择及实验中所需的辅助工具名称和用途。讲清本次实验目的,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特别强调热处理实验中“电”的危险性,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电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注意金属材料加热后高温“烫伤”的危险性,使学生养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习惯,努力做到万无一失,把事故控制到零。
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设备,同时,还要来回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的原因,“在做中学”,并克服困难完成实验,抓住问题不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布氏硬度计附带的读数放大镜,分划板的竖线,允许控制在0至6这个范围内移动,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损坏设备。再如,几台洛氏硬度计的结构不同,有机械式和电动式,操作上有很大区别,操作时如果不按要求操作不同类型的洛氏硬度计,就会损坏压头,甚至损坏设备,这些都需要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仔细地检查、耐心地指导,使学生在做过实验后对设备有所了解,对操作工艺有所提高。
另外,有的实验工艺较为复杂,实验所占用的时间也较长,实验结束后,留给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时间太少,往往不能起到通过做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理解的作用,因此,指导教师应预做所有实验,并记录下实验数据,整理一份实验报告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分析是否与理论知识相符合,并详细地讲解给学生。使他们操作时,思维更加清晰,最终能从实验中得到满意的解释。比如,热处理中的退火和回火所占用的时间就比较长,我就预先各做了一件让学生直接测性能。
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是直观的、分散的,要真正起到做实验的作用。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在实验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并写出条理清楚、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实验取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是否与书本理论相一致,对于出现与书本理论不一致时,首先,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预防和弥补,例如,热处理淬火过程中,常出现硬度不足和开裂的现象。最后指导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讲解。另外,还要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不允许根据标准随意改动实验数据,使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实验课教学中,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先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后再安排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就是在没有讲理论的前提下,由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实验步骤,对某一实验进行测试。例如,《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热处理这部分基本概念很多,并且不太好理解,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概念抽象,如采用探索性实验,然后再在课堂上给予理论解释,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
更新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用现代科技思想和观念,审视传统实验内容并对其进行筛选,改造一些传统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
总之,《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把握住每一个环节,不断地探索,将《机械制造基础》实验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李湘华(1960—),女,重庆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实训中心实验师。
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