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探索

2012-06-06 09:58王兴兰
新一代 2012年4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王兴兰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视听技术、声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开阔和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关键词:现代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3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的多功能性使得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鲜活的动画和逼真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如在给学生介绍西洋乐器分类时,学校既没有那么多的乐器展示给学生看,教师也不可能演奏所有的乐器。要上好这一内容,就要让学生感受多种乐器的音色,欣赏这些乐器的演奏片段。如果制作了课件,课件中不仅有各种乐器的形状资料还有音色资料,以及由它们演奏的名曲片段,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想看的乐器、想听的乐曲。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可以认识所有的西洋乐器,而且“巴松、竖琴、乐器皇后、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等特色乐器还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再如配备计算机设备以前,创造、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某些内容很难涉及。配备计算机以后,过去无法涉足的某些内容,现在可以涉足了;过去教学中的难点,现在有了新的解决途径。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发现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如在学习音的高低时,先让学生欣赏一支完整的琵琶曲,然后再播放事先在网上剪辑的一段琵琶演奏手势的分解动作,在上课播放时让学生边看演奏者的手的移动边注意听音乐的变化,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疑问、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蜂拥而至:为什么拨动琴弦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拨动同一根弦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声音?弦的粗细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弦的松紧与声音有关系吗?声音的高低与弦的材料有关系吗?每根弦为何发出的声音不同?学生们将带着各自的问题进入到学习内容的探究之中。

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成员中推荐一名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同学,作为技术指导,其他同学观看、讨论并提出参考意见。本次任务,只需从多种类型的伴奏音乐中找到适合主旋律的配音伴奏,重点在于通过使用MIDI音乐编辑软件的技术操作(包括音段的切割、复制及局部片段静音的操作等)来感受数字技术对音乐的影响。经过讨论,学生们自己动手,反复尝试,为每一段歌曲配上伴奏,然后播放,感受不同节奏的伴奏对歌曲主旋律表达的影响。最后经小组成员讨论、互评,把认为最理想的伴奏提交到网络空间中,作为小组的作品,在组际中交流。

音乐课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则比较枯燥、晦涩。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探究过程中的兴趣情景、问题情景,以景激趣,以情启思。如在讲授欣赏课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选曲时,为了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可以给学生播放自然界天鹅的优美动作视频,鼓励学生模仿天鹅的行走、跑步和翩翩起舞的姿态;给学生播放芭蕾舞剧的片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诠释《天鹅湖》的音乐特质以及所包含的丰富意境。

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下多媒体手段的情感体验学习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表演领域中歌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歌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如一首歌曲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练习歌谱,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是很难使其发挥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是不相称的。

所谓变式,就是使提供给学生的各种感性材料不断变换其表现形式,使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而本质属性保持恒在。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变更事物的非本质特征,通过分析、对比,突出事物隐藏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如在教学生学唱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打破了以往的一些教学模式,整个音乐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创新人手,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歌唱、朗诵、游戏、创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在学唱前用多媒体直观呈现手段播放了由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让学生们看到我们祖国腾飞变化和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民族精神,以及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喜庆热烈的场面。同学们被这欢歌笑语吸引着,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鸣,拨动了学生们的心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不但会唱了这首歌,而且强化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教学得以普及,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创新。事实证明了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万正刚.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2]陈泓茹.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1.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论泰国佛寺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