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南昌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

2012-04-29 00:44徐扬
现代语文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语言接触

摘 要:自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开展以来,各方言区的普通话水平有极大的提高,方便了人们的交际。但在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相互影响下,一种两者接触的产物——地方口音普通话形成了。本文以南昌口音普通话为例,从语音角度对具有动态性的地方口音普通话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做一探讨。

关键词:语言接触 南昌口音普通话 语音特征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且差异大,为了实现各地区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口语交流,自建国以来,国家就着手实施推广普通话的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普通话推广工作开展得更为广泛深入。作为赣语代表的南昌方言,其所在区域被认为是普通话推广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事实上,南昌方言区人们所学习的普通话是一种南昌口音普通话,这是普通话和南昌方言相互接触下而形成的一种中介语形式的普通话,并非规范普通话。南昌方言区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受方言母语的影响,往往把这种普通话当作规范普通话来学习。那么,这种南昌口音性质的普通话具有怎样的特征?它与规范普通话的差异在何处?这样的特征和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本文试对以上问题做一探讨。

南昌口音普通话是普通话与南昌方言接触下的产物。我们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了部分南昌口音普通话的真实语料,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并与普通话①作比较之后,发现南昌口音普通话在语音上具有以下特征:

一、声母方面

1.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t?]、[t??]、[?],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都读成舌尖前音[ts]、[??]、[s]。例如:注意[tsu51]、建筑[tsu51],城市[???n35]、汽车[???55],手机[sou214]、睡觉[suei51]。

这一语音特征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十分普遍,广泛存在于老年、中年和青年三大人群②中,是南昌口音普通话主要的语音特征之一。究其原因,这与南昌方言的语音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昌方言里的声母不分[t?]组音和[ts]组音,古知庄章三组字均读成[ts]、[??]、[s],这对普通话[t?]、[t??]、[?]声母的学习产生具有负迁移的作用。换言之,操南昌方言的人在说这组声母时,受到方言里语音规则的干扰,都读成[ts]、[??]、[s]。

2.普通话中的舌尖中音[n]、舌尖后音[?],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读成舌尖中音[l]。

普通话中的[n]读成[l]的如:河南[lan35]、难题[lan35]、无奈[lai51]、奶奶[lai214]、内衣[lei51];普通话中的[?]读成[l]的如:热天[l?51]、容易[lu?35]、转让[lɑ?51]、牛肉[lou51]、然后[lan35]、强弱[luo51]。

这同样是南昌口音普通话主要的语音特点之一。把[n]读成[l]的多数为中老年人,在青年人群中则较少出现,且年龄越小,普通话水平越高的人,出现这种偏误的情况越少;但把[?]读成[l]的却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老、中、青三代人群中都有。其原因是:南昌方言中古泥来母洪音字不分,都读为[l],普通话水平不高的中老年人说普通话时易受方言的干扰,也通通读为[l],而从小学习普通话的人,则能够很好地区分[n]和[l]。同没有[t?]组音一样,南昌方言中也没有[?],因此操南昌方言的人在说普通话中的翘舌声母时,会感到十分困难。为了说话时经济省力,人们便采取了用近似但又容易说的音来替代的办法,如[t?]组音被[ts]组音替代,[?]则被舌边音[l]所替代。

3.普通话中部分零声母的字,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带上鼻音[?]或[?]。例如:语文[?y214]、疑问[?i35]、经验[?ian51]、原来 [?yan35]、平安[?on55]、我[?o214]、暗[?an51]。

该特征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当中,在青年人群则极少出现。这也是把方言中的语音规则类推到普通话说话中的结果,这对普通话声母的学习同样具有负迁移的作用。普通话中零声母字在南昌方言中多数都为[?]或[?]声母的字。中老年人的普通话不高,容易受方言的干扰。

4.普通话中部分舌尖后音[t?]、[t??]、[?],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读成舌面音[?]、[??]、[?]。例如:猪[?y55]、住[??y51]、书[?y55]、舒[?y55]。

这类字属于遇摄三等字,在南昌方言中和知庄章相拼时,常读成[?]、[??]、[?],老年人的普通话读音常受其影响。但这一特征现仅存在于极少数老年人的发音中,中、青年人群受普通话读音的影响和在第一条语音特征的类推作用下,普遍都读成猪[tsu55]、住[ts?u51]、书[su55]。因此,这一特征已有逐渐消失的趋势。只是在个别词语和特定的语境中,舌面音的读法仍有保留。如:“德国猪③”“他简直是一头猪④”中的“猪”,都读为[?y55]。

5.普通话中部分舌尖前音[ts]、[??]、[s]的字,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读成舌尖后音[t?]、[t??]、[?]。例如:组织[t?u214]、总是[t?u?214]、粗壮[t??u55]、村庄[[t??un55]、死亡[??214]、思考[??51]。

该特征多出现在青年人群当中,在中老年人的语音中一般不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舌尖后音过度泛化造成的。普通话中有[t?]组音和[ts]组音之分,而南昌方言中只有[ts]组音,青年人为了使自己的普通话说得更为标准,往往会特别注意[t?]组音的学习。学习的初期,强迫把一些读成[ts]组音更为顺口的字读成[t?]组音,久而久之,读成[t?]组音的规则和意识形成之后,则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状况——把普通话中部分本为[ts]组音的字读成[t?]组音,造成舌尖后音的泛化。另外,语流中的同化作用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舌尖后音的泛化多数出现在双音节的词汇当中,且通常前一个音节的声母是舌尖前音,后一个音节的声母是舌尖后音。为了说话时简便,前一个音节舌尖前音的声母甘愿受到后一个音节舌尖后音声母的影响读成舌尖后音,如上文所举的“组织”“粗壮”等。

二、韵母方面

1.普通话中舌根音[x]和[u]相拼时,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丢失介音[u],读成唇齿音[f]。例如:发挥[fei55]、昏倒[f?n55]、花卉[fa55fei51]、坏人[fai51]、电话[fa51]、生活[fo35]。

这一特征在中年以上人群的发音中还保留得十分充分;而青年人的这一特征已经不明显,都能按照普通话的读音来读。原因如下:南昌方言里的合一、合二、止合三晓母字及合一、合二、蟹合四匣母字都读为[f],可直接和开口呼相拼。受此影响,中老年人在说普通话时,通常保留原音节结构而直接转读成普通话中的声调。梗合四匣母字如“活”“话”,虽在南昌方言中为零声母字,但受到类推作用,也读为[f]。青年人大多从小受到规范普通话的学习,基本不存在这样的偏误。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也不排除偶尔出现像“挥发[fei55]、花费[fa55]”这样音变误读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语流中前一个音节的声母受到后一个音节声母的影响,产生了逆同化作用。

2.普通话中部分有撮口呼介音[y]的字,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读成齐齿呼介音[i]。例如:觉得[t?i?35]、解决[t?i?35]、学习[?i?35]、下雪[?i?214]、选择[?ian214]。

该特征见于部分中老年人群的发音中,由于[i]和[y]同为舌面前、高元音,发音部位相同但发音方法不同,圆唇与不圆唇是其区别特征,中老年人常常为了说话时省力,把圆唇的介音[y]读成不圆唇的介音[i]。而青年人的普通话水平较高,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偏误。

3.普通话中某些字的主要元音,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发生替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普通话中主要元音读成[a]而收[n]或[?]韵的,南昌口音普通话读成[o]或[?],如:干[kon51]、管[kuon214]、搬[p?n55]、香[?i??35];第二,普通话中主要元音读成[?]而收[?]韵的,南昌口音普通话读成[u?],如:做梦[mu?51]、朋友[pu?35]、起风[fu?55]、朦胧[mu?35];第三,普通话中主要元音读成[?],南昌口音普通话读成[o],如:哥哥[ko55]、一个[ko51]、鸽子[ko55]。

这三种情况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发音中,但特征②也仍多出现在青年人群中。普通话中被替换的主要元音均来自南昌方言,因此,南昌口音普通话中这一特征显然是来自于南昌方言的负迁移影响。

4.普通话中主要元音为[i]、[?]而收舌根鼻音韵尾[?]的字,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读成收舌尖鼻音韵尾[n]。例如:肯定[tin51]、英语[in55]、听力[t?in55]、风景[?in214]、城市[ts??n35]、心疼[t??n35]、上升[s?n55]。

该特征普遍存在于老年、中年、青年人群当中,是南昌口音普通话主要的语音特征之一。此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普通话中主要元音为[a]、[u]而收[?]韵的字,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并不会读成收[n]韵,和普通话的读音相同⑤。这同样与南昌方言的语音特点有关。普通话中主要元音为[i]、[?]而收舌根鼻音韵尾[?]和[n]的字,在南昌方言中都收为[n]韵⑥,不存在[n]与[?]的区分。受到母语类推的负迁移干扰,操南昌方言的人在自然状态下按普通话读音说这类字时,很易把舌根鼻音发成舌尖鼻音。相反,普通话中主要元音为[a]、[u]而收[?]韵的字,在南昌方言中也收[?]韵,同[n]韵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这样,母语(南昌方言)和目的语(普通话)之间就建立起了正迁移的关系。所以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这类字是读得较为规范的。

5.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部分字音出现入声韵尾[t]、[k]。例如:成绩[?it5]、结果[?i?t5]、积极[t?it5]、发短信[fak5]、菩萨[sak5]。

这一特征也在老年、中年、青年人群中均有表现,是受南昌方言入声影响的结果。南昌方言有[t]、[k]两个入声韵尾,南昌口音普通话中带有入声韵尾读音的字,在南昌方言中均为入声字。这一语音特征在实际语境中出现,往往表达一种强调、突出的含义。

6.普通话中的儿化韵,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不读成儿化,或加上作词尾读轻声的“子”。例如:刀把儿——刀把、没劲儿——没劲、豆角儿——豆角(子)、小孩儿——小孩(子)、盖儿——盖子、条儿——条子。

该特征是南昌口音普通话主要的语音特征之一。受南昌方言没有儿化韵的影响,南昌口音普通话基本不出现儿化韵,有的按本字读音拼读,有的则加上读轻声的“子”来凑足音节。

三、声调方面

普通话中部分读轻声的字,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按本字声调来读。例如:麻烦[fan35]、估计[?i51]、分析[?i55]、东西[?i55]、知识[??35]、地方[fɑ?55]。

这一特征多出现在青年人群当中。在实际语境中,轻声字按字本调来读,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强调的含义或亲昵的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南昌口音普通话之所以与规范普通话存在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南昌方言中的某些语音特点或规则迁移到普通话中,并且这种语音特点或规则常常是普通话中所不具备的,因此这种迁移绝大多数为南昌方言对普通话的负迁移。南昌方言里越鲜明、越强势的语音特征,越容易发生负迁移,呈现出异于普通话的特征。类推作用能强化南昌方言里的某些语音特征在普通话习得过程中的运用,使得南昌口音普通话区别于普通话。另外,过度泛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南昌方言同普通话存在着语音差异,必然需要重视普通话中有而南昌方言中没有的一些语音特点,但若“矫枉过正”,同样会产生偏误,形成不同于规范普通话的南昌口音普通话。

(本研究是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GCCX2012110091]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本文所说的“普通话”,未做特别说明的,一般指“规范普通

话”,与“南昌口音普通话”加以分别。

②这里划分老年、中年、青年的标准是:15至35岁为青年,35至55

岁为中年,55岁以上为老年。

③形容人非常胖,是南昌方言里特有的词汇。

④形容人非常蠢笨。

⑤这里仅指韵尾相同,主要元音仍有可能不一样,详见本文第8条

特征的论述。

⑥这里不包括普通话中如“风”“碰”“梦”等字,参见本文第8

条特征的论述。

参考文献:

[1]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张燕娣.南昌方言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江燕.南昌话与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中文系,

2008.

[4]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中文

系,2008.

[5]邵百鸣.南昌方言[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徐扬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00081)

猜你喜欢
语言接触
临夏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探究
从广西彩调剧看粤方言对桂柳方言词汇的影响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试析余光中先生《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怒族柔若人语言接触现状研究
汉语词义中的外来义项
语言接触角度下的英源外来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