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摘要 中学生普遍害怕作文,不喜欢作文,语文老师普遍迷惑,不知道怎么引导学生写作的现象,很多年以来,已经成为一种格局。然而,作文教学又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它一直占据了语文的半边天。
关键词 作文教学;激趣法;想象法;合作法
如何高效地实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激趣法——量化评分、目标明确、体验成功
1.“量化”评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可以尝试从五部分来评分:
第一,作文内容要丰富。或引用诗句,或插叙故事情节,或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引进名人名言。
第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描写主要为写人写事服务,议论主要得有事实作支撑。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可以综合运用。
第三,运用技巧。悬念、巧合、升华、过度、总分结构等技巧巧妙运用。写景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反衬等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等等。
第四,言之有序。能够选择一种组合材料的方式构建全文,或并列式,或递进式,或正反对比式,总之,不会让文章材料散乱,堆砌。
第五.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思想,其实是指明确的写作目的。
作文100分,这五个方面都达到,则评分92-96分;达到四个,评分80-91分;达到3个,评分70-79分。
不管是随笔写作,还是大作文训练,在五个量化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才不会如一只无头苍蝇,迷失写作的方向,反而是学生生命内部潜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鼓励欣赏,构建学生成功心态
第一,作文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写作的心理,倡导正确的写作价值观。教师评判作文,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确实,当前仍有不少教师,他们评分的观念陈旧,认为分数评得低,习作水平才会高。这样,学生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就渐渐失去写作的信心和热情。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这一心理,通过分数来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传统的作文讲评,教师往往关注学生作文的缺点。我们认为预期过多地指责学生作文中的缺点,求全责备,还不如多多欣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想象法——化实为虚、大胆创造、创新提高;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又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父亲为给儿子买橘子努力挣扎攀登月台时吃力的神态。这些微小的事情所表现的父对子的至亲至爱的亲情,叫人感动不已。真情实感是写作的生命,因为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因此,作文教学要强调作文的情感性。用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就是:“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二、合作法——自评互改、合作研究、互相提高
作文教学非常强调评价的多元化。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师独霸话语权评点学生的作文,不论是详细批改还是粗略批改,均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改变批改模式实际上就是老师放开话语权,改变那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方式,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发挥他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学生的作文可以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也可以互相评价修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也就是在强调评价多元化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当家作主,让教师获得解放。
三、提炼演绎法——将生活哲理化、将哲理生活化
陶妙如老师提出过“将哲理生活化”、“将生活哲理化”两个名词。所谓“提炼”,即将生活哲理化。所谓“演绎”,即将哲理生活化。这也是一种打开学生写作思维的极好的方法。
学生写作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命题或话题下来后,不知道该怎么去定方向(即写作目的),或者是不知道写些什么(即写作素材)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达到写作目的的实现。这时候,我们不妨采用这种提煉演绎法指导学生,像做数学题一样吧,如果是有了目的而没有素材,那就从自己周围的生活中去找两三个典型事例出来,这周围,包括自己的所见所闻,眼见为实更好,不行道听途说的也可,尤其是可以是来自历史的、文学的、科技的、网络的,等等。我想,如果能够从最后几方面去寻取事例写文章,那可能就会达到前面评分标准中所说的“内容丰富”、“思想独特”两个标准了吧。
当然,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养成对周围的生活经常思考的好习惯,而经常思考生活的人,写文章往往也就有如源头活水,文思泉涌了。
作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以上几种。我会继续从教学理念出发,以“生”为本,找到更多作文教学成功的答案。
参考文献:
[1]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陶妙如.http//www.miaoru.com/作文点评.
作者简介:王 颖(1985-),女,湖南衡阳人,船山实验中学教师,本科,中教二级。