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技术

2012-04-29 01:20梁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1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数学建模创造性思维

梁军

【摘要】创造性思维技术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创造性思维技术的理论依据、如何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模糊和较为抽象的.通过对典型数学模型分析,在哲学理论指导下,揭示创造性思维技术的本源、产生发展过程和使用方法,获得培养创造性思维技术的途径.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建模;哲学思想

传统的数学教学着重于逻辑思维的教学,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江泽民: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人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如何发生的呢?探讨这个问题应溯本求源,哲学研究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

要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观点,坚持不懈地探索新的可能性,大胆尝试达到质的飞跃;用辩证的否定的观点,去除禁锢思维的条条框框,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事物.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破除陈旧的经验,冲破矛盾特殊性的束缚,深入事物本质探索矛盾的普遍性;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跨越事物间传统的界限寻找新思路.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我们以一个经典数学模型小虫与橡皮绳悖论的多种解法为切入点,说明创造性思维的技术手段是如何运用的.

题目1(离散型) 在橡皮绳(绳长100 cm)的一端,一条小虫以每秒1 cm的速度沿橡皮绳爬行.在1秒钟之后,橡皮绳就像橡皮筋一样拉长为110 cm;再过一秒钟后,它又拉长为120 cm.如此下去,小虫最后究竟会不会达到终点呢?

一、如何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观点做到深刻的思维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规律决定了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在认识和改造客观努力的过程中,创造者应当积极探索,不断积累,在量变基础上寻找适宜的突破口,促使其尽早发生质的飞跃.

题目1 解法一(整体法):因为绳子均匀变长,小虫爬的时候,位移会随着绳的增长逐渐变大,所以位移就不是1 cm/s,会逐渐变大.又绳子均匀增长,小虫在第一秒爬了绳子的1100,第二秒爬了绳子的1110……第n秒爬了绳子的1100+10n,由每一秒运动距离占全程的分数,逐步积累到全程的百分之百即S=1时,求出其中的n即是到达另一头的时间!列出小虫爬行距离的分数之和S的计算式:

S=1100+1110+…+1100+10n+…

=110110+111+112+…+110+n….(1)

由调和数列近似求和公式(当n很大时):

1+12+13+…+1n≈lnn+ 0.57722.(2)

1+12+13+14+…+19≈2.83.(3)

综合(1)(2)(3),得到10≈lnn+0.57722-2.83,解得n≈208981.29(秒).

上述解法思维切入点是每一秒运动距离占全程的分数,逐步积累到全程的百分之百,即由量的积累达到质变;同时在知识运用上综合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数学知识,这种系统的学习就是量的积累过程.质变也可以发自于当前信息的更为仔细的注意,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意义更为敏感的灵活的把握.看起来似乎没有线索的地方探索线索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根本、最强大的策略之一.

二、如何运用辩证的否定的观点获得思维质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会出现维持某些原有的性质和现状,这不是原有事物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更新的程度.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所在.

从数学的严谨性来看,解法一的计算结果欠精确,这正是辩证的否定的出发点.鉴于数列的迭代特征及软件能快速有限次迭代的运算特点,运用QBasic程序语言设置题目的限制条件,达到精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题目1 解法二(程序法):设m为绳子长度,v为小虫爬行距离,n为绳子拉伸次数.用QBasic编写计算程序m=100:v=0:n=0: while(v比较以上两种解法,体现了运用程序迭代的精度更高,更贴近实际.由直觉思维对解法一辩证的否定从而达到更广阔的思维层次.

题目2(连续型) 设有一条绳子长100 cm,而且每秒均匀拉伸10 cm,同时一只虫子从绳子的一端爬向另一端,爬行速度每秒1 cm,问虫子能否爬到另一端?

三、如何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达到思维的跨越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推演矛盾的普遍性,探寻特殊事物的一般规律,正是数学归纳思想的体现,由此及彼达到思维的跨越.

题目1(离散型) 可以看作特殊性,将其改编为题目2(连续型),连续型模型视为普遍性,由此可以建立微分方程解决问题.灵感来自于相关事物的模仿,是跨越式思维最为常用的方法.

题目2 解法一(微分法):设t时刻小虫与原点的距离为x(t),绳子总长为 L(t),则L(t)=100+10t.

因为小虫的移动速度v(t)=dx(t)dt=小虫主动爬行速度1 cm/s+x(t)处的绳子伸长速度,可得微分方程dx(t)dt=1+10·x(t)L(t)=1+x(t)10+t,由初始条件x(0)=0,解得微分方程的唯一解x(t)=(10+t)ln1+t10,设T代表爬到终点所用时间,则x(T)=L(T),即(10+T)ln1+T10=100+10T,则T=10(e10-1)≈220254.7(秒).

当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无从下手时,我们就将具体问题推演为问题的普遍形式,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思维的跨越.当然,这种思维的跨越仅停留在传统的既定的范式之中.

四、如何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获得丰富的联想思维

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跨越事物间传统的界限寻找新的思路.灵感顿悟的产生经常是将原本分立的不同参照系连接起来,创造性的思维实际上都超越了既定的范式,往往跨越到另一个参照系,然后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题目2 解法二(物理法):匀速吹胀的气球是一个物理模型.把题中的橡皮绳两端接起来成为一个圆圈,设想它就是气球的赤道.气球不断吹大,使赤道周长以10 cm/s的速度均匀变长.原问题就变成:赤道上小虫能爬满一圈回到起点吗?

由于赤道是均匀膨胀的,那么虫子不爬的话,就不会有相角变化,即球面大小的变化仅赋予了虫子径向速度分量,而虫子的周向速度分量不受影响,始终是其本身的爬行速度1 cm/s.因此虫子的爬行轨迹是一条等角螺线.

在时刻t,赤道周长C=100+10t,半径R=C2π,所以虫子的角速度ω=1R=2π100+10t,

虫子爬行的角度θ=2πА要瑃0dt100+10t=π5ln(10+t)瑃0=π5ln1+t10,由θ=2π可算出t=10(e10-1)(秒).

该解法将数学问题联系到物理模型,只有发现了不同系统中相同的本质特征,才会出现这种跨越式思维方法.因此,只有博学、集思广益、多实践,在类比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联想思维.

五、结束语

总之,从探究问题的过程来看,它表现在随新的条件而迅速确定解题方向,能从已知因素中看出新因素,从隐秘的形式中抓住实质的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最生动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其一,思维的连动性,由此及彼,全力的逻辑推理;由表及里,纵向探察的思维能力.其二,思维的跨越性,在思维进程上省略思维步骤,迅速完成“虚体”与“实体”之间转化的直觉思维.

【参考文献】

王辉.创造性思维的机制和方法[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5-01.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数学建模创造性思维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