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寅生 刘大斌 张跃军 郝艳霞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特种能源工程与技术教育现状后,针对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制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点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人才质量培训标准,培养的质量反馈改进措施等解决方法为突破口。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316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素质工程师的需求,教育部决定试点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底,南京理工大学成为试点院校之一,“特种能源工程与技术专业”被遴选为试点专业之一。为做好做实“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些梳理,提出努力的方向。
1 目前的培养模式
南京理工大学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特种能源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南京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是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作为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特种能源工程与技术专业,以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和 “应用化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坚持以化学和化工为基础,以军工为主,军民结合为特色,融合火药、炸药、火工品、烟火等含能材料设计、制造与应用,形成了火炸药技术、火工技术、烟火与光电对抗技术、软杀伤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电化学与防腐技术、微机电系统与化学芯片技术、含能薄膜材料技术、反恐防爆技术和民用爆破器材与应用技术等特色内涵的研究方向。为我国军工企事业和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专门技术人才,为国防工业和社会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的教学理念,实施了以育人为本、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验室两年覆盖制和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试行了本科生科研训练,强化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理工结合、军民结合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3)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4)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5)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6)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7)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经费问题
(1)按照培养要求,学生在工厂至少有一年的工作学习的时间,生均附加经费增加很多;教师来回的次数也不少,差旅会有较大增加;聘请工厂的技术员讲课课酬的确定和费用有较大的增加;还有毕业设计的材料消耗。学校教师的培训与工厂教师聘用。这些都是在工程化教育中新发生的费用,据测算要增加50%~70%左右。
(2)基地建设问题。选择哪几个基地建设;住宿,餐饮条件的建设;办公条件的建设;讲课课堂硬件建设。这应该都是高等学校的事,下放到建设企业势必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的投入。
2.2 招生问题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途径,何时选拔,中途的考核,宣传的由理,分配问题,有哪些好处,工作地点与实习地点不统一如何处理,进一步进修的渠道,学校的后备研究生源。这些都是一些很棘手的问题,学术型的和工程型的学生相关待遇问题,都会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2.3 教学计划的调整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3+1模式,还有2+2模式;不论什么在校学习的课时数有所下降;压缩了学校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出路在哪里。
2.4 培养质量的监控
由谁考核,考核方式;如何考核,考核标准。
2.5 教师问题
按照教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任课教师应取得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具体办法如何实施;聘请企业教师的具体方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评聘与待遇问题。
2.6 建设何种卓越工程师
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有三种类型即(1)本科(应用型);(2)硕士(设计型);(3)博士(研究型)。这几种不同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有很大差距。我校整体进入了研究型工科大学,是否对本科和硕士培养质量进一步放松等等。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熟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有独立从事具体工程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
3.1 加强交流
“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还是个新鲜事,是解决工科不工的突出问题,除了要向全社会宣传这个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要做好经验交流,示范工作。
3.2 重点建设好实训基地
“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重点是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建设好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和工程的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才能得到落实。
3.3 着力培育一批有良好工程生产和研究背景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良好的师资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要做好学校的教师工程化教育,和工厂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结合专业的特点,开设工艺课程。
3.4 制定好人才质量培训标准
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是指导“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努力方向,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系统、全面地评价学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国际化视野”等十大能力。
3.5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改进措施
人才的培养关乎国家的未来,只有培养出社会的有用人才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目标。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人才。不是哪个人、哪一天就能够一蹴而就,人才培养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改进,才能达到理想化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