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 现在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要想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有效的参与. 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已成为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参与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兴趣引起的. 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这就需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方法很多:如设置悬念、设置认识冲突、创设情景等. 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可设计这样的过程:(1)出示练习3.75 ÷ 2.5 =(复习旧知识),然后出示3.75 ÷ 25 =. (2)让学生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3)教师用手把0.25的小数点和0遮住后问:如果这个小数点没有了,你们会算吗?(创设情景)为什么?(4)对3.75 ÷ 0.25 =,我相信同学们会有办法变成已学过的算式去计算的(引导学生去探讨). (5)如果除数变成整数,要使商不变,又该怎么办(从难点人手引入新知). 这样很自然由旧知引入新知,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乐于参与.
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能参与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到学生学习水平、智力及个性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样尖子生“吃不饱”而不愿参与,中等生难以提高而不乐于参与,差生却“吃不了”而不会参与. 为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采用层次比的教学结构,实行因材施教. 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参与程度和学习障碍等条件,因势利导,以学论教;另一方面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学习活动空间,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使后进生在小组讨论中也能动口说话,得到锻炼机会. 要做到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疑,规律让学生找,实验让学生做,错误让学生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当学生提出猜想并验证内角和是180°后,设计两个问题:(1)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 2 = 90°?把两个小三角形合并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 × 2 = 360°?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再请中下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请中上生来评析. (2)把一个三角形截去一部分,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几种截法?让中下生回答,中上生及尖子生画图评析.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让学生学会听同学发言,学会参加讨论,学会善于表达和吸取别人的意见. 采用分层施教还应注意:①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③ 对学生给予成功的期待与鼓励.
三、动手操作,让学生想参与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学生听起来很枯燥,难懂,如果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变抽象为形象,更利于教学:动手操作,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原本很枯燥难懂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易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想参与. 例如教学“下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为了让学生想参与,达到学生易于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的目的,我预先叫学生准备了两张同样的平行四边形纸板. 首先看老师示范,然后学生动手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根据“长方形面积 = 长 × 高”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跟着下来的课时,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我都采用了动手操作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会参与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习”. 要想让学生“会学习”,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从“指导学习”逐步向“独立学习”转化,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探索的方法,有序观察,科学记忆的方法,质疑问难,大胆提问的方法以及解答数学问题一般策略的训练,等等.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要解答这道应用题,应先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针对这道题应采用“分析法”,从问题人手.一步一步找出条件,具体的分析图式如下:
分析: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 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投中数投中数投中数 人数 人数人数
列式:(28 + 33 + 23) ÷ (10 + 11 + 9).
总之,组织学生有效参与,除上述几个方面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组合而成. 然而乐参与是动力,能参与是关键,想参与是核心,会参与是目标,有效参与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