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2-04-29 03:48:11陈军,曹群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

陈军,曹群辉

摘 要:针对研究生单导师制日渐不能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带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问题,分析了我国高校推行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导师团队组建和课程体系整合,重点总结了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培养模式;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2-0239-03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两大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是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德国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培养分隔进行,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一般采用讲座制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也称为“学徒式”培养模式。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的师生关系是在科学研究活动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研究生以与导师研习为主要工作,课堂学习不作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每周必须与导师进行双向沟通。交谈性质的个人辅导授课、交互讨论式教学是这种导师制的精髓和特点。美国打破了德国式的讲座制度和严格的师傅带徒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这种模式注重集体培养,即导师可以参与指导同一学科乃至相近学科的多名研究生。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由导师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一种学徒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选定导师开始,到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培养计划制定、选题、论文设计直至毕业答辩都是由导师安排。这种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的责权明确、清晰,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自2000年以后,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以20%—30%的速度增长,而研究生导师数量却没有快速同步增长,导致师生数量比例失衡问题突出。通常一个导师指导数个研究生(多则达到6个以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让导师指导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没有保障,培养质量明显滑坡。再者,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爆炸性增长,各专业(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突出,专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挑战,也就是对传统导师负责制带来了挑战。由此看出,我国传统的“一对一”单导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研究生的教育形势,推行团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导师团队不是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简单叠加,而是由不同年龄、性别、职务、学缘背景、知识结构、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的功能小组,从而起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指导效果。

一、团队式导师的组建模式

(一)团队式导师成员构成

团队式导师是由一个校内主导师、一个或多个副导师(考虑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不同需要,其中副导师可以来自企业)、一个或多个助理导师组成的三级指导体系。主导师和副(助理)导师共同组成的团队式导师负责制度,强调主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副(助理)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协助主导师指导研究生。副(助理)导师主要职责是协助主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或科研经费,参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为研究生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等。遴选导师团队成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考虑主副导师的学科背景、学历及职称层次,以及年龄结构等因素。导师团队在学科和专业构成上,强调以本学科专业的教师为主、以相近和相关专业的教师为辅;在学历层次上强调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相结合;在职称层次上以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组成一支在知识结构上相互补充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在年龄问题上,考虑老中青的结合,充分考虑年长者的经验优势和年轻者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与传统导师制相比,团队式导师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开拓思维,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二)导师团队组建合作模式

导师团队组建模式主要分为校内导师合作模式、校际导师合作模式和校企导师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

1.校内跨学科导师合作模式。校内跨学科导师合作模式适用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这一模式可以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在推进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选择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可以是与主导师的研究方向相连接的方向,实现研究上的强化和升华;也可以是主导师想做但又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体现一种互补与合作。这种方式下,可以既有导师的合作,又有学生的合作,如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个导师共同指导来自不同学科的几个学生,把导师和学生捆绑在一起,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推动资源的共享和学科交叉。

2.校际导师合作模式。校际导师合作模式即与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导师模式。该模式旨在利用国内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特别是优秀导师资源,如通过学生互访交流项目,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聘请海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老师,讲授若干门基础课程和前沿学术报告等活动,使研究生具有在不同大学、不同导师指导下的学习经历。同时,校所际之间实施研究生的多导师模式,不仅丰富和提高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也推动本校导师和学院与国内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对提高本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校企导师合作模式。校企导师联合模式,主要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根据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背景,聘请相关学科的知名企业的专家作为研究生合作副导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组织论文答辩,并推荐研究生到该企业实习,为研究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校企导师合作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校企导师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企业生产和科研任务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也为学校的科研课题在生产一线开展提供解决途径,架起了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二、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实践

团队式导师制是本着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由研究生首先选择导师团队,然后在所选团队中选择主导师和副导师,最后导师选择学生的双选机制。

(一)培养计划修订

培养体系设计时应遵循系统性、全程化的设计理念,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根据学生未来职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计划,根据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所长,以基础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掌握并重为目标,由主导师和副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重点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修订大纲。根据学术型和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目标,对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按照学科研究方向进行整合,然后按照基础知识、技能知识、辅助技巧等标准对课程进行分类。这样避免相同或者相近课程的重复设置,避免同一学科的研究生选修课程不一的问题,实现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的标准化。

(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

以导师团队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团队,推选一名助理导师负责研究生团队管理。导师团队成员分别从该研究领域涉及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投稿等方面对学生基本研究技能进行培训。同时,以学生自主申请和循环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研究进展汇报,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学术研究:每周一次研究小组会议,组内研究生轮流或申请汇报自己最近的研究进展、研究心得、学术前沿动态等情况,并展开讨论交流;每月一次实验室会议,每个研究小组汇报最新的研究进展、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每新学期初开展一次上一学期研究课题的总结、汇报和交流活动。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完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由企业副导师推荐或向学校产学研合作企业/基地申请,以横向课题分段实践或毕业实习集中实践等多种方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种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同时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不同专业学位特点的选题要灵活确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三、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管理

团队式导师对于缓解教师资源短缺,加强学生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解决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一)分权式管理

主导师专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素质),这既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一种软能力。单导师制正是由于导师花费大量时间给学生传授技能(怎么写论文,怎样使用计量软件,等等),而让研究生培养的中心任务变得边缘化了。这种情况在团队式导师培养模式中通过导师指导任务的明确分配进行改善。副导师不一定只有一人,如果需要可以选择2人以上,如来自图书馆的副导师负责学术论文规范、写作及投稿指导;来自数学学院或计算机学院的副导师负责计量软件教授。这样各导师各施其职,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导师的专长。

(二)评价与激励机制

从学生角度对团队式导师培养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毕业论文规范和质量(含优秀论文比例)、竞赛获奖级别和数量、就业和升学质量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低于标准线的导师减少招生名额。另外,通过学生技能测评的方式对主导师,尤其是副导师是否履行职责进行考评,并通过绩效薪酬增减以示奖惩。

参考文献:

[1]刘沛清,崔德刚,赵罡,等.研究生创新实践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

(9): 27-31.

[2]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5):73-77.

[3]夏士雄,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 2011,(1):65-67.

[4]庄永达,陈飞飞.体育学研究生团队式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30(2):118-120.

[5]王世杰,郑鹏,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73-376.

[6]孙政荣.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87-89.

[责任编辑 李 可]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104期)2017-01-19 14:03:04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3:25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6:39:59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36:20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