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插上读写的翅膀

2012-04-29 05:51陈锦宁
文学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内容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从“激发兴趣,形成习惯”“掌握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三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积累素材,读写结合”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

关键词:能力 习惯 积累素材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阅读和写作,仿佛摆在中学生面前的两座大山,谁能顺利地翻过去,谁就能熟练地驾驭语文。如何帮助学生翻越这两座大山,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推行“自主学习方案”,我自己则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如何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探索。通过不断的尝试,我认为:积累素材,读写结合,可以为学生插上读写的翅膀,飞越这两座大山。

一.激发兴趣,形成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是同学们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我每次接手新的教学班,第一时间就明确地告诉学生,你想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必须多读、多写,多感悟,时刻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并对学生提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具体要求。为了落实这个要求,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求学生右手抓着笔,随时在课文上下左右等空白位置记下老师讲课时提及的重难点、归纳的每个知识点以及相关的学习方法或规律,也可以写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或者是同学们的一些独特的见解。我在讲课的过程中习惯在学生当中穿行、巡视,发现做得好的同学马上当众表扬,做得不够好的同学,则悄悄的提醒,让他及时的纠正。慢慢地,学生逐步形成了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同时,我将课内与课外阅读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买一本软皮抄,并给它起一个文雅又好听的名字“求知路”,让学生每周至少在它上面记录三版以上自己在平时读书看报时看到的好词、佳句(包括名言、警句),用三言两语写明这些词句好在什么地方,并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把平时和别人交谈时听到的或在电视上看到的妙语、好句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例如:为什么觉得这些词句它好,自己在写哪些作文时可以运用这些词句。这样,学生做起来并不难,他们不知不觉中在《求知路》上留下了自己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的一个个足迹,一行行印记。这样,学生在开始完成《求知路》的时候就不觉得是一个苦差事,而把它当作一件乐事去做。

如果能将兴趣转化为习惯,那就等于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为此,我每周都按时收起《求知路》进行检查、批改,并抽出一点时间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各人的劳动成果:先将各自的《求知路》打开放在桌面上,全体同学则排成一排,按“之”字形的路线绕课桌一周,欣赏每一个同学在《求知路》上留下了哪些“足迹”“印记”,我则从同学们公认做得较好的本子中挑三五本进行点评,让大家更清楚怎样做才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然后,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实行组内互相检查落实,组间公平竞争的方法,在中学生“永不言败”这个好胜心的驱使下,使他们对素材的积累保持了长久的兴趣,大部分的同学每周都完成四五版的《求知路》,最多的一位同学一周记录了十四版的内容。大部分的同学还将每一版的《求知路》进行美化,他们在空白处加上一些名言警句或一些花边、图画,仿佛是他们自己在精心编写的一本新书,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由于我每周都检查落实,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不足之处,慢慢地,同学们逐步养成了认真读书,专心做笔记的习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生活圈子小,阅历浅、视野窄,难以形成丰富的生活积淀。学生的生活积淀和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就像一片森林和一棵树,对气候的涵养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课标》对中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篇(段)240篇,内容涉及优秀诗词、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多种文体。在中学低年级,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写作45分钟不少于500字。可以说,课外阅读以其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弥补了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

为此,我在课堂上推行四步读书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写什么——怎么写(按什么顺序写)——为什么写——写得怎么样,让学生逐步掌握读书的一些方法,做到基本会读。在这个基础上,我也这样要求学生按这样的方法看课外读物,做课外阅读题并逐步提高学生完成《求知路》的要求,即除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摘抄好词佳句外,还要学会对文章进行简单的赏析。我主要要求学生学会从“意思、修辞、句式”这几方面学会赏析。如:记叙类的文章,摘抄写人的好词佳句,要学会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欣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用词的妙处;写景、写事类的文章,除了学会赏析用词的妙处外,还要懂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引导学生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并将从“例子”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课外的学习中,那就要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以及引导的技巧了。

例如,《斑羚飞渡》本来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有一次,我本来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母爱”的资料,无意间发现一位学生在《求知路》上写下自己深受感动的一篇文章《血色母爱》。文章说:由于雪蹦,一对滑雪的母女被大雪掩埋,当她们历尽艰辛爬出厚厚的雪堆时却又面临新的危机,由于她们都穿银灰色的衣服,救援飞机很难发现她们的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和恐惧纷至沓来。在生死攸关之际,母亲毅然割开自己的动脉,用鲜红的热血染红了白雪,为救援人员的搜索指引了准确位置……并由此及彼,想到在七年级下册学过的课文《斑羚飞渡》,学生在赞美了一番老斑羚的献身精神后,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位同学在文章的结尾所写的话“我们人类伟大的母爱一点也不逊色于老斑羚,但愿媒体今后多报道一些人间的真情,少报道一些仇杀、情恨,让我们青少年永远保持纯真。”我在全班表扬了这位同学读得细,悟得深并当众朗读了他的感悟之后,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第二周收起的《求知路》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去品评这篇文章,认为这篇课文太虚假了。有的说,在写作方面前后交代不清,课文第四段最后的“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和第五段开头的“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好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出现得太突然,没有伏笔,没有交代说故事发生的那天下了雨。有的认为第三段“我看得目瞪口呆……停止了吠叫”描写不真实。如果猎人真被感动的话,应该是向后退远离这群斑羚,让它们活下来,而不是猫哭老鼠。而课文中的斑羚群遭遇的是一次人为的悲剧,只要猎人和猎狗撤退,停止捕猎,斑羚就能全部存活;但作者为了表现崇尚的中心思想,虚构了一件假的“辉煌”,从中更是人类的“残酷”和作者的惺惺做假……

我很好地利用了这个难得的契机,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所写下来的独特感受都是正确的,这进一步印证了人们所说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这一观点,鼓励他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写出更多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样,长期训练,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对提高写作能力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信息论告诉我们: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而写作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反对把阅读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也反对用阅读教学代替作文教学的教学行为,寻找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与方法。我记得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这样说来,阅读无疑是“学”的过程,而作文则是“用”的过程,正如丁有宽老师说的,语文里的读与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截然分开的。

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时,除了要求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分析课外阅读外,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求知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有目的地积累与教学单元写作相关的素材,这样,学生既拓宽了阅读面,又为写作铺平了道路,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更强烈的表现欲。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学习是“成长的烦恼”。在指导学生完成《求知路》时,刚开新课不久我就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摘抄有关“成长的烦恼”的文章、诗歌和名言警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独特感悟。与此同时,我利用课文这个“例子”,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指导学生叙写童年趣事的片断练习;学完《爸爸的花儿落了》,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片断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将在《求知路》摘抄下来的好词佳句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在习作评讲的过程中,我重点表扬那些运用得较好的同学。有了这些作铺垫,学生在完成单元习作时就兴趣盎然,完成得非常好了。

记得我从初一教到初三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冯某某的同学,他从小学到初一,语文极少及格。考试时作文大多数都只写一二百字,甚至空白,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见作文头就大”,可以说患上了“作文恐惧症”。其它学科,他的成绩都在中上,数学、物理还获得过全班前十名,可以说,他的智力绝对没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在刚开始,我就把他作为探索的特殊个案来处理。我根据他是走读的特点(下午放学后回家),首先与他的家人讲清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特别在晚上让他的儿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多读一些课外阅读和作文书,多做一些积累练习。在学校,我则具体指导他怎样阅读分析,如何有目的地摘抄好词佳句并写下自己的感悟。我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某某在语文特别是在作文方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在初二的中段考时,他的语文考了78分,第一次考了及格以上,基本能独立写出500字左右的文章,这次考试,让他重新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自信。到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居然考了98分(总分120分),写出了600字以上符合题意、比较流畅的作文,是第一次考到了优秀以上的成绩。在去年的中考中,他的语文考了108分,顺利考入了南海中学。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年,我再次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继续坚持“积累素材,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历次的考试中,我所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从未低于同级前三名,特别是作文成绩,几乎次次都排在同类班级的第一名。事实证明,指导学生合理积累素材,坚持读写结合,是可以为学生插上读写的翅膀,让他们自由翱翔在读写的天空的。

陈锦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华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作文教学途径初探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