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西方言走向电视的文化依据

2012-04-29 07:38何艳萍
现代语文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电视

摘 要:方言是特定文化的载体。陕西方言成功地走上荧屏有着深厚的文化依据: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浓郁的黄土特色、三秦儿女的乡音情结与文化认同、平实化的电视审美回归与当代大众心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与多元视听,共同促成陕西方言电视节目的稳固地位。陕西方言电视节目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陕西方言 电视 文化认同 审美回归 多元视听

马歇尔·麦克卢汉(2000:382)指出:“在英国,电视来临之后,最非同寻常的发展动态之一,是地区方言的复兴。”

近几年,我国许多传媒机构纷纷办起了形形色色的方言类栏目。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媒介——电视,更是成为这一趋势愈演愈烈的主阵地。就陕西而言,有郭达、石国庆(王木犊)的小品,有方言译制片《猫和老鼠》;有以方言播报天气的《百姓报天气》,还有方言剧《百家碎戏》等全部起用地地道道的普通百姓去演绎自己身边的生活、道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进而延伸出方言综艺类节目,如《碎戏明星班》等。影视剧创作中也越来越多地加入了陕西方言的成分,如《美丽的大脚》《武林外传》《高兴》《走着瞧》等。今年吵得沸沸扬扬的《白鹿原》无疑将陕西方言又推向了一个高度。总之,陕西方言正以越来越活跃的姿态出现在荧屏上。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逐步渗透并能在大众传媒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本文将分析陕西方言走俏于媒体的深层文化因素。

一、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

“文化”一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自英国泰勒第一个为“文化”做出界定后,后人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各抒己见,但殊途同归:文化是历史发展的最终性成果。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1204页)。语言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寄寓着深厚情感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在当代有着突出的地位。申小龙(1988:5)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是对一个民族具有根本意义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如果说普通话反映的是当代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那么方言则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只要有文化交流与传播,就有语言的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是文化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陕西方言中的特色文化

(一)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浓郁的黄土情结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陕西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陕西人将“猪”念作“zhi”(之),实际就是古汉字“彘”;此外陕西话也成为方言当中与普通话最为接近的一种。在秦、汉、唐等朝代,陕西方言也是官方的普通话,直至今天,当地人仍在津津乐道诗人李白、杜甫和杨贵妃说的都是陕西话。

陕西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由北向南形成了以关中平原为主的三个特色自然区,共同构成了陕西文化的多元色调和博大品格。“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道出了这里厚重的黄土地气息、古朴的人文风韵和粗犷的关中风情,我们称它为特色的“黄土文化”。胡适曾在《〈海上花列传〉序》(1930)中说:“方言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外人眼中的陕西话总是那么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憨厚中带些硬汉劲。一句“嫽咋咧”就包含了“极好、很带劲、很舒服”等语义。陕派电视剧《关中匪事》在展现关中风情的同时,让“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式的秦腔秦韵风行大江南北。陕西方言本土歌舞片《高兴》中,当五富用陕西方言说,他最享受的就是能挣到钱拿回家扔给老婆说:“他妈的,狗日的,给,用去!”,虽然是骂人的话,但黄土味十足。

(二)三秦儿女的乡音情结与文化认同

许多在外打拼多年的陕西人到头来都会发出这样一句感慨:还是咱老陕话最亲切、最舒服!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三秦大地儿女的恋乡情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让我们感到了乡音的力量,这种心态是广义文化的核心。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地方电视台的受众范围主要是当地观众,这个地域内的观众对本地域的文化有着一种潜在的特殊心理,而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为当地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特别能够引发文化和情感的微妙共振,是当地观众认可的一种文化形式。同时,方言通过言说的方式传递着自身的文化潜质,影响着这个地域内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人们对方言电视节目就具有一种方言认同感。这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大众媒介以及大众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两个角度研究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是相契合的。文化认同感让观众喜欢这种方言节目,从而为方言节目获得了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

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栏目是以陕西方言为基本形态、以艺术再现的手法反映市民关注的各类社会及市井话题,追求真实,反映“秦人、秦地、秦风、秦韵”为内容的一个“全新演绎生活万象、本色表达平民情怀”的栏目剧,表现了发生在当代都市和农村普通人生活中的真善美。深谙陕西文化的受众在剧情与语言的解读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韵味和审美体验,由此产生对家乡、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三)平实化的电视审美回归与当代大众心理

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文化认知、教育功能,转向寻求感官刺激、娱乐、游戏功能,如今又逐渐呈现出返璞归真的倾向。

电视真实是实现电视审美的前提。电视真实地使时空无限地延续保留下来,提供了人们回味、研究、比较的可能。随着当代人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增强,过于虚假、浮夸的东西只能增加观众他们对节目的厌恶感。真人秀、方言短剧、纪实类作品却能满足他们的观赏需要。如《非诚勿扰》《人间》收视率飘红就是有力的证明。《百家碎戏》通常是由市民自导、自拍的,剧中简单明了的故事仿佛是观众刚刚亲身经历的。在普通话全面推广的今天,方言节目给了受众一种回归自我的新鲜感。

(四)丰富多彩的民俗与多元视听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历史悠久的陕西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陕西八大怪”是最有影响力的陕西民俗的代表,“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手帕头上戴,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是道菜,碗盆分不开”生动诙谐地述说了陕西人特有的生活风貌,展示了陕西方言多元化视听的特色。当操着一口纯正方言的老汉端着一碗热气腾腾、鲜红劲辣的干面圪蹴(蹲)在自家门口一边咥(吃)、一边啐嘴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地道和过瘾。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高吼秦腔。”语言是音乐的变形,言为心声,乐亦为心声。“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张阿利,2008)。以关中话为基础方言的秦腔作为经典剧种之一,以其高亢激越的声音、悠扬的曲调深受西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就是当地颇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

另外,“马勺社火”“华县皮影”“凤翔剪纸泥塑”等等都纷纷登上了荧屏。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使陕西方言电视节目在大浪淘沙中得以站稳脚跟。

三、结语

斯科佩克认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尤其在以区域性某种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电视(影)剧中,采用当地群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电视剧发展的必然要求。”(丹尼斯·K·姆贝,2000:22)

陕西方言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浓郁的黄土特色、三秦儿女的乡音情结与文化认同、平实化的电视审美回归与当代大众心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与多元视听,构成了陕西文化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形成了陕西方言走向电视的多重文化依据。

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本质特点。这决定了中国各地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语言的多样化。方言以其独特的魅力登上荧屏是对地区传统历史文化的再现,是对自我之“根”的追念,是自我价值的满足,也是现代媒体不断调整自身表现手段的重要因素,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趋向,更是实现祖国多元文化的途径。

(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基地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号为BY03;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号为zk0861。)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2]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论纲[J].北方论丛,1988,(5).

[4]张阿利.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

[5]丹妮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政治

[M].陈德民,曹庆,薛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何艳萍陕西宝鸡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721013)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电视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电视媒体融合的困境与出路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电视如何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
电视健康节目的受众与定位探究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