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蜜
摘 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多种复杂的因素,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和不适应。本文就校企融合的制约因素和改进措施,结合高职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探索校企融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10多年来的探索、发展和改革,业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曾有专家指出,成功的技能教育必然有企业的参与和合作, 实践证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仍然是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
首先是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但政策导向作用不强,难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其次,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学校对校企合作意愿强烈,但是企业却明显缺乏热情。校企合作普遍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同时顶岗实习工种较为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专业对口较少。再次,学校的本位主义令学校各部门始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顶岗实习内容与培养目标要求不相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淡薄。毕业生刚刚走向企业,因缺乏相关技术能力和经验,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合作难以持久。
2 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企业永续发展诉求,注重职业院校教学要求
校企合作注重职业教育教学自身的时间性,不考虑企业生产的规律性;强调教学计划的规范性,不照顾生产计划的时效性。职业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具体详细,在理论层面和教学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但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永续发展的诉求。企业发展需要一些操作技术熟练而且到企业能即刻上岗的技能型人才,可是职业院校给企业输送的人才缺乏实操能力;此外,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周期性,在企业发展“旺季”需要职业院校输送更多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发展“淡季”,企业需要的工作人员相对减少,而职业院校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律为企业输送适量的人才(尤其是“旺季”时),不能促进企业的永续发展。
2.2 忽视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注重专业学习任务要求
校企合作实施后,虽然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任务学习目标明确,但是岗位需求技能被忽视,一旦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需要,就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少校企合作流于表层,融合深度不足,为企业输送的人才技能素质偏低,虽然职业院校按照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但是过多地注重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和企业实践的良好嫁接。换言之,职业院校只是注重专业学习任务的要求,而没有注重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
2.3 忽视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注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素质来源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和思考,也就是学生结合自身在企业实践的经历,留下对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有意义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技能。企业要永续发展,不仅需要一般的技能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职业院校恰恰缺少对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无法培养出企业永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敢于打破常规,独领鳌头,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旦职业院校为企业输送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就丧失了对企业永续发展的推动力,则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前景堪忧。
3 促进及改善校企合作融合的对策
3.1 转变校企合作的观念
在校企合作的理念上,必须走出利益至上,目光短浅和本位思考的误区,避免一味想着能从合作方得到什么,而应该多换位思考,弘扬和建构利他惠人、双赢共荣的合作理念。同时,企业在接受校方走进企业或者接纳学生前来实习时,其作为不应仅局限于把学生领进企业,或是给学校颁发一定的奖学金等这些表面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现状(包括企业目前的运营和困惑),以便使其能在今后为企业的永续发展献上一份力量。
3.2 校企共建,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体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中,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办出特色,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育人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育人质量与其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课程都要以职业为导向,基础课要针对职业特点,注意与后期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适应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职业院校应主动邀请企业专家对课程做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证,认真分析工作岗位职责,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做到“专业围绕产业,课程围绕产品,教材围绕一线” 的校企教学合作模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过程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使教学与职业能力真正达到统一。
3.3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落到实处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职教师为了适应任务引领型项目教学模式下的课改教学需要,要有自培为主的思想,多途径、多形式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学院也要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在选送教师外出培训的同时,制订校内培训计划,采取老带新、高带低等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考核。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拓宽高层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渠道。此外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制度。坚持“工学结合”,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锻炼,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学院还可以将企业骨干技师、项目负责人等聘请到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这样可以把校企合作推向多元化,为合作的深入打下夯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总之,校企合作于企业、学校是互利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精髓,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企业的永续发展并以此为宗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健康发展,校企合作才能深度融合,也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高技能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